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年过半百的儿媳那绝望的样子,老夫人不由放缓了声音,“之前你给绍儿安排通房,若摄政王只想染指绍儿,必不会在意他是否娶妻纳妾。今日摄政王挑明了这件事,我们做臣子的,除了从命,没有别的路可走。摄政王,除了这个偏好,行事也算君子。我们,也未必没有另作打算的时间。”
沈夫人闻言,止了泪问道:“母亲的意思是?”
“这几日,我给明戬去一封信。沈家儿郎十六岁就要上战场,是沈家从老祖宗时传下来的规矩。绍儿若非选了皇帝伴读,早些年便该去边关了。”
沈夫人鼻音重重问道:“可,太学那边,怎么办?摄政王也不会由着我们送绍儿走。”
“摄政王当然不会放绍儿离京,是我们想办法偷偷送绍儿走!”
老夫人沉吟片刻,道:“你问问绍儿,他可愿意去边关?”
若是绍儿不肯走,她们想再多的办法都没用。
沈家儿郎从军数十载,一路刀光剑影走到现在,战死在沙场上的沈家儿郎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本来沈绍安入选新帝伴读,沈家人都觉得这是沈家从边关转入皇城戍卫的好机会。
而且她们也得到确切消息,今年秋季击鞠赛后,绍安就会被入选禁卫军,进宫当差。
没成想最后还得送绍儿去军中。
“若他愿意,只待明戬那边回了消息,我自会想办法送他离京。”
只希望,以沈家这些年的忠心和战功,能顶得住摄政王的冲冠一怒。
沈夫人总算放下心来,哽咽着道谢,“多谢母亲。”
“把那个丫头送走吧,摄政王从来就不是心慈手软之人,一向言出必行。爷们在边关打仗,我们要替他们积福。别因为你的不甘,让无辜的孩子送了命。”
沈夫人脸色一白,轻声答应了。
沈夫人回到归院不长时间,一辆青帷小车就出了府门,咕咕噜噜向城外驶去。
……
赫连瑾到了前院,一进院子就听到沈绍安哈哈笑道:“你个夯货,这写得跟鬼画符似的,别说赫连瑾一眼就能认出来,就郭太傅那八百度老花眼,都能看出我这曲礼是真的曲,都曲你家院儿去了……”
书房的门被打开,沈绍安正一脚踩在书案上,提着写了两行字的宣纸,放在六顺眼前抖啊抖,脸上的笑是那样的明媚,胜过了门外午后的阳光。
他转眼看到赫连瑾,连忙敛了笑,轻咳一声,左右打量了一番,才想起将自己的脚放下去。
六顺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束手而立,脸上还带着酒气上涌的潮红。
赫连瑾慢慢走过去:书案上油纸包的酱牛肉还剩了点碎渣,一只陶瓷酒壶倒在一旁,还有两只空了的酒盅,几样东西占了大半个案子。
在书案边角上,一摞裁好的宣纸与笔洗、砚台、镇纸和笔架挤到一起,一半搭在书案上,一半垂在案边,有几张宣纸浸在了研好的墨汁里,润开了乌黑一大团。
沈绍安没想到赫连瑾会过来,很是被吓了一跳。因为刚吃了酒,这一吓,没忍住一个响亮的倒嗝便脱口而出。
沈绍安赶紧捂住嘴,手上刚刚沾上的墨汁就抹了一脸。
赫连瑾背负双手,冷笑一声,转身吩咐身后的侍卫,“去知会沈夫人一声,帮沈九爷收拾衣裳行李。从今日起,沈九爷搬去摄政王府住。”
他看着因为吃惊而瞪大眼睛的沈绍安,一字一句说道:“本王会亲自盯着他抄书背功课。什么时候月测拿了优,什么时候放他回沈府。”
沈绍安欲哭无泪:他现在给赫连瑾跪下还来得及不?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这明显与原着剧情不符啊?
好像,从赫连瑾往沈府送了一车礼品开始,剧情就开始走歪了。
这才第几集?他就被赫连瑾带回了王府,那他这辈子还能回家吗?
但是摄政王已经发了话,谁敢不遵?
半个时辰后,在与沈夫人“生离死别”般的依依不舍中,沈绍安骑着马,后面马车拉着十来只大箱子,跟在摄政王胯下那匹高贵的马屁股后面,一路向摄政王府方向驶去。
沈夫人将身体大部分重量都靠在双盈身上,拿帕子捂着嘴,哭得泪眼婆娑,直到马车消失在道路尽头,还站在大门外翘首相望。
摄政王原本不同意沈绍安带六顺过府,后来沈老夫人出了面,这才勉强将其带上,并约定六顺隔段时间就回沈府汇报一下沈绍安的学习情况。
沈府距离摄政王府不算近,一个半时辰之后,最后一辆马车才进了府门。
摄政王府只有赫连瑾一个主子,偌大的王府绝大部分宅院都空着。
沈绍安被赫连瑾安排到了距离主院最近的朝华院,是一套三进三出、前后都有个小花园的院子。
从主院到朝华院,只需要从主院东南角角门,穿过一条小通巷,就是朝华院前面小花园里的月亮门。
两座院子后面是摄政王府那片上百亩的花园。
朝华院虽是东跨院,却是非常的宽敞。
单是正房就有七间,入门自然是正堂,东西为内室,铺设极尽奢华,比沈府有过之无不及。
东面内室分明暗两间,明间为卧房,靠墙摆着一张巨大的黄梨木拔布床。暗间为洗漱,过了暗间,又是一个小小的捎间,这里就是放置夜间起夜用的恭桶了。
西侧间被布置成了书房,书架就做了三面墙,每面墙的每个格子上都放着厚厚的书。
书架下面是书案,上面摆了文房四宝,书案旁边放着一只巨大的青花瓷瓮,里面稀稀朗朗放了几支画卷。
书架与书架之间放着花架,几株兰花长得枝条修长、油绿喜人。
西侧间里间是一个临时的休憩室,摆了一张小小的矮榻。
朝华院第一进是书房和议事厅,第二进是正房,第三进东西侧间做了库房。王府内务总管安大良亲自带着人,将沈绍安带来的东西分门别类放了进去。
大致转了一圈后,沈绍安表示自己对这个住处非常满意。
他刚回到正房,赫连瑾就派人来叫他。
跟着来人,到了朝华院前院书房。沈绍安看着搬着盛放奏章的竹篓以及宣纸、笔墨、笔洗等物的仆从进进出出,一颗心直直往下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