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在大庭广众之下,对1563个日本战俘处以了极刑,而且是由老百姓亲自行刑,各种处置方法都极其残忍。
在场也有很多小报的记者,都将这个场面拍了下来,发布到了报纸上。
这其中,还掺杂着没有暴露的日本特务,他们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剥皮抽筋,要不就是在蒸笼上蒸,心中都害怕不已,平日里看日本兵杀华夏人十分痛快,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个个都怕死的很。
这件事迅速的在华夏国内传播了开来,一时之间,轰动全国,但是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有的说苏青干的好,对日本鬼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应该这么对待他们。
有的说苏青是个大魔头,杀起人来比日本人还残暴,若是她杀顺了手,将来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怎么办?
不少小报给苏青取了一个外号,名叫“董阎王”,这是因为,苏青是顶着董长源的这张脸,做的这些事。
她这么做,就让国民党无从下手了,他们本来想将这个锅扣到地下党头上,说他们残暴无人道,现在这口锅让董长源,也就是苏青给背了,这还怎么败坏地下党的名声呢?
董长源是军阀,他现在相当于中立派,他要这么做,国民党真拿他没办法。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第一,乌龙镇这个战略要地保住了,日本人被全歼,还损失了一艘货轮,三架轰炸机,一万的兵力,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这个战略要地的失守,大大的挫败了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华夏人的信心大受鼓舞 ,他们守住了乌龙镇,就代表他们可以守住整个国家!日本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一样是人,一样会失败!
第三,苏青杀战俘的方式,极大的吓到了日本人,在日本人心里,他不管怎么杀华夏人都行,但是华夏人不能这么杀他们。
因为华夏人在日本人心目中,是胆小无能的,是不团结像一盘散沙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打败他们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即使打败了,他们也得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人送回来,总之,只准他们玩命折腾别人,别人不能折腾他们,妥妥的双标。
这次,苏青直接搞了这一把,日本人才意识到,华夏人里也有一些硬骨头,根本不会对他们客气,也会用各种极端的死法折磨他们。
谁都怕死,种种杀人场面登到了报纸上,日本人都看到了,对他们的心理是一个重创,他们的胆子默默地变小了,杀人越多,越是怕死。
第四个,就是对华夏人的影响,他们忽然意识到,日本人这么杀他们,他们凭什么不能这么杀日本人?日本人面对这种杀戮的时候,也会跪地求饶,也会尿裤子,他们一样会怕!日本鬼子没什么可怕的,杀起来啊!
这股复仇和杀戮的热潮,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将华夏人的士气全都鼓舞起来了,大家纷纷喊道,“杀小鬼子去了!达到日本帝国主义!杀尽小鬼子——!”
华夏的舆论和人民情绪,逐渐变得好了起来,不再像之前一样,死气沉沉麻木不仁的,等着头上的刺刀落下来,他们有了主动的意识,有了反抗的精神,开始为了自己的命运努力抗争起来。
苏青也没闲着,她明面上还是军阀,但实际上已经跟地下党建立了联系,双方一明一暗,开始了一致对外。
乌龙镇的日本鬼子全部被清除了,为了查清小鬼子的痕迹,苏青直接来个了大搜查,一户一户的查,一户户的登记,并实行连坐制度,谁包庇小鬼子,谁当汉奸,就一家子全都枪毙。
一开始,人们没把这个规定当回事,都觉得不可能,大帅之前很仁慈,哪能说杀一家子就杀一家子呢。
有很多人不信这个邪,日本人的阴谋也没有停止,相反,因为苏青是大肆杀戮日本战俘的第一人,日本人对她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这报复,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舆论上的。
来乌龙镇的特务,比以前更多了,苏青已经被列入了日本天皇最高会议的暗杀名单上,日本天皇下令,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杀掉苏青。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乌龙镇成为日本特务到华夏国的第一站。
与此同时,说苏青残暴至极,不堪为大帅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在乌龙镇开始发酵,这其中,也避免不了国民党的推波助澜。
苏青没管这些,她决定来个守株待兔,等着下一波日本人的到来。
她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就是因为乌龙镇是打开华夏大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户,要想长驱直入华夏国,有三个方法,一个是从乌龙镇登陆,一个是从沿海登陆,一个是跨越邻国飞过去。
第二个方法绕远了,日本人的能源本来就不够,而第三个,效率太低了,飞机才能用多少东西,还是从海运转陆运来的方便。
所以,第一选择,仍然是从乌龙镇登陆,只要将苏青干死就行了,而暗杀,是最有效最省钱的一种方式。
苏青站在大帅府的阳台上,拿着一个远红外的望远镜到处看,这段时间以来,大帅府周围的狙击手们变多了,经常能看到远处有个小红点,趴着一动不动。
他们很谨慎,苏青在阳台上走来走去的,他们也不开枪,就等着机会绝好的时候,给苏青来致命的一枪。
苏青呵呵,你们不打,我可打了啊,杀人还等什么时机,再等没机会了。
她拿出一挺机关枪,趴在窗户边,瞄准了第一个,“砰——!”
“划拉”,远处一个人影倒了下去,不远处另外一个人影听到枪声,赶忙俯下身子,一动不动。
苏青也没动,她耗得起,过了很久,那个人抬起头来,苏青直接摁动了扳机,“砰——!”
这个人也倒下了,打中了脑门,再也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