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得近的不愿意惹,但是隔着一个大明的邦国,可不会给两人好脸色。
比如金成一和藤原佐,一个是与大明相接的朝鲜,另一个是要依靠大明的倭国权贵。
看到伯颜和拜延,金成一用那标准的官话开口道:“怎么还有狗在外面站着,是想着找骨头吃吗?”
“是极,是极,无知夷狄,真当是夜郎自大。”
藤原佐丝毫不惧什么帖木儿和察合台,别说隔着大明,甚至隔了片海。
至于施二姐,她连看都不看对方一眼,毕竟在场所有使者之中,或许没有谁比她更了解大明的真正战力。
金成一和藤原佐说完之后,相互对视,突然就觉得对方有些顺眼了。
朝鲜仇视倭国不是一朝一夕了,以前倭国还会自视甚高,可现在金成一看着藤原佐,完全没有感觉到以前倭国使臣的那种无礼。
而藤原佐,也感觉到金成一没有之前在会同馆外的敌视,相互间有了共同语言,藤原佐就觉得没有那么孤单了。
“一群土鸡瓦狗,聚在一起也是土鸡瓦狗。”
伯颜有着自己的自豪,就好比印度地区的小国,他连踩都不愿意踩。
“藤原君,你有听到有犬狺狺狂吠吗?”
金成一看向藤原佐,一手伸到耳旁,似乎在听什么东西,又面露疑惑询问藤原佐。
“听到了,好像是癞皮狗。”
藤原佐听后,就学着金成一的动作,点头回答。
两人一唱一和,让伯颜的火气蹭蹭上涨,脸都憋红了。
若是在以前,他早就上前揍对方一顿,甚至要是手里有武器,伯颜更不介意,就直接将其打杀在地了。
但是,想到朝堂上的场景,还有城墙和街道边上的士兵,隐忍,就变成了伯颜脑海中最佳的选择。
口舌之利而已,没必要将自己的命留在这里。
“两个矮子,这事,我记下了。”
恶狠狠瞪了两人一眼,伯颜才气愤离开。
“哟,金君看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藤原佐的声音很大,引来了周围百姓的目光。
“别侮辱狗了。”
金成一一脸不屑,在他看来,对方已经恶了明廷,之后的下场应该不会太好。
“好了,别说了,赶紧去酒楼,美食不可辜负。”
马权度看风波过了,恰时开口,引着众人前往西城。
方才两方开骂后,马权度就有注意周围士兵的举动,发现城墙上悄悄多出了一些。
若是在紫禁城外打起来,他丝毫不会怀疑,受伤的只会是伯颜和拜延。
在使者去吃饭的时候,奉天殿内也在用餐。
接见使者不过是议政的插曲,正事都还没议完,所以朝臣吃完之后,还要继续朝会。
吃完饭,都没有午休,朝臣立刻就挽起袖子,清好嗓子,开始了新一轮争论。
当前大明就是对之前实施的政策查缺补漏。
比如清查田赋,多出来的隐田,各地都需要重新分配,在摊丁入亩的政策下,流民归户,涉及的就更广了。
弊端虽然不会立马就显现,但是各地县衙的压力很明显就增多了。
农户被逼为流民,其本身就自带争端。
诸如这类,就需要一些赦免,由朝廷作出指导。
还有就是那些吐出田产和商铺的宗室,本来向朝廷哭穷的惯例,现在哭得更凶了。
对此,朱祁钰自然是要安慰,他也有解决办法,但还需要先拿下倭国的银山。
随着商业发展,流通的银币不断增加,大明对铜银的需求也迫切了起来。
所幸有银行将商业的大宗交易所用银币给收回来,当前流通还算顺畅。
待到朝臣吵的差不多了,朱祁钰才轻咳一声,道:“朕打算设立朝廷工司养老保障基金,凡朝廷工司上工满二十年,年满六十退休之员工,由该基金发放养老月俸。”
话音落下,奉天殿安静了那么一瞬间,随后开始喧哗了起来。
养老金,华夏自古就有,明初时,退休官员可食原俸,而后变成半俸,最后变成二品官员每年三十两。
除了给官员,百姓之中,残疾、孤寡、独身的老人,定期发放米粮、丝绸、棉絮,还有养老院收养无法自理的老人。
而朱祁钰要给工司设立养老金,其中的意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朝廷给老人发放物资,不能稽察或任意侵欺,奸弊百出,朝廷老人本来就是易危人群,比起吃活人空饷,吃死人的养老金,更加安全。
“肃静!”
兴安看了下方一眼,主动开口呵斥。
等喧哗平息之后,朱祁钰才继续道:“钢铁工司、盐业工司,甚至以后的矿业,皆是极度危险行业,为国朝卖命,自然不可使其老无所依。”
“陛下,若说卖命,那军中士兵不更加危险。”
王伟从人群中一跃而出说道。
闻言,朱祁钰点了点头,笑道:“王侍郎可听清楚了,是工满二十年,年满六十退休之员工,如今朝廷世兵制改募兵,兵役不过五年,期间不仅有军功,还有军饷,退伍有退伍钱,退伍后各工司会优先招聘,换而言之,其也是工司养老之列。”
王伟都愣了一下,如此一来,当兵的好处就更多了,大大提升了百姓当兵的积极性。
“微臣斗胆,养老月俸是发几何?”
又有人站出来问道。
“这事,还得和户部商议一番,朕初定,如王恭厂工匠等级一般,各岗位俸禄不同,所得月俸也不同,养老自然也是如此。”
朱祁钰知道,其实下面的人更想问的是,他们这些官员有没有。
但是这个问题当场问出来,才是真的有与民夺利的表现,不应该现在问,而是要交给各部领导去小朝议的时候问。
更何况,一开口就是二十年,工司本来就是新成立的,第一批养老金,最早也要二十年后。
“如此甚好,陛下心忧百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乃利民之策,天下之幸,臣赞成。”
陈循听到要和户部议一议,就站出来赞同。
各尚书心里门儿清,就算他们反对,圣人手中还有不少产业,真要让圣人先从自己产业实施,再放到朝廷,这事传出去,满朝诸公要被那些工司的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