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五台山行宫目睹了一次豆腐渣工程,遭受了一次豆腐渣工程的罪,对贪官污吏就更加痛心疾首。他决定要好好惩治一下贪官污吏。
乾隆皇帝说,此次他西巡结束回京后,一定要大刀阔斧地开展一次盘查运动,深挖深查一批贪官污吏,整治腐败吏治。
乾隆皇帝游览完五台山,启銮白云寺行宫,继续一路向西。
乾隆皇帝的西巡车队浩浩荡荡地行进了一天,到达了台麓寺行宫。这一次,乾隆皇帝有了经验教训,首先查看了行宫,是否属于危房建筑。查看清楚后,他才打算入住,否则,他就不入住,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
乾隆皇帝在和珅,福长安的陪伴下,仔细地查看了台麓寺的行宫,发现和五台山的行宫没有啥两样,仍然属于豆腐渣工程,可以划分为三级危房,根本不能入住。
乾隆皇帝龙颜大怒,问和珅:“这个行宫是由谁负责修缮的,拘来问罪。”
和珅回答说:“启禀皇上,负责这里修缮行宫的知府,已被我就地正法了。”
乾隆皇帝听了后仍不解恨,他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自己亲自把这个知府千刀万剐。
乾隆皇帝就这样一路西巡,谁知一路走来,此等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弄虚作假现象屡屡出现。
乾隆皇帝深感吏治腐败,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截留公款已蔚然成风,再不下手严厉惩治,国将不国了。
乾隆皇帝就把和珅和刘墉叫来,说:“现在天下太平,本应该是官员勤奋励志,奉行公事,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勤劳持家,安分守己。谁知结果相反,官吏不思进取,沉迷于享乐奢靡,生活腐化堕落,贪赃枉法,恣意妄为。尔等传朕旨意,从现在起,从朝廷到地方,整顿官风,惩治腐败,雷利风行,不可怠误。”
二人领命,和珅留在乾隆皇帝身边,陪皇上继续西巡。刘墉开始奉命巡视各省,查办贪污腐败之风。
四月一日,乾隆皇帝的西巡队伍到达桦皮村,乾隆皇帝驻跸桦皮村大营。
乾隆皇帝刚住下,就有人前来报告说,太湖县康家山地方,乡民没有吃的,饿得到处挖蕨根充饥。有些乡民在挖蕨根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土壤中,发现里面夹杂着一些黑米。乡民就把这些黑米择出来,带回家,磨成粉,与家里仅有的米掺和在一起,煮着吃,可以填饱肚皮。
其他乡民听到后,蜂拥而至,到这些乡民挖到黑米土壤的地方,争先恐后地抢挖黑米土壤现场十分混乱,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这个汇报的人恳请乾隆皇帝派人去维持秩序,不然会闹出乱子来,发生斗殴事件。
乾隆皇帝听到后,立即给当地地方官降旨,要求他们立即采取措施,维持好秩序,防止乡民为挖黑米打架斗殴,做好乡民的后续安抚工作,不能使百姓纷争生事,扰乱社会秩序。
后来,乾隆皇帝有接到地方官吏的汇报,说乡民在那个地方挖出了一千多石黑米,给饥肠辘辘的乡民带来了福音,这些黑米使他们度过了艰难的饥饿期。
乾隆皇帝听后,深有感触,便做了一首《志事诗》,诗曰:
草根与树皮,穷民御灾计。
敢信赈恤周,遂乃无其事。
兹接安抚奏,灾黎落天赐。
挖蕨聊糊口,得米出不意。
磨粉掺以粟,煮食充饥致。
得千余石多,而非村居地。
县令分给民,不无少接济。
并呈其米样,煮食亲尝试。
嗟我民食兹,我食先堕泪。
乾坤德好生,既感既滋愧。
愧感之不胜,惶忍称为瑞。
邮寄诸皇子,今皆知此味。
孙曾之永识,爱民悉予志。
乾隆皇帝的西巡结束,回京后,召见和珅,对和珅说了他此次西巡的一些感受。
乾隆皇帝说:“和爱卿,朕此次西巡,经过了许多地方,感受了许多事情,确实也了解到了一些朕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事情。这次西巡让我感触颇深。有些地方官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贪赃枉法,有些地方的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实属可怜。痛定思痛,朕也做了深刻的反思,朕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朕以前自称为‘十全天子’,看来是徒有虚名,好像有点自恋。”
和珅说:“启禀皇上,我大清帝国,疆域辽阔,面积广大,难免有一些地方的官吏和老百姓生活不尽人意。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我们整个大清帝国还是繁荣昌盛的,百姓还是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还是富裕安康的,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我们不能以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些实属大国之现象。”
“自古有官便必有贪官,有法便必有枉法者,若没有贪官,便官也没有了,如没有枉法者,法也就没有了。况且,大清帝国官吏的主流是好的,是清白的,只有极少数贪官污吏,属于社会一些蛀虫,他们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忍疼割爱,割除掉这些大清帝国身上的那一点点坏肉,并不影响大清帝国的整个身躯。”
“皇上文攻武略,实为亘古未有,‘十全天子’是名至实归。”
和珅说完,乾隆皇帝欣然同意和珅的说法。
乾隆皇帝对于自己的文治武略非常满意,他晚年曾写诗自诩是\"十全老人\",并用汉、满、蒙、回四种文字刻碑《十全记》,树碑于布达拉宫前。
晚年的乾隆帝自称为十全老人是指他在位期间所立下的十次大的功绩。
乾隆皇帝的\"十全\",就是说他在位期间一共打了十次大仗,而且十仗都打胜了,打得非常漂亮。
根据碑文所载,乾隆皇帝所谓“十全”者主要指:两次平定准噶尔部,一次征服回部,两次征服大、小金川苗族头人,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征服缅甸,一次征讨安南,两次降顺廓尔喀。
乾隆皇帝一生用武,不多不少,只有十次最让他自己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但细究起来,十权之中,唯有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回部意义最大,毕竟此三役之后,新疆最终纳入了我国的版图。其他七全者,虽然也有一定的意义,但多少有小题大作之嫌,而且有的用兵还得不偿失。
从历史来看,乾隆的统治是有一定成就的,其功绩大体可以担当“十全”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