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找到朝会上侍立的内侍打听了一通,却不可能清楚的知道大朝会上的每一句话,只是简单打听出了朝臣对此事的态度。
萧淑妃最想知道的就是支持王氏朝臣有哪些,赞同废后的朝臣又有哪些。
说实话,她心里也有些紧张,因为她只是淑妃,出身也不高,对朝臣很陌生,朝臣肯定对她也很陌生。
所以,她生怕没有朝臣支持废后。
倘若所有的朝臣,甚至大多数朝臣都一直反对废后,那皇帝就算有心废后,只怕也只能为群臣所阻吧?
褚遂良、于志宁、来济、韩瑗……
虽然萧淑妃对朝臣很陌生,但对于这些姓名却一点都不陌生,这都是朝廷有头有脸的重臣,听到这么多朝臣反对废后,萧淑妃也禁不住心中一沉。
王氏使用了厌胜之术,犯下了大错,难道这些朝廷重臣就都视而不见吗?
就因为王氏出身太原王氏,即便是犯下大错也该被原谅?
就因为她出身不如王氏,就算被王氏咒杀也是活该?
不,这些朝廷重臣不只是不重视她这个妃子,还不重视皇帝的子嗣!
让萧淑妃稍稍安慰的是,也不是所有朝臣都反对废后。
许敬宗、李义府、辛茂将、杜正伦……
听完侍女的回禀之后,萧淑妃也不禁叹了口气,支持她的朝臣听上去分量就有些不足。
当然了,萧淑妃对他们还是挺感激的,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反正他们都是在支持废后,就等于在支持她。
想到这里,萧淑妃突然又想到了一点,支持废后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晋国公房遗爱!
晋国公也是朝廷重臣,而且还是天子信臣,而且晋国公可不只代表自己,他背后还有房玄龄,还有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
这么说起来,房遗爱的分量可远超褚遂良!
想到这里,萧淑妃既感到紧张又感到振奋。
今天的大朝会上还有大多数朝臣选择了冷眼旁观,尤其是武将们,鲜少有人表达态度。
也许是因为事出突然,他们还没有做好决定,就是不知道明天的大朝会会不会更热闹,会不会有更多的朝臣支持废后!
萧淑妃就在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有侍女匆匆走了进来,福身道:“娘娘,长乐公主来了。”
萧淑妃听了连忙坐了起来,吩咐道:“快扶本宫更衣,别让公主久等。”
侍女忙着找衣裳首饰,萧淑妃想了想又躺了下来,道:“别忙了,本宫正病着呢,还是请公主进来吧。”
一边说着,萧淑妃拿起了手帕托着自己的额头,装作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长乐公主在侍女的引领下进了内殿。
萧淑妃挣扎着坐了起来,满脸歉意,有气无力的说道:“自从受了惊吓,就总觉得没有精神,只能请姐姐进来说话,是我失礼了。”
有句话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萧淑妃虽然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但是那精神焕发的红润面容却怎么看也不像是受到了惊吓的样子。
长乐公主心里觉得有些好笑,不过面上却不显,关切道:“你既然身体不适,就该多休养,我是来看望你的,若是让你劳累,岂是我本意?”
“姐姐仁善,就知道姐姐会体恤我。”
一边说着,长乐公主在床边坐了下来,问道:“除了没有精神,可还觉得哪里不适?有没有让太医再来问诊?”
萧淑妃微微摇头:“也没别的不适,就是没精神,身体乏力,太医也看不出什么,我自己心里知道,我就是受了惊吓。”
长乐公主宽慰道:“且放宽心就是,好在及时发现了王氏的阴谋,事情都过去了,你和肚子里的孩子都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萧淑妃低声叹道:“那天在两仪殿,听陛下说起来的时候,我真的感到手足冰凉,天旋地转,我也知道与王氏有些龃龉,却也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狠毒!”
“就算她嫉恨我,可我肚子里的孩子何其无辜?我肚子里可是陛下的骨肉,她怎么狠得下心?她可是孩子的嫡母啊!”
长乐公主叹道:“嫉妒使人发狂,没有长辈的教导,她甘露殿迷失了本心。”
“好在,你和孩子都没事,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萧淑妃拉着长乐公主的手,一脸可怜的说道:“姐姐,可是我怕啊,现在是没事,可是以后呢?”
“这次是晋国公救了我和孩子的命,可是下次呢?王氏如此狠毒,她以后还肯善罢甘休吗?”
长乐公主沉吟道:“陛下其实有废后的打算,你也不必太担忧,陛下定能保护好你,这天下毕竟是陛下的天下,皇宫也是陛下的皇宫。”
萧淑妃声音有些低落:“我也知道陛下有废后之意,可是,我也听说了,今天在大朝会上,朝臣重臣们都反对废后。”
“姐姐,你说王氏犯下如此大错,她还有资格做皇后吗?她凭什么母仪天下?”
说完之后,萧淑妃小心的打量着长乐公主的脸色,她这是在试探长乐公主的态度。
长乐公主倒也没有遮掩,道:“我对王氏也大失所望,觉得她难堪母仪天下的重任,朝堂复杂多变,朝臣各有立场,各有思虑。”
“有朝臣反对废后,也有朝臣赞同废后,陛下既然有废后之意,你就不必太担心了。”
萧淑妃不只是试探长乐公主对王氏的态度,也是试探一下长乐公主对废后的信心,或者知不知道什么后续的计划。
结果让她有些失望,长乐公主也没有向她保证废后一定能成功。
不过,没有坏消息也算是好消息。
萧淑妃继续拉着长乐公主的手,感激道:“我心里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国公。”
“要不是国公发现了王氏和柳家的阴谋,我和孩子只怕是都要没命了。”
“救命大恩,真是无以为报。”
长乐公主微微笑道:“说这些可就外道了,这都是他的分内之事。”
萧淑妃道:“这是再造之恩,以后我一定会告诉孩子,让孩子记得国公的救命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