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基地的选址最终确定在了努斯镇,区域里既有建设兵团的垦区,也有自治区政府的辖区,算是大家都出点地皮。
这点地皮可不少,一期工程就划了1万公顷的土地,绝大部分是不适合种植庄稼的土地。
炼化基地也正式定名为努斯炼化基地,南方实业持股55%,因为规定了原始股不被稀释,因此南方实业拥有绝对控股权。
经过反复的拉锯战,据说后来高层出面了才让其余三方确定下来股份分配方案,石油总公司保住了30%的股份,新建集团则获得8%,自治区政府所属的投资公司分得剩下的7%。
努斯炼化基地建成之后会通过租赁的方式租给东方石油使用,采取的是保底租金加分成的方式,租赁期是30年。
也就是说,四个股东都会变成业主,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建设兵团和自治区政府不惜和石油总公司开战,闹到北京去都在所不辞,正是看到了这是一笔不会亏钱的生意,能够参与投资,意味着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傻子才不拼命争取。
对石油总公司来说,分出去15%的股份等于从他们身上挖走了一大块肉。他们可能没多少外汇,但是国内的资金是非常充裕的,豁出去凑的话凑出个百八十亿来是没问题的。
所以,整个签约过程里,温铁军都是黑着一张脸。
和姚远握手的时候,温铁军摇头苦笑着说,“小姚,你可把我害苦了,你看那俩人,小人得意的样!”
姚远笑道,“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再说了,那不是还有管道嘛,石油总公司不亏的。”
“我不是针对你啊,我也理解你。”温铁军委屈极了,“你说说,前期的工作都是我们石油总公司在做的,为了跑手续和上面的关系,我温某人大半辈子积赞下来的人情都用光了,还倒欠了很多人情。”
他气的直咬牙,扫了眼在那边谈笑风生的陈副主席和叶树岭,“结果呢,这俩小人跑出来摘桃子,他们出了什么力,就这点破地皮,加起来现金不到五个亿,还是分成三年投入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大局为主大局为主。”姚远懒得安慰他,笑着打哈哈。
温铁军如此表现三分假七分真,他当然不会想不通,他要是硬扛着不给,那就是没大局观,没准领导就说他不适合掌管大局了,同时要注意团结,这就更重要了。
借着心里这股气向姚远诉苦,自然是有其他想法的。
果不其然,一阵铺垫之后,温铁军说,“小姚,境外将近两千公里的管道,要在三年之内建成,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是肯定要增加施工规模的,你看看这样行不行,给我们一段总包,不要多,就五百公里,我保证肯定高标准地按时完成。”
姚远反问,“胜利油田的改造不搞了?”
石油总公司成立集团有限公司之后是有好几个大动作的,对胜利油田的技术升级改造就是其中之一,目的是增产。可见国内石油需求量的剧增首先就从供应端反映了出来。
温铁军要拿五百公里管道的总包,要按时完成建设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势必影响到胜利油田的大改造计划。
除非他再分包下去。
温铁军笑着说,“我也不瞒你,我打算分包下去,我们负责技术和质量监督,施工由分包商来做。”
姚远不由的摇头叹气。
总包、分包制度还是来了,手握各种特级资质的央企在未来不再会有施工队,拿到工程之后往下分,分包商再往下分,真正动手干活的是民营建筑公司,也就是二十年后的包工头。
说白了,就是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让华夏成为了基建狂魔。
这一天迟早要到来。
而这恰恰是姚远不愿意走的一条路,在他看来,这是对工人的一种变相的剥削,更不要说这些层层往下递的模式所带来的欠薪事件,包工头跑路,甲方资金没有按时拨付,分包商拖延支付,等等等等。
最终受苦受难的是广大工人和农民工。
春风集团旗下工人最多的是百年集团,旗下有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紧随其后的是高速发展中但亏损上升的逆风物流,姚远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列入企业编制,绝对不允许采取外包的形式交出去。
姚远严肃地说道,“温总,我不打算采取总包分包的方式建设巴克线,无论是境外的还是境内的。如果你们想多赚点外汇,可以用境内的工程来换,我给你换成境外的,用美元支付。”
“我当然希望能够赚外汇,可是你这么做成本会很高的。”温铁军提醒道。
姚远说,“我宁愿承受高成本,也不会把风险转嫁到一线工人身上。你应该看到层层分包外包的风险的,越到底层需要承受的风险就越大,一线工人是最脆弱的,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拿命换来的酬劳。”
温铁军沉默了,他当然清楚这里面的风险在哪里。
姚远说,“巴克线不会采取总包分包的方式,东方石油已经注册成立了东石管道建设公司,你们的动作也要快一点。我会以东石管道建设公司为主,组建一个临时的管道建设联合体承建境外两千公里的管道。”
“所以我们也只是联合体的一分子而已?”温铁军问。
姚远点头,“没错。”
温铁军无奈道,“这和把勘探队钻进队租给你没有什么区别了。”
“区别是有的,不过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姚远道。
温铁军忍不住问,“小姚,你这么做仅仅是为了不让一线工人承担风险?”
他很难理解姚远的想法。
姚远并不在乎温铁军理解不理解,他笑道,“在我看来,工人的利益比很多东西都要重要。”
他笑着问温铁军,“东方石油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技术工人已经能扛起重任了,你知道我的人力成本是多少吗?”
“多少?”温铁军对这个还真的很好奇,而且这种信息属于企业绝密。
姚远大大方方地说,“平均每人每年超过了五万元华夏币。”
“五万?”温铁军大吃一惊。
迅速算了一下,如果石油总公司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话,每年光人力成本就是90亿!
什么都不用干了,每年的营收都不过支付人力成本的。
根本不敢想。
当然,东方石油赚的都是外汇,工人都是在海外工作的,即便如此,这个标准也是远远超出了温铁军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