收服了白起后,顺便也把他那支千人甲士接收了过来。
天门众人也全部上前,向自己家的门主道贺。
只不过,众人全都绕着那位杀神走。
打道回府之前,萧炎又看向了那塌陷的洞窟。
安排专人下去了一趟,美其名曰这个洞要掩埋,东西放里面就浪费了。
好家伙,天门弟子下去之后,还真就一件件的宝贝往上抱。
青铜器大大小小的共39件,其中还有一座三足两耳的青铜鼎。
玉器、陶器也有很多,可都被阴气所侵蚀,价值大打折扣。
还有士兵们的青铜剑,身上的铠甲、背后的弩箭,就连青铜戟萧大门主也没放过,全部收缴了上来。
他的解释是,青铜铸造的武器太过柔软,他会给白起的部队重新配备武器。
返程的途中,萧炎就通知了公孙策,在卫星城中开辟出一个独立的区域,专门用来摆放这些物件。
想了想,萧炎感觉还不够,又叫来了马灵儿。
让他专门开一个古董店。
这个店铺只收不卖,什么名人字画、珠宝玉器、全部给他可劲的收。
尤其是前朝的,督办处的,官窑的,一定不能放过。
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现在正逢乱世,自己要保护好这些历史文物,千万不能让它们损毁在战乱之中。
嗯,就是这个意思,不是为了钱。
凯旋的队伍迈着一二一的步伐,唱着国际歌,气氛昂扬的踏上了归途。
“请留步,前方可是天门门主萧炎。”
“圣旨到,天门门主萧炎赶快接旨谢恩。”
眼看就要进城时,后方来了一支队伍,快马加鞭追了上来。
这支队伍近百人,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是远道而来。
萧炎见状,就吩咐将士们先返回军营,而他则带着一众天门高层留了下来。
圣旨到,他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圣旨?
不多时,这支队伍就来到了萧炎面前。
其中一人年近中年,面白无须,一看就是皇帝的内侍。
这些人明显知道了刚刚那场大战的事情,看向天门等人时神情有些拘谨。
没办法,宋朝被金朝打怕了。
只要一听说金兵来袭,他们第一件事情想的不是如何防御,而是如何逃跑。
可如今听说,有一支队伍居然能够灭掉完颜宗翰四十万大军,心中还是有些敬畏的。
世人往往就是这样,对外卑躬屈膝,对内还颐指气使。
说白了,就是耗子动刀窝里横。
即便知道如今天门刚刚大胜,可来人的眼神里明显瞧不上这些市井布衣。
这些人的神态表情,全部被萧炎看在眼中。
为首的传旨太监见到萧炎等人神态冷漠,并没有上前行礼,就冷哼道:
“天门门主萧炎何在,还不速速跪下听旨?”
萧炎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在下天门萧炎,不知找本门主什么事情?”
“放肆?”
传旨太监感觉自己被冒犯了,顿时一声尖叫:
“大胆天门萧炎,见圣旨不跪,难道你是想要谋反不成?”
天门众人听后心头一跳,都不由得紧张的望向了自家门主。
没办法,这些人一直秉承着皇权至上的理念,根深蒂固。
什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类的,将他们荼毒坏了。
可萧炎是谁,他可不吃这一套。
见到那个死太监敢呵斥自己,还当着天门众人的面,难道自己就不要面子吗?
萧炎冷哼一声:“什么圣旨,谁下的圣旨?”
“难道你们不知道,如今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纳入金朝的版图了吗?”
但见萧炎说道这里,顿时脸色一冷,一股肃杀的气势油然而生:
“如果你们代表金朝前来下旨,那我就让你们有来无回。”
萧炎冰冷刺骨的话语,顿时吓得那名太监在马上一个哆嗦,险些没在马上掉下去。
中天门之人仓朗朗一个个兵器出鞘,面色不善的看向来人。
鲁智深更绝,断喝道:“有话说,有屁放,洒家还等着回去喝酒呢。”
天门留下的足有上千号人马,此时被上千人同时怒视,那名内侍顿时感觉遍体生寒。
下一秒,此人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但见他立即翻身下马,小碎步来到萧炎近前,低声说道:
“萧门主息怒,刚刚是小的多有冒犯,还请海涵。”
此刻他也不装逼了,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一卷圣旨,双手递交给萧炎道:
“这是当今陛下的亲笔诏书,还请萧门主过目。”
说着,他还想着队伍一挥手,有人就太过了一个大箱子。
“这是陛下念在萧门主平叛有功,对萧门主的赏赐。”
见到箱子落地后,那名太监躬身说道:“既然圣旨已经送达,我们还要赶紧回去交旨,就告辞了!”
看着比兔子跑的都快的一帮子人,天门方向传来了一阵哄堂大笑!
萧炎也没有打开圣旨是,而是转身就走。
天门之中,萧炎看了看手中的圣旨,分扔到了一边。
相反的,他反倒是对宋高宗赏赐的那一箱子瓷器爱不释手,看了又看。
箱子里面,装了一百零八件汝窑的汝瓷。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形成过“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宋徽宗酷爱汝瓷,尤其是那一抹天边的蓝。
他曾说过一句话;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指的就是他对汝瓷的喜爱。
后世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你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由此可见,汝瓷在后世的价值何其之高。
可如今,这一百零八件包含了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各种款式,看得萧炎那叫一个爱不释手!
众人见萧炎也不说话,就从那摆弄瓷器,林冲第一个沉不住气了:
“门主,圣旨上到底说的什么呀?”
其他人也纷纷的附和,想要知道圣旨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