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郭英这个人物后代传实在太好笑了,一时忍不住小小发散了下,现在我们还是回到靖难之役中,永乐大帝要面对的敌人身上。】
【刚刚已经说过了耿炳文、郭英,现在再来说一下何福,瞿能,顾成。他们的经历有很多重合,都是在西南方向立下了赫赫战功。
何福、瞿能的功绩主要是平麓川,就不细讲了,以后有机会,单独开一期四征麓川王朝讲讲前因后果。
大家只要大概知道,麓川王朝是个极盛时,势力范围大约青海省那么大,1/13的我国国土总面积,老秦人那种全民皆兵的西南超级一霸就行。
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和它打了一个堪比北伐的定边之战。
此战麓川输了,但是西南方向叛乱不断,何福瞿能各自领兵和他们干架。
到了洪武三十年,麓川底下有个叫刀干孟的不服,搞叛乱。麓川头头思伦发被逐出自己领地了,只好找明朝爸爸帮忙,何福和瞿能带兵翻越高良公山,即,如今云南省国界,深入南缅,活捉刀干孟,收降七万余人,麓川恢复安定。】
朱元璋听到这里,笑起来:“哦?思伦发还有这一场?想当初他发三十万大军打来时,何等威风。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哼哼。”
却是不自觉地将之前看到的那句话给念了出来。
老朱念了出来,自己也没啥“拿来主义”的感觉,倒在想:
云南“省”,这个称呼倒是很像承袭元朝的“行省制”,简洁倒也简洁。难道丧权辱国真的又是蒙古人打回来了?
还有四征麓川,看来麓川贼心不死,还要再打三次?
唉!真是战乱不休!
不过打就打罢!有沐英在云南,我无忧也。只是为何说起平麓川之功,只提何福、瞿能,却不提沐英?
一念至此,朱元璋心倒是提起来了,问内侍:“最近有沐英的信没有?”
等到内侍回答没有后。
老朱兀自闷闷,对左右说:“标儿去世,我遣人给沐英送信,虽然当时就叮嘱使者要多宽慰沐英,可使者回来还是告诉我,说消息送到的当场,沐英就吐了血,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这孩子,夫人去时就哀毁一次了,这回可千万别出事。”
左右自然连忙劝慰不提。
光幕继续说:
【而顾成,之前已经提过,是个有才到被洪武大帝放过的人。】
朱元璋刚还伤心,现在立时眉头竖起:“等下,咱没打算放过的!”
【他镇守贵州二十多年,力镇群蛮,因此被当地人畏惧地称为顾老虎。朱棣登基后,贵州能顺利从宣慰司改为布政司,他当居首功。】
朱元璋哼哼冷笑:“哦,原来是投降我儿啊,贪污腐败,贪生怕死。”
朱棣假装自己不存在。
李景隆支棱起来:又一个二五仔来了?!
【顾成原本是朱元璋的帐前亲兵,干保镖的,自然也和郭英一样很勇猛。】
朱元璋冷笑不止:“就是站得太近了,打量咱眼睛瞅不到他,才养大了他的心!”
【有一次他被人俘虏,在同伴都死绝的情况下,居然绝地暴起杀人,成功跑路后,一记回马枪,又引兵过来攻克城池,反杀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朱元璋叱道:“荒谬!攻镇江明明是徐达的功劳!他那微末寸功,也好意思邀功请赏!脸皮忒厚!”
【他也同样参加了存在感超高的傅友德平云南之战,打的是前锋位。数万蛮人来打,他冲进去嘎嘎杀了数十百人。】
朱元璋眼里容不得沙子,继续纠正:“是友德安排他在普定列栅以守的!”
那光幕一回说,朱元璋一回答。
一说一答下来,武将们心中是又惧又喜。
惧的是老朱的雷霆之怒,也不知顾成现在有没有感觉脖子凉凉,脑袋晕晕?喜的却是他们的战功事迹,老朱居然心里门清,这寸许功劳,也简在帝心啊!
其中傅友德更是大为感动:
陛下心里真有我!
【敌军虽退,但仍据南城。顾老虎杀了所有俘虏,只放了一个,还对他说,“我晚上二更天来杀你”。
虎男一言,说到做到,两更天,顾成跑来干架了,敌人听到鼓声就丧失了战斗欲望,赶紧逃跑,顾成在营地舔补给包舔的很快乐。】
朱元璋更是不屑:“区区诡计,兵家常事,有何可吹!他甚至没能歼灭蛮人!”
【自洪武八年起镇守贵州,到被朱允炆调去打朱棣,这十余年,顾成平数百苗洞,头目干掉,小弟招抚,当地人无不拜服。
等到永乐年间,思州二田叛乱,朱棣毫不犹豫用了顾成,又派他去干架,都78岁的老头了,半截身子埋入土,却头不晕,眼不花,一到当地,迅速镇压了那些过去的小老弟不说,平定地方到后来,连当地土人都立生祠祭祀他。】
光幕说到这里,老朱霎时一噎,瞅着这鸡蛋半天,居然挑不出骨头来。
于是恼羞成怒,调转枪头,轰向儿子:
“燕王!你是没人可用了吗!78了,还让人去打架,万一有个闪失,死在半路怎么办?就算非要选个对贵州熟悉的人,他不还有个在普定卫当差的儿子吗!”
朱棣:“……”
朱棣也很无辜啊!
可是大家这时已经没心思去领会永乐大帝的无奈了。
他们俱都在想:生祠诶……好羡慕啊……
郭英尤其想:怎么回事,本来已经觉得我很牛逼的,可是听来听去,顾成好像比我更牛逼一点……
【顾成八十五岁时,逝于任上,终老贵州。可以说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为贵州和贵州人民做奉献。
直到现在,贵州安顺还有一条叫顾府街的路,相传是他办公的地方。贵州土地及人民对顾成的记忆,可见一斑。】
朱元璋欲要开火,这时突然听光幕说:
【可是将贵州平定的功劳完全归功于顾成,也是不客观的。贵州这块土地,如今能成为我们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实际上凝聚了从皇帝到臣子,从汉族到彝族等各族人民的集体努力。】
彝,宗庙常器也。
诗经有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在场读书多的人都闪过了这个字的释义,是个美好的字眼,与如今常唤的群蛮,完全不同。
【贵州当地,有个奢香夫人墓,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这位奢香夫人,就是生在洪武年间的一代奇女子。
洪武四年的时候,贵州最大的彝族部落,水西霭翠归附明朝,成为了贵州宣慰抚使,但很不幸,没多久就死了,丈夫死后,妻子奢香代袭此职。
但是相传,当时的都指挥使马晔歧视“鬼方蛮女”,忌恨奢香,想逼反他们,趁机一举消灭地方势力,代以流官。
这些地方势力中,又属水西势力最强,于是马晔就决定拿奢香开刀,故意揪了她的小错,当众脱了她衣服鞭挞。整个云贵地区的彝族首领闻之震怒,共有四十八个部落首领“愿效死力助其反”。
但奢香没有被仇恨蒙蔽,认为一旦打仗,只会两败俱伤。
于是她选择上京告御状,向洪武大帝称述是非,洪武大帝也深知和平的重要,听完奢香的冤屈后,当即下令斩了马晔,还封奢香是“顺德夫人”。
奢香感念洪武大帝的公正严明,回到贵州之后,从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筑驿道,沟通交通,还修筑了着名的龙场九驿,将贵州与大明紧密联合在一起。】
光幕徐徐说来,众人听得也是心潮起伏,夫人贤淑勇毅,陛下圣裁明断,那奸邪小人马晔,也被一刀斩断他罪恶的一生,果然是大好特好!
直到老朱一皱眉:“等等,咱怎么记得,龙场九驿不是今年修好的吗?”
此时光幕继续说:
【是的,就是那个龙场悟道的龙场驿,咱们的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先生的证道之所!而水西安氏的祖先,历史上曾经帮助诸葛亮七擒孟获。】
朱元璋还在翻脑子里马晔的小本本呢,听到这儿一时愣住。
千古第一完人?这称号怎么听起来比千古一帝还体面?
还悟道,竟如什么白日飞升的活神仙似的!
至于水西安氏的祖先帮诸葛亮七擒孟获,打量有谁不知道似的,还要白说上一句?
【当然,事实上,这个故事是有一些水分的。它最早成书于嘉靖时期,来自进士田汝成编写的西南史《炎徼纪闻》,大约是当地广为流传的传说,田汝成误以为是事实,写了进去,后又被明史采入其中。
有研究彝族历史的学者进行过考证,驿站毕工是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那时马晔还在任,没有死。所以并不存在朱元璋斩杀他,奢香依约而修这件事。
还有一个佐证,故事里写到,马皇后也接见了奢香,这当然更不可能啦,马皇后那时已经仙逝啦。
马晔当然不是故事里这种大坏蛋,应该也没做过鞭挞奢香的事。
但通往云南的贵州西路,洪武大帝曾下令,当地土酋要帮忙一起修路,因此,奢香和她的水西安氏确实也参与了驿站的建设。
事后论功,洪武大帝也认为水西最配合,给了很多比其他部落更好的朝贡回赏。
等奢香去世,也派遣使者祭奠之。】
朱元璋这才嘀咕:“这还差不多。”
别看老朱人老是老了,又掌管偌大帝国天下事,可这斑斑点点,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事实上,洪武大帝当时对于贵州各部的态度,一向是张弛有度的。
洪武二十年,顾成要讨伐水西叛酋宗必登,但被要求撤兵。当时洪武大帝的意思是,“欲姑缓之,以示绥怀。”
洪武二十四年,何福讨伐完毕节叛乱,也想进一步讨伐水西奢香,但也同样被洪武大帝拒绝。
与此同时,洪武大帝将修路和教育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仅洪武十四年,便修整了从夷陵到成都府等驿道,增添水驿、马驿26处,又在岳州至辰州设置马驿18站。
又在洪武二十八年,诏令各土司设立儒学。
阡陌交通,往来不绝,才是可守之土。
礼仪教化,文化相亲,才能夷入华夏。
洪武大帝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为两地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自上而下,复又自下而上的努力中,洪武大帝沿着过往王朝的余迹起笔,由顾成、何福、马晔、奢香等文武官员,汉彝族人添墨,交于永乐大帝最后收笔,如此由始至终,两代通力,明朝终于完成了我国在西南方向的深化建设,让云南和贵州从此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古以来”。
一个人的命运,除了自身的奋斗之外,当然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洪武、永乐两位帝王的高屋建瓴不用说。
顾成,作为这份功绩里最重要的节点之一,理当名留青史。
奢香,更是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巾帼女英雄。
这么多年里,他们的骨血早已化作飞灰,但他们的辛勤和努力,却永远留下了,土地忘不了他们,人民忘不了他们,历史也早已将他们的功绩铭篆。
时至今日,顾成在贵阳留下的遗迹,依然位列“贵阳八景”,奢香,甚至有一个以其命名的古镇。千秋月下不同人,我们至今,还能通过这些遗迹,遥领当年里他们的绝世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