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尽管秦国势大,领土辽阔,宋韬明依然毫无投秦的打算。

一来时代变了,秦国如今人才济济,他哪怕真心投效,李昭也不会重用他,顶多成为一小吏;宋韬明算得上是燕国文臣之首,自然不甘屈居人后,成为所谓的“凤尾”。

二来他毕竟效力燕国多年,多少有些感情。

且燕国仍有十多万军队,占据整个辽东,河北的大部分城池,以及半个河东。

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但最让宋韬明不放心的,是这位昔日威震四方的燕王,是否还能保持那份锐气和决心,继续引领燕国前行?

秦帝李昭,今年尚不到三十。

相比之下,过完年之后,刘泰便踏入了知天命的半百之年。

岁月如梭,曾经那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将领,现在鬓角已生出一缕缕白发,精力大不如从前。

而太子刘文俊不仅年富力强,且战功显赫,先后打下了辽东,夺取了真定,并逼迫刘康屈服。

宋韬明愈发觉得,将来只有刘文俊,才能带领燕国更好的对抗强秦,以及草原上那帮如狼似虎的东胡人。

可关键是.............

刘泰是否愿意主动让位,退居幕后,安享他的晚年时光?

值此多事之秋,宋韬明不希望幽州发生内乱,否则会让秦军有机可乘。

权利如能和平交接,是最好不过了。

此事过于敏感,宋韬明是聪明人,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直接去劝刘泰退位。

刘泰众多妃子中,有一位是宋韬明送去的,此女平日里颇得宠爱,可以先让她去试探一下刘泰的口风。

一日,该妃子在榻上为刘泰揉肩时,貌似无意说了句:“大王乃一国之君,何必要如此劳累,诸多杂事可吩咐太子和大臣们去办。”

刘泰闻言,简单回了声“嗯”,让人摸不清他真实想法。

恰逢邯郸太守王斌身在幽州,宋韬明与其一番交谈后,便安排他前往燕王府。

在刘泰面前,王斌称为了日后更好的抵御秦军,建议将部分兵权下放给太子刘文俊,方便他可直接调动德州、邯郸等地的兵马。

刘泰没答应也没拒绝,含糊其辞地说需要再考虑考虑。

宋韬明心中恼火,根据他对刘泰的了解,所谓的“再考虑下”,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看来,刘泰还是不愿意放权。

对方是燕王,宋韬明既没胆量,更没能力去逼迫他,只能暂时作罢。

.................................................................................................................

十一月底,一则战报被紧急送到了幽州。

杨叶秋突然挥兵北上,在大雪纷飞中,一举斩杀两千余燕军,并再次夺取平遥城,从南面威胁太原。

秦军中至少半数是南方士卒,很少在冬季用兵,故此举出乎燕军所料。

守将林溪深知太原是河东重镇,一旦此城失守,北面的忻州、朔州等地也将岌岌可危。

林溪当机立断,命偏将周恒率领八千余步骑,一路高举战旗、大造声势,直扑平遥。

他则率数百精兵,悄然沿汾河南下,意图切断秦军退路。

杨叶秋察觉到了危险,带上缴获,很是干脆的退回了灵石。

此战虽结束了,但战争的阴霾并未散去,秦军随时有可能再次杀来。

刘泰为此忧心不已。

在众人议事时,嫡长子刘钰泽主动请命,称愿意前往太原,与将士们并肩作战。

他还再三向刘泰保证,绝不擅自插手军中事务。

以他的身份,到了太原,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鼓舞军中士气。

刘泰不免有几分意动。

太子刘文俊却强烈反对此事,当众和刘钰泽激烈争吵起来。

“林溪非庸将,有他镇守太原足矣,何必多此一举。”刘文俊不悦道。

刘钰泽当即反驳道:“我乃燕国王室子弟,若我去了太原,可向天下人表明,我大燕与秦贼势不两立的决心。”

“你..........。”

“够了!本王自有打算。”刘泰一声轻呵,把刘文俊的话打断。

对这一幕,周围的宋韬明、陈闻欣及其他燕国重臣,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近些年来,刘钰泽和刘文俊之间关系愈加恶劣;两家府邸内下人,甚至多次大打出手。

最严重的一次是上个月,刘钰泽的亲信郑幸,在街道上偶遇刘文俊新纳的小妾;此人见色起意,上前调戏,小妾哭着逃回了太子府。

刘文俊得知后暴怒,亲自将郑幸打成重伤。

可打狗还要看主人,刘钰泽心中愤恨不已,跑去向刘泰告状。

手心手背都是肉,加之把太子之位给了三子,刘泰心中对刘钰泽一直有所愧疚。

哪怕明知此次是郑幸的错,仍然和往常一样居中调和,没有偏袒其中一方。

他自认为处理妥当,宋韬明作为旁观者,却并不这么认为。

刘泰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更没意识到,刘钰泽和刘文俊之间,已经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

兄弟之情,早就荡然无存。

....................................

当天傍晚,宋韬明前去太子府拜见刘文俊。

两人相识多年,彼此间关系素来不错。

进入书房后,宋韬明没有废话,直奔主题,“长公子似乎有心染指军务,太子殿下务必要当心。”

他本以为对方会面色凝重,或露出焦虑之情。

然而,刘文俊神态颇为平静。

他不急不慢放下手中书籍,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容。

宋韬明微微眯起眼睛。

此时的刘文俊,一身白色华贵锦袍,双眸清澈,面容温和。

全然不像先前那般怒气冲冲,倒像个谦谦君子。

“我在军中亲信众多,大哥又怎会不着急。”刘文俊语调清冷,听不出一丝情绪起伏。

“秦军对太原虎视眈眈,黑冰台又无处不在;长公子若到了太原,秦军难保不会从中生事。”宋韬明忧心道。

两人都清楚,刘钰泽想去太原,明显是奔着军权去的。

问题是,那里濒临前线。

别看林溪两次逼退杨叶秋,但实际上秦军并未有多大损失。

且除了临汾的秦军,驻扎在上党的石艾所部,同样有可能翻山越岭进攻太原。

对手如此强悍,林溪要是再受到其它干扰,还怎么打仗?

一想到此,宋韬明心情不免变得沉重,“殿下还需劝劝燕王,万万不可让长公子去太原。”

“无需担心,我的话父王或许不会听,但陈闻欣和严汐图两位将军的话,父王应该会放在心上。”

宋韬明眼神闪烁,刘文俊话中,隐藏着某种不言而喻的意味。

“长公子如今逼迫甚紧,太子殿下当早做打算。”宋韬明直直望着对方,脸上看似平静,心中已然是惊涛骇浪。

他知道,对方一定明白此话的含义。

果然,刘文俊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沙场用兵,有时乃以静制动;当今之事,同样如此。”

宋韬明眉头轻蹙。

刘文俊想等对方先出手。

这么做,到底是过于自信?

还是说,他依然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霸业天子明末之木匠天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秦第一熊孩子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熵定天下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大玄第一拽探上兵血途武则天之无敌风流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穿宋大忽悠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虚构三国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魂回东汉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穿越错了怎么办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汉宫秋我的父亲是曹操三国之小曹贼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三国秘事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