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次江南收获新农作物后五天,五台山也开始了第一次的收获。这次五台山可谓声势浩大,刘喜带着孔安国在收获的时候还专门请了杨师道写下了祝词,五台山的所有居民全部参与到了这次收获中。

这次刘喜除了在沈无忧和孙思邈两人的封地种植土豆以外,红薯、花生、玉米也都有种植,这些种子被沈无忧分成两半在五台山还有临川种植。这次最亮眼的还是红薯,这次种植了不到一亩地的红薯一共收获了近2000斤。

孙思邈的封地和沈无忧是在一起的,原本他是想让刘喜给自己种些草药的,但考虑到五台山等人一窍不通,自己徒弟又远在江南只得作罢。

这红薯着实把五台山的所有人都吓到了,结果实数量几乎和土豆一样,但比土豆大太多了,而且收土豆和红薯有些不太一样,红薯可以用拔的方式。不过由于都是第一次收红薯,很多红薯在拔出来的时候伤到了表皮,这样的红薯很难当做良种种植,被格物学宫的一群老夫子知道后,一改往日的和蔼变得异常粗鲁,颜曲珍甚至破口大骂说他们暴殄天物。

最后还是在格物学宫的一群老夫子给出方法,先在红薯和种植花生的土地上浇了大量的水,在第二天土质变软以后再用拔的方式来收获。玉米的收获方式就简单许多,玉米采摘后枝干被燃烧当做肥料埋在土里。

这次收获红薯还是有许多坏掉了,不过这也是第一次开始种植,许多人都没有经验,刘喜这些天也闷闷不乐,主要是少爷交给自己的种子他没有种植好。最后统计出来的有些坏掉的足足有五十多斤,最后格物学宫的老夫子一商议决定把坏的当做贡品进贡给朝堂。

这些新农作物的食用方法全部被沈无忧记录下来,当天五台山就在这群博学人士的带领下组织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把红薯玉米还有花生挑出一部分不太好的做成熟食,这是目前第一次食用新农作物,在场的有李淳风、袁天罡、一行禅师、杨师道和格物学宫的孔安国颜曲珍。

这些新农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可菜可饭,都可以直接水煮的方式做成熟食,从食用方法来看这是一个优点,普通百姓也大多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在利于传播方面是一个优点。

祭祀仪式是在上午举行的,当天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就沐浴更衣,神情严肃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人也都是如此。最后祭祀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享用这些新农作物,一群人品尝过后立即记录下来,除了红薯和玉米偏甜可以补充平日所需的糖,花生的特性和大豆差不多,都含有很高的含油量,平日里缺油少盐的百姓最适合不过了。

最后剩下的三十多斤红薯和一些花生、玉米全部都向长安进贡,还有这群人合写的颂文也被送到长安,这次江宏泰亲自带队前往长安向朝堂进贡。

剩下的全部都是被当做良种种植的,这次格物学宫会专门让人过来,全部都记录在册,以方便传播。

五台山原本的村民这次种植的已经全部换成土豆了,这次收获后被朝廷用一斤一钱的价格高价收购。五台山这次使用了沈无忧之前教给他们的化肥,这次大多亩产都和以前一样,亩产控制在20石以上。这次朝堂除了留给村民留种用的,其他全部收购一共收购了惊人的300万斤,这些土豆大部分被送到关内,李世民在位期间给关内的百姓的扶持不可谓不大。

这次烟云号船头船尾全部挂上了红色绸缎,这次会通过烟云号和时间赛跑送往关内给百姓做粮种,剩下运不了的直接在京兆府附近推广种植。这次许多穷苦人家都分到了一斤土豆当做种子,一斤土豆已经可以给小半亩地育种了,最多只要经过两轮种植就能在京兆府地区全面推广。

剩下的就是兴元府和抚州了,这两个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家种植土豆了,经过这一次收获在南中和江南几乎已经遍地可见土豆的身影了,不过这由于朝堂下过政令,在往后的两年土豆还是以和其他地方交易为主,尽量避免直接食用土豆。

土豆目前在南方的市场价都在80钱一石以上,比之前的稻谷和小麦贵了接近三倍,由于各地官府严格控制土豆的价格,在很多中产阶级几乎家家都有土豆种植了,穷苦一些的百姓家里也会弄几个土豆自己育种自己种植,争取在明年也能向其他人一样种上土豆。

这次土豆最受益的地方还是五台山,现在这里的村民都有高额的收入和收获稳定的良田。这个消息迅速在华府其他地方传开,有很多其他地方的百姓纷纷来到华府的府衙求见周岳阳,希望他们也能和五台山享用一样的待遇。

由于沈无忧不在这件事情被周岳阳和吴锦绣两人高度关注,最后一起来到五台山询问刘喜瓷窑的规模是不是能扩大一些,这样一来可以让许多华府百姓受益。刘喜对市场不太了解最后询问了一下赵钱,主要是询问供应关系,如果瓷器多了还能不能保持原有的收入,毕竟沈无忧现在要他们开始准备大量的钱财。

最后赵钱的回信送到了五台山,在信中表示最合理的就是产能增加五倍,目前只能供应长安和陪都洛阳,其他地方几乎都没有供应。刘喜又跑到了周山三兄弟那里商议,询问是不是可以在其他地方也加些瓷窑,毕竟现在整个华府都是自己少爷的辖地,如果这里的百姓过的不好和其他百姓一样,少爷的性子也会脸上无光。

周家三兄弟听完就点点头,收拾好行李后就骑马出去找有适合做陶瓷用的黏质土,五台山特有的玉瓷其他地方都没有办法复制,除了土以外最核心的还是染料。这些染料是让瓷器和玉一样最关键的地方,只要把染料的保密工作做好就不怕其他地方可以仿制,这也是他们敢在其他地方开瓷窑的底气。

这两天朝堂一直在忙着关内地区土豆的问题,随着这次引进土豆到关内,最多只要两年关内就会脱离原来食不果腹的状态,还有就是蝗灾经过去年的严寒踪迹已经大幅变少了。

李世民今天端坐在太极殿上听取各地夏收的汇报,尤其是江南地区和南中地区 成果喜人,土豆的优势已经在大唐展现出来了,这时候殿外有人禀告说五台山有贡品朝贡。

这时候一个绑着红绸缎的竹篓被抬到了殿上,与此同时还有一封介绍文书呈上。

“魏江念!”

在今年大唐终于没有一个地方受灾了,各地情况都良好,这段时间李世民的心情一直都比较愉悦。

“世之田园,皆以红薯、玉米、花生为三宝。此三者,皆农人之良伴,食之可饱,观之可悦。今春,得此三宝之种,耕于南野,期年而有收。

红薯,又称地瓜,性耐寒,故种于冬月。垦土以深,播种于地,施肥以足,而后以稻草覆盖,待其生芽。夏日,红薯藤蔓延满地,叶绿如翡翠,生生不息。红薯出土,果实肥大,颜色鲜艳,令人观之垂涎欲滴。此物不仅可为食品,亦能充饥,更可酿酒,用途之广,实为农人之良伴。

玉米,又称苞谷,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春。垦土以疏松,播种以细,施肥以农家肥,而后覆盖以稻草,保温保湿。夏日,玉米长势喜人,青葱翠绿,如林中松柏。玉米成熟,穗长粒饱,金黄如金,为人间之丰收。此物既可饱腹,又能酿酒,亦可为家畜之饲料,用途广泛,实为农人之宝。

花生,又称落花生,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垦土以疏松,播种以细,施肥以农家肥,而后覆盖以稻草,保温保湿。夏日,花生苗翠绿如画,果实初显。花生出土,果实累累,令人欣喜。此物既可果腹,亦可榨油,更可制作各种美食,香脆可口,人皆爱之。

红薯、玉米、花生三者,各有其特色,皆为农人之良伴。耕种收获,皆需人力心力。收获之后,更需妥善保存,以备来年之用。世间之事,皆有其不易之处。唯有用心用力,方能得其成果。愿农人辛勤耕耘,收获满仓。”

魏江念到后面李世民的心情就越好,现在不但有土豆,还有新水稻、红薯、玉米、花生这些优质的新农作物。

李世民畅快笑道问向群臣道:“这定然是其他人代写,写的好!众卿作何感想?”

“臣等恭贺陛下,此乃千古未有盛世之景!”

站在殿下的群臣异口同声的向李世民道贺。

李世民心满意足的点头说道:“通告天下,赐土豆、新水稻、红薯、花生、玉米 为‘大唐五宝’,再将这些进贡的新农作物送到太学孙思邈处确定其特性。”

这也不怪李世民如此志得意满,要知道江南和关中的粮产已经接近小半个大唐了,有了土豆的推广经验,后面的那些新农作物也必然会在大唐境内盛行。现在朝堂唯一要做的就是发展水道交通,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交通必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不止华府在扩建码头其他地方也同样进行着。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教育,现在太学亲自印刷各种书籍,主要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现在科举主要还是以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这五个科目。最重要的还是进士科主要关于政治、吏治、教化、生产这几个方面展开,今年已经把算学也纳入进士科,甚至在进士科中占比非常大,原来的经义已经有小幅度的缩减。

在今年二月份礼部组织的会试中,有许多有才子之称的学子在这次会试中名落孙山,然而也有许多算学造诣高的学子在这次会试中大放异彩,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贡士’,一般学子到了这一步已经超越全国九成的学子了,不出意外的话已经可以考虑自己的仕途了。

然而唯一让李世民有些遗憾的是这次所有的考生还是没有一位来自寒门,毕竟活字印刷实行还没有多久,门阀世家出来的弟子依旧垄断了整个科举。在这方面李世民显得有些急迫了,光是童生就要经过大概三至五年的学习,这一阶段就挡出了九成以上的寒门子弟,更不用说还有后面的县学和州学。

李世民在思考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他深知科举考试应该是公平的,不应该让门阀世家继续垄断下去。于是,他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向寒门子弟开放科举考试的机会。

首先,他加大了对各级学校的支持,尤其是对县学和州学的资助。这样一来,寒门子弟进入学校学习的门槛就降低了,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其次,他鼓励寒门子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他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为寒门子弟提供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此外,李世民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削弱了门阀世家的势力。他限制了他们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并逐步取消了一些特权,使寒门子弟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

这项政令下来后依旧有不少大臣在‘唱衰’,不过这已经阻拦不住有些急迫的李世民了,一些门阀世家感到威胁,因为李世民的措施旨在向寒门子弟开放科举考试的机会,削弱了门阀世家的特权和影响力。他们试图阻挠这些改革的实施,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也有一些大家族认为这是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了,他们也认识到如果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可以为他们的家族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不是仅仅依靠出身和特权。因此,也有许多家族支持李世民的改革,并积极参与科举考试。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