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需要利用地形、植被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暴露程度。
一旦暴露了行踪,那么狙击手的生存几率大大降低!
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是继续坚守原地等待援军,还是冒险撤离,如果选择撤离,他们需要在敌人的追击下,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身,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所以红31军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专门为狙击手搭配了一个持有火箭筒的副手,与高速机动工具——电动摩托车!
之所以选择电动摩托车,是电动摩托车相较于传统燃油摩托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是电动摩托车具有低噪音的特性,电动摩托车的噪声源主要有电动机运转、车体振动和轮胎与道路的摩擦等。
由于没有发动机工作时的噪声,其噪声明显低于燃油摩托车,这就实现了敌人难以利用声音进行追踪,同时利用电动车靠近敌人时也不容易被发现!
第二大重要点是电动摩托车大扭力输出,尽管大部分电动摩托车的极速不如燃油摩托车,但由于电动马达的特性,它们具有出色的扭力输出,电机在起步和加速方面相对于内燃机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这种优势下,驾驶员只需要扶起车把一拧油门就能够带着狙击手立刻跑路,无论是在行动速度上,还是在打火上,都具备了最短时效!
第三点是电动摩托车需要维护的地方相对较少,最常损耗的部分可能只有轮胎和刹车,因为车身总体重量较轻,结构又非常的简单,即便是出现了故障也便于就地修理。
如果再给电动车找一个优点的话,那就是这种车子不需要加汽油,通过太阳能就能够实现充电,80a的锂电池最高时速能够达到70公里每小时,容量又能够保障骑行距离超过二百公里!
草原的地势虽然平坦,但也只是相较而言。
即便是摩托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上百公里每小时,但是在草原上也没办法开的那么快!
所以达到70km每小时的时速,就已经足够用了!
除了电动摩托车因为特性而带来的优势以外,电动车两侧还配备了挂载火箭筒与狙击枪的托架,最后面的钢制箱子中又配备了子弹、食品、药物、小型工兵铲以及手雷等。
乘坐在后方的战士反坐时,可以依靠钢制箱子挡住胸部位置,并通过连发手枪进行攻击,也可以通过火箭筒发射火箭弹,即便是在撤退不及时时遇到了敌人的纠缠,也能够通过机动性加上强横的火力对敌人进行打击!
再加上有操控无人机进行战场观察的“中控台”,即便是有狙击手组合遭遇意外情况,也能够通过“中控台”的调度获得支援!
然而这一切日军一师并不清楚,当他们机动性极强的尖兵部队用最快的速度集结并冲上去后,却是完全扑了个空!
当他们仔细对狙击手藏身地范围进行搜索时,结果发现了浅浅的压痕!
通过压痕可以判断出来,对他们实施狙击的敌人,同样拥有机动车辆,而且这种车辆大概率是两轮摩托车!
得到这一信息线索,通过汇报后得到了追踪痕迹进行追击的命令,日军的尖兵部队立刻驾驶着摩托车或是乘骑着战马沿着痕迹追去!
既要观察着印记,又要保持快速追击,这根本就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草原上留下的痕迹随时有断掉的地段,这就需要尖兵进行花费一些时间仔细搜索寻找,基本上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像红31军的狙击队伍那样如风一般,想怎么跑就怎么跑!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负责搜索狙击手的尖兵队伍虽然始终捕捉着敌人的逃走路线,却根本连敌人的影子都摸不到一点!
除此之外。
他们还碰到了一个大麻烦!
那就是这些打一枪就跑的狙击手们,竟然在道路遗留的痕迹上还制作了一些陷阱!
这些陷阱是将手雷用薄土覆盖上面附上了一些草叶,通过鱼线作为触发装置。
当拉长的鱼线被触动的时候,手雷就会被成功引爆!
战马触发到这种陷阱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乘坐着97路王式摩托车的日军,则是一压一个准儿!
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分头追击的日军尖兵在这种陷阱下纷纷中招,或死或伤的都是鬼子的摩托车驾驶员,不仅让他们的追击进度大幅迟缓,更是让这些尖兵在追击的过程中如履薄冰!
结果已经放慢了追踪速度的尖兵,又一次遭到早早埋伏好的狙击手!
“突!”
“突突突……”
加装了消音器的狙击步枪,一瞬之间再度上演帽子戏法,正在进行追击的鬼子无不饮弹身亡!
“呵呵……小鬼子来的还真够慢的,20多分钟都够洗个澡再吃顿饭了。”
“一队那面和鬼子遭遇了吗?”
“收到!重复一遍!通过迂回的方式再绕回去!”
“兄弟们,出发了!”
“……”
日军第一师团通过狙击手撤退时留下的印记进行追击,结果这一点正中了红31军下怀,追击的尖兵在不断拉扯中,无不是遭到了无情狙击!
开全图+超远程精准狙击+高机动能力,这种全新的战法直接把日军第一师团打懵了!
自昭和时期起,日军更加强调实施运动战和包围歼灭战,设想在“运动战”、“包围歼灭战” 成为日军的一种教义,神圣不可侵犯。
哪怕是岛屿作战和热带丛林战中, 尽管完全不具备运动战和包围歼灭的实际条件,还硬要推行这一战法。
按照日军所颁布的《作战要务令》 中的思想和理论认为,进攻的主要目的就是包围敌人并将之歼灭在战场上。
具体的做法为:
当正面进攻把敌兵力牵制在正面而使之无暇顾及其他的情况下,用于翼侧包围的兵力越大,其包围的成果会越明显。
担任包围的部队,必须隐蔽企图, 神速果敢地行动,不给敌人采取对应措施的时机,同时实施两翼包围或实施一翼和背后包围会取得更大的战果。
所以只要情况允许, 就要果断大胆地实施包围,如果情况不乐观,也要在正面进攻中,要求各级指挥官尽一切手段实施局部包围。
通过日军军校“直播”所讲的知识,反复强调进攻是摧毁敌战斗力的唯一手段!
这种认知由来已久,从明治建军以来一直强调的进攻精神和“攻势主义” ,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使其“只有进攻才能消灭敌人,取得胜利”和“进攻是摧毁敌战斗力的唯一手段” ,并将理论更加系统化、具体化。
为了执行这一点,日军参谋本部和教育总监部甚至在《关于拟定作战要务令的说明》 中明确指出,日军的攻势意志应彻底的“信念化”,因而要求在即使敌人的兵力明显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也应尽一切手段断然采取进攻行动。
“情况迫不得已需要防御时,也要抓住战机,果敢地进攻, 给敌以决定性打击。”实际上是把进攻行动绝对化,把进攻作为至高无上的行动。
然而。
当他们遭遇到了红31军这种“游击狙击”战术后,直接颠覆了他们对战争形态的认知!
他们原本以为动用大量尖兵进行追踪就能够达到反制效果,却没想到敌人的狙击手数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机动能力和反应速度更是比他们强得多得多!
面对一群来无影去无踪,压根儿就在战场上没有办法捕捉到敌人位置的战争,从踏上这一片土地后,日军第一师团便陷入了全变被动挨打的状态,根本找不到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
一连放出去好几波探路的尖兵分分钟被狙杀,眼睛都被打瞎了,这仗接下来还怎么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战法,日军第一师团高层对此展开了紧急探讨,希望能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来。
他们想到第一种增加尖兵数量的方案已经宣布流产,所以他们就必须得想出一些更加优选的方案进行应对!
在正常情况下面对这种情况出现,首要的肯定是尽可能活捉对面的战俘,通过战俘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对面是哪支部队进行了怎样的部署,预测接下来他们可能的动作。
但是现在第一师团连敌人的毛都没有摸到一根,甚至是影子都没有见到,这种想法就变得毫无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想要躲避狙击手的狙击,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伪装起来,或是利用地形和环境,通过复杂的地形和环境进行隐蔽,从而伪装与蛰伏从而规避狙击手的伤害。
第一师团接到的命令是去接应第二路远征军打开通道,又是大部队行军,这种方法同样没有任何意义!
常规的手段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日军第一师团最后决定采用最蛮横的方式进行通行——
利用装甲部队开路,并在左右两翼形成护卫阵列,通过这种方式掩护大部队向前挺进!
可以移动的狙击手固然恐怖,但是狙击手的步枪却绝对无法击穿装甲钢板!
有了装甲部队进行保驾护航,这样一来,敌人想要依靠狙击手来打游击,就完全成为了一纸空谈!
日军第一师团在经过了重新部署后重振旗鼓向前挺进,结果还没走出两里地,坦克装甲部队又遭遇了来自红31军狙击部队穿甲火箭弹的打击……
派出去小股部队追击会被直接狙杀消灭,派出大股机动部队会遭到红31军武装直升机与地面部队的围攻,如果什么都不干,那么打游击的狙击部队又会靠上来,连枪带炮地搞偷袭。
这种来无影去无踪,偏偏又无力招架的偷袭,简直快要把日军第一师团给烦死了!
原计划一周时间横穿内蒙,进入外蒙接壤地区的计划,深陷泥潭的日军第一师团,愣是半个多月没能走上一半的路程,伤亡更是达到了恐怖的6000人以上!
至于双方之间的战损比例……
日军第一师团表示,以前他们放眼望去没有对手。
自从踏入内蒙后,他们放眼望去没有对手!
连敌人都看不见,还谈什么战损比例!
在内蒙的战斗日军第一师团越打越心惊,越打越恐惧!
除了他们所部损伤惨重以外,与第二路远征军电台之间的联系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对于华夏红军,他们却根本无法监听到任何信息!
华夏红军竟然在电子战方面,远远超越了他们所掌握的技术!
在此刻的世界中,各个国家利用电台的情报通讯主要分为两部分,一块是各型电台组成的传输部分,另一块则是由密码机和密码本组成的加密部分。
在传输部分上,各个国家都大同小异,主要分为短波、中波、长波三种电台。
其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电台,但无不是靠无线电波来传播信号,其特点是几乎完全没有定向性,以及较慢的传播速度。
这个时期的电台由于不具备定向性,基本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城市广播电台,它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并非是点对点,而是面对面。
这种方式造成的问题就十分明显,那就是谁都能接收到你发出的信号!
只要把自家电台的波段调到与对方电台相似的波段,就能收到他们发出的信号!
但是能不能破译就不一定了,因为敌人绝大多数并不会使用明文来进行通讯,所谓明文,也就是按照标准的摩尔斯电码进行发送,都是经过密码机加密过的,这就涉及到最主要的加密部分。
如果得知了对方密码机的工作原理,就可以知道对方会如何对符号进行打乱处理,这样就可以轻易的进行对照得出敌方所传递的情报。
在十数年中,他们正是凭借这种方式监听到了大量有用情报。
但是将电台信号干扰与作战结合,却是从未实践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