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事确实易办。”史从质迟疑道:“也有利可图,但官府会坐视不理么?”

“我们凭本银买粮,愿买愿卖,官府凭什么管?”史从斌冷冷的道:“说和记阴谋造反,图谋不轨,好吧,咱们现在明面上与和记毫无关系,现在拿自己的银子出来做买卖,谁能说出什么不对的来?要说收粮,收的最多的还是京里的太监和勋贵,地方上来说,唐王,周王,福王,哪一家不拼了命的在收粮食?”

其实北方虽然有灾害,也年年缺粮,但基本上就是年前年后这一段时间粮食会有些紧张,朝廷稍微放点漕粮出来,物价也就平抑了。

但此次风波到如此地步,除了皇帝不太重视,朝廷本身也因为铲除阉党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和记大肆收粮,而且大量的太监勋贵包括皇亲和外地的亲藩们也都步步跟上的原故。

大量的北上的粮食被这些大鳄分批瓜分,根本就到不了京师,漕运路线最多到临清,而沙市到开封一路,和记希望史家能够拿出全部的实力,和诸多商人一起,替和记包圆这一路的粮食。

“真是大手笔……”其实粮食会越来越多,囤积起来的粮食迟早还是要卖的,到明年五月前后,不要说各处田地里的粮食都收获了,粮价自然会下降,就是野草瓜果一类,也足够叫人充饥饱腹,虽然营养不良在所难免,但到了夏初时也就很难再饿死人,粮价也会持续走低。

但就这数月左右的时间,和记打算要囤积的粮食会是相当惊人和庞大的数字了。

有人道:“最近这一两个月压力不大,大家都在收粮,等过了年,会有不少勋贵亲藩开始大量放粮,趁着高价出手,如果和记那时候顶不住,那就亏大了。”

史从斌道:“放心罢,明春粮价不会回落,只会涨,谁敢放,谁亏死。”

众人一想,和记除了经商的手段,还有流民和军队两把杀手锏可用,虽不能全然放心,但也几乎是可以稳赚不赔了。

“既然这般,就这样做吧。”史从质眼中精光闪烁,看似有些犹豫,但决心已经下定,只是最后他有些痛苦的道:“就是这样做的话,河南山东的百姓要受罪了,咱们史家名声都会受损的。”

“天下人皆如此,能怪哪一家?”史从斌咬牙道:“要怪也只能怪朝廷和官府,这笔帐,大伙只会算在当今天子头上。”

史从质森然道:“这话也就在这里能说,出了门,谁敢说半个字就不是史家子弟。”

“我等自是省得。”

众人面色苍白,已经是完全明白了和记的用意。

不管是太监还是勋贵,或是文武官员,或是亲藩和史家这样的士绅豪商,大伙儿收粮囤积买卖都谈不上损阴德,史家照样还会有粥棚施粥,给那些要快饿死的人免费的吃食,很多士绅家族都会开粥棚,快饿死的人上门来讨口吃的,不管怎样都不能把人再空着肚子往外推。

这是仁心,不管真假,做个样子也得做,不然大伙儿得戳脊梁骨,家门口也就立不起仁善积庆人家的牌坊。

但在商言商,拿真金白银出来买粮,囤积到高价出售,谁都挑不出这事的毛病来。

真要饿死的人,不甘心就造反,没办法也可以逃荒,但整个北方大乱,饥民遍野,这到底是谁的错?

为什么万历皇帝在时也是连年灾害,却不曾到如此地步?

为什么天启皇帝在时,大伙儿日子还过的下去?

当今皇帝,到底是嘴上没毛的小孩子,天下大乱,祸国殃民,就是他要铲除和记,祸害了整个北方商业,车马不通,物价上涨,乱象皆是自皇帝下令攻打新平堡时起。

张瀚到底是养望养成了。

现在已经无人质疑张瀚,或是抨击他有野心异志了。有那么强大的实力,理应有异志,没有异志反而怪了!

张瀚的经历,格局,家族背景,发展起步的经历,各方面都俨然成了传奇。甚至有很多人感觉上张瀚是当今天子上一辈的人,天子太嫩,张瀚已经成名多年,养望已成,诛心来说,很多人感觉能力上张瀚远在大明天子之上,只是天子现在还是在中枢正朔的位子上,张瀚差点被围剿杀死,人们都知道此人已经有了向大明动手的大义名份,对和记暂时的隐忍,反而是有人相当的失望。

和记如今有了动作,反而令人振作,虽然并不是大军南下,可是有识之士心里都清楚的很,眼下这事,完全能够要了大明一半的命。

“就怕银子……”史从质最后又念叨了一句,不过他接着又摇了摇头,不管怎样和记是怎么起家的,那位大人是以行商起家,累积起千万以上的身家,自己这一点小计较,怎么和人家比?就是家族里的老三,以前是没出息的子弟才去经商,现在俨然已经成了家族里的主心骨,这一次事情过后,老三的身份定然会水涨船高,不少家族中的机灵鬼会依附到老三身侧,不过史从质也并不担心,老三并意于家族之事,他的族长地位不会受到威胁。

“大兄,”众人散去之时,史从斌对史从质拱手道:“侄儿那里我才留了五十两,他还跑会馆住了,赶紧叫他回我的宅邸去住,再想办法带几百两银子给他,京师未来几个月会相当困难,别叫侄儿在那边受苦了。”

“吃点苦头也好。”史从质爽郎一笑,说道:“咱们这里跟着和记走,他回来了凭白多事,生出多少口舌来。”

“宪之也是,和他三叔闹什么生份。”

“他们东林党是不是与和记过不去?”

一个族兄弟面色一变,突然抛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张瀚养望已成,但主要还是在北方士大夫群体,特别是山陕河北根基最牢固,在河南和山东,主要还是利益牵扯勾连,真正的关系深厚还得是山西陕西等处。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张瀚是北方士大夫家族出身,浦州张家已经发达超过百年,和很多山西陕西的士绅家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交情。

山西帮在嘉靖年间时就是本朝一大帮派,晋党在当年可是力压北方群雄,打的江南党人节节败退,等晋党布局把张四维推到内阁首辅的时候,朝中其余各党可是明显的不是对手了。

可张四维的暴毙简直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其后江南一脉出头,申时行和王锡爵和沈一贯叶向高方从哲,然后周道登韩爌成基命,江南一脉,不分浙党东林,大抵一脉相承,后来江南籍分裂为浙党和东林,浙党和齐党楚党联手,还得投靠太监才打跨了东林。

所以东林党人在人们心里大抵就是巨无霸的存在,特别是今上登基之后铲除了阉党,重新启用东林党人的过程已经开始,很多东林党人已经在走起复的程序,明年到后年两年间,预计东林党人又要重新占据朝堂之上,所谓“众正盈朝”的局面再度呈现。

但其实史从质是多虑了!

天启四年到六年这两年间,魏忠贤对东林党的伤害实在太大了,一线的老臣如叶向高和韩爌还有刘一景等人致仕,东林党失去了顶层的实力。

然后是钱谦益等中生代被挤走或是干脆肉体消灭,东林党失去了整整一代接班的人。

只有下层来说,东林党由于是在文风昌盛的江南起家,各大家族天生的就有相当多的尚处于下层的子弟,而且他们文名盛,文章多,流传广,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象东林党还处于天启四年之前的统治地位,对国家气运和朝政影响还是很大。

这当然是错觉,完全的错觉。

除了崇祯元年到二年间,先后用了韩爌和周道登还有成基命等东林党人为首辅外,其余的八名东林党的阁臣都只是阁臣中的边缘人物而已,比如被拉出来救火的孙承宗,辽事一休,崇祯就叫老孙头回家继续养老去了。

何如宠和钱龙锡等人,在内阁未满一年。

还有东林阁臣如周道登,在内阁才五个月,连半年时间也没有。

这般轮换,来来回回的换人,东林党在内阁根本没有形成稳固的势力,比起当年叶向高为首辅,韩爌为次辅的格局不知道差了多远。

在中层官员来说,则由于内阁是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先后把持,钱谦益这样的官员被温体仁和周延儒联手防范,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一部尚书,也没有办法进入内阁,前途被完全的压制,词林领袖,东林大佬,被压在乡间闲住了十几年,要是东林党有赵、南星在时的一半实力,又怎会坐视自己人被压制这么久?

在东林党盛时,内阁,都察院,六部,地方督抚,所谓老中青三代的经营都相当的成功,从掌权高位到中生代再到底层新秀,一层套一层,有掌权的大佬,有敢打敢拼命的左光斗等人,也有大量的新科进士出身江南,天生的东林党后备军。

经过几年挫折,东林党一直没有缓过气来,在崇祯朝的辅臣和诸多大臣中,东林党始终没有抢到有利的地形,被温体仁和周延儒压着打。

周延儒为首辅五年,温体仁四年,两人均不是东林党人,他们当然会任用自己人,打压其余党派的人,东林党在中枢的日子并不好过。

只有在江南东林小辈名家辈出,一家独秀,可再能写,文明再盛,进不了官场始终就是局外人,东林小辈中所名的四公子,全部没有在崇祯年间中进士,这种虚名有什么意义?

所以崇祯朝东林只是在江南一带发挥作用,这一点也坑死了南明,这倒是东林的黑锅,需得他们结结实实的背在自己身上。

不过在史从质等人眼里,东林党确实还是扞之不动的庞然大物,他家史可法就是攀上了左光斗当了入室弟子,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于寻常的举人,而史家派史可法认左光斗为师,除了先君遗泽之外,当然也是想叫史可法在官场里走的更远。

如果和记与大明争天下的过程中,东林站在大明一边,就算和记武力强盛,恐怕东林党人也不会善罢干休。

一个史家族人不以为然的道:“东林确实强,不过再怎么样又能与和记的大军相比么?”

史从质摇头道:“不然,总会有些干碍之处。”

史从斌诡秘一笑,说道:“因为松江布的事,和记与东林确实闹过些意气,此次布匹价格大涨,松江布想冲回来,当然也是被挡住了。和记在这事上没得商量,不过已经和东林那边勾通过,和记让出一部份出口和份额给松江那边,那边的大户可以在家里坐着数银子,也算是合则两利了。再有,粮食的事,据说和记也是打算拉着江南的人一起做,总之,最少要挺三个月时间,和记一家未必撑的住,最好的办法是有财大家一起发,跟着和记的人吃肉,那些想自行其事的,由得他们去吃风。”

“善,大善。”史从质两眼炯炯有神,放出异样的光彩,他击掌大赞道:“早就听说张东主做事就是这样,从不吃干抹净,总是要给大家都有生发的机会。将来和记得了天下,张东主成了天下之主,我辈和普通的百姓,怕都要享福了。”

刚刚大家还对全面倒向和记充满疑虑,但在张瀚让出一部份利益之后,史从质等人已经满脸欢喜,恨不得立刻拥戴张瀚为天子了。

史从斌内心感慨,这种经营的手段和手腕,巧妙的利用每一分力量,这真的是巧夺天工般的政治和商业手段,和记根本就是在发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笑京师宫城里的那一位,怕是还在迷梦之中做着中兴大明的美梦罢。

“闲话不多说。”史从质杀气腾腾的道:“除了公中的银子,各家能拿出来多少,现在就报个数,数字一定,到时候就不准再加了。”

某人突然道:“现在定不下来,我得回去和家里那位商量一下。”

众人都笑起来,谁都知道找妻子商量是假,想办法筹银子是真。这一次倒腾粮食是和记在牵头,大家对和记的信誉和能力都完全没有什么怀疑。

-----------

感谢大家这几天的支持,真的,不知道如何说好,鞠躬致谢吧,谢谢每一位朋友。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熵定天下大玄第一拽探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错了怎么办汉宫秋龙腾美洲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家父,汉景帝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帝王之名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