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槿并不知道百姓们的心思,她此时正端坐在梳妆凳上,任由喜娘为自己梳头。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喜娘手执喜梳,在苏槿乌黑浓密的发间一下又一下地梳着,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吉祥话。直到将一套话术说完,她才手指灵活地为她绾了一个凌云髻。
随后她又拈起一根细麻线,为苏槿绞面。
绞面也称开脸,就是用一条细麻线,通过一定的手法,为新娘除去脸上的汗毛,这是女子出嫁时必须进行的一项成人礼。
细线所过之处,脸会微微泛红,还伴随着些许疼痛。好在苏槿脸上汗毛并不多,所以这个过程很快就结束了。
“大小姐的皮肤细腻光滑,莹白透亮,真真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喜娘一边在她脸上涂脂抹粉,一边不停夸赞道。
丫鬟春雨见状,从袖中取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红封,递到那喜娘手里,对她道:“今日辛苦喜娘了,这是我家小姐赏你的,拿着买碗酒喝!”
喜娘原本已经得了侯府的酬劳,如今又收到苏槿的打赏,笑得一张嘴都合不拢,伺候起苏槿来也更加尽心了些。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苏槿脸上的妆容才完全画好。
丫鬟们过来,为苏槿换上了那身大红喜服,盖上大红盖头让她坐在床前,等着新郎过来迎亲。苏槿扭动了一下微微有些发酸的脖颈,心中暗道成亲可真累。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丫鬟们的说话声:“奴婢见过侯爷!”
苏槿见是苏凌天来了,心下有些紧张,微微坐直了身子。她不知道他此时过来干什么,是跟自己道别,还是发现金子少了……
“今日出嫁之后,你便是定王府的人了。要恪守妇道,不要丢安远侯府的脸!”苏凌天俨然一副慈父的模样,叮嘱苏槿。
苏槿却对他的话毫无所感。
“记住为父交代你的事,务必替我将家传之物找回来。”苏凌天见她不说话,自顾自开口道。
苏槿觉得,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为了让自己帮他将那块铁片寻回来。
“知道了!”苏槿敷衍地应了一声。
“皇上只给了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你得在离京之前,将此事办妥……”
“侯爷,今日是我的大喜日子,你能不能像个父亲一样,让我安心出嫁,而不是像个上官一样,不停给我布置任务?”苏槿被他说得不耐烦起来,顶撞他道。
“你这逆女!好,记住我对你说的话,若是你敢失言,后果恐怕是你无法承受的!”苏凌天说完这话,便大步离开了。
苏槿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觉得自己好似并没有什么能让他拿捏的把柄。
无聊地在屋子里等了半晌,终于听到外面锣鼓声和鞭炮声齐齐响了起来。
“小姐,穆小王爷来接亲了,他身上的喜服,与您的是一对儿,可好看了!”
春雨一边噔噔噔跑上来,一边大声向苏槿禀报。她的欢喜,感染了苏槿,让她因为苏凌天那些话,变得郁闷的心情总算好了些。
“槿儿,媳妇,我来接你了!”
随即,穆宸泽的声音在楼下响起,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喜悦。
“春雨,夏露,扶我下楼!”苏槿闻言,吩咐丫鬟道。
两个丫鬟一左一右扶着她,缓步下了楼。
看着她一身大红嫁衣一步步向自己走来,穆宸泽眼睛亮过黑夜里的星辰。
“槿儿,到我背上来,我背你出去!”
穆宸泽蹲下身,从盖头底下瞧见苏槿的脸,笑得愈发灿烂。
家中女儿出嫁,原本应当由兄弟来背着出府的,苏槿虽然有弟弟和堂弟,但今日他们却并未露面。显然在他们心中,苏槿并不是他们的姐姐。
“好!”
苏槿乖顺地趴在他背上,任由他将自己背起。
贴着他的后背,听到他的心在胸腔里“咚咚”狂跳,她的心竟也不由自主跟着跳起来。
“傻小子,坐门墩儿 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来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穆宸泽背着苏槿一出安远侯府,便有调皮的小孩对着他哄笑起来。
他不仅不生气,还跟着他们高声喊道:“娶媳妇咯,娶媳妇咯!”
围观的百姓闻言,皆哈哈大笑起来,看向苏槿的眼神满是同情。
这穆小王爷长得芝兰玉树一般,可惜脑子不好使,这苏家大小姐,往后的日子,怕是有得熬啊!
“娶媳妇咯,上花轿咯!听风观月,发喜钱咯!”穆宸泽说着,将苏槿放入花轿里,对着众人大喊道。
“穆小王爷,祝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穆小王爷,祝你们早生贵子!”
“穆小王爷,祝你们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百姓们得了喜钱,个个眉开眼笑,吉祥话更是不要钱似地,一句接一句往外说。
“多谢众位父老乡亲对我家王爷和王妃的祝福,今日王府门口摆了流水席,欢迎大家都去饮一杯喜酒!”
听风和观月两人很是机灵,一边往外撒着喜钱,一边对百姓们道。
百姓们听了这话,更加高兴,跟随着迎亲的队伍便往定王府去了。
挤在人群中围观的周羿安,原本是想过来看穆宸泽今日会闹出怎样的笑话,却不知这傻子的婚礼,竟比平常人成亲还要喜庆热闹。
看着苏槿毫无顾忌地趴在他的背上,他心底的酸水止不住往外冒。
自己到底是有多想不开,才来这里受这打击!他觉得自己不去定王府喝个一醉方休,都对不起自己今日遭的这桩罪。
如此想着,他小跑几步,快速跟上迎亲的队伍。回到定王府时,后面跟随的队伍已经看不到尾,几乎聚集了全城的百姓。
“吉时到,请新郎新娘速往宴客厅行拜堂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