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宝菱热情地拉住方均的衣袖,说道:
“堂兄,快和我一起进屋子。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进去详谈。”
方均对这个堂妹的行为依然觉得不习惯,但还是跟着她走进屋子。
方宝菱请方均在椅子上坐下,然后亲自为他沏了一杯灵茶,说道:
“堂兄,你怎么会来城主府?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找我?”
方均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说道:
“宝菱,我今日听人提及幻星阁的事情,似乎是引起恐慌的某事。我猜测城主府或许知晓此事,便想着来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宝菱脸色凝重,语气急促地说道:“这是今天最震撼的消息!幻星阁的元婴修士钟乐松被一名黑影所袭击,差点死去!”
她的眼中满是震惊与惶恐,仿佛还沉浸在这个惊人的消息带来的冲击之中。
对她来说,一个元婴修士差点死去,自然十分震撼。
方均面露凝重之色,眉头紧紧皱起,缓缓说道:
“你是说——‘黑影’?”
方宝菱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紧张的光芒,说道:
“不错,消息是这么传的,是一道黑影!据说实力很恐怖。当时钟乐松前辈被那道黑影偷袭,虽迅速反应过来进行抵挡,但那黑影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一般,他根本难以招架。短短几个回合,钟乐松修士就身受重伤,要不是他的两个朋友赶过来,他恐怕就真的性命不保了。”
“后来怎么样了,找到那黑影没?”
方宝菱摇摇头,接着说道:
“没有。那黑影见有人来了,很快就逃得无影无踪,连一丝痕迹都没有找到。而且,据说钟乐松修士所中的伤势十分严重,只能暂时稳住他的伤势。”
方均听到这些细节,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四个字:“黑影邪修”。
“宝菱,那幻星阁对此事有什么反应?那黑影的身份可有线索?”方均追问道。
方宝菱摇了摇头,说道:
“幻星阁已经开始全力调查此事,但目前还没有什么头绪。”
方均点了点头,心中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黑影邪修竟然如此胆大,这一带已经是元婴修士云集,还敢来袭击元婴修士,简直是不怕引发众怒!
他到底是谁?
方均忽然想到了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黑影邪修也未免太夸张了。
…………
数日后,方均正在南辰客栈的客房中打坐修炼。
忽然,一阵敲门声响起,打破了房间内的宁静。
方均缓缓睁开眼睛,探出神识。
当他察觉到是御丹阁的人时,心中一喜,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看来事情成了。
他站起身来,打开了房门。
来人是一名筑基修士,他恭敬地对方均说道:
“前辈,陈长老请您前往御丹阁驻地,商议事情。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
方均说道:“我现在就很方便。”
那筑基修士似乎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说道:
“那前辈,请跟我来。”
方均点了点头,说道:
“嗯,带路吧。”
…………
南辰客栈的门口备着一辆兽车。
很显然,陈真阳早就料到方均可能马上前去。
方均跟着那名筑基修士来到了御丹阁驻地,他上次来的那个大宅子。
他被带到了会客厅,然后看到了陈真阳和鲁长老正坐在那里等他。
陈真阳见到方均来了,立刻起身相迎,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快步走向方均。
走到方均面前,他微微拱手,行了一礼,说道:“牛道友,你可算来了。”
鲁长老虽然没有像陈真阳这般热情,但还是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平和地看向方均,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牛道友,前些日子多有得罪。”陈真阳笑着说道,脸上带着些许歉意,“当时我们提出让你服下毒丹的要求,实在是因为此次前往凌月岛的任务太过重要,容不得半点闪失,还望牛道友不要往心里去。”
方均微微一笑,拱手还礼,说道:
“陈长老言重了。大家都是谈生意,谈不上得罪不得罪的。修仙界本就是利益交织之地,大家为了达成目标,各有考量也是人之常情。莫非今天找我另有要事相商?”
陈真阳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
“倒是没什么新鲜事,还是那件事。我们经过一番商议,觉得牛道友的顾虑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想和你再探讨探讨合作的细节。”
方均听闻此言,原本脸上的喜色瞬间收了起来,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
“陈长老,我说过,我不能接受吃毒丹的要求。毒丹一旦服下,我的生死便掌握在他人手中,这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即便贵阁承诺会给解药,但在这修仙界,人心难测,我实在不敢轻易冒险。”
陈真阳笑着对方均说道:
“经过我们商议,决定答应你不吃毒丹的要求,但酬劳就只能在事后再给了。毕竟此次前往凌月岛的任务风险巨大,我们也需要一些保障。你要知道,凌月岛神秘莫测,岛上不仅有温魂蕴神莲这样的天材地宝,还潜藏着诸多未知的危险。若是在行动过程中出现变故,我们御丹阁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还望牛道友能够理解。”
方均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酬劳根本就是小事,关键是他怎么跟着御丹阁进入凌月岛的事。
于是,他点了点头,神色坚定地说道:
“好,我答应下来。希望我们此次合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我向两位保证,在行动过程中,我定会竭尽全力,与贵阁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一切危险。”
陈真阳和鲁长老相视一笑,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陈真阳说道:“如此甚好。牛道友放心,只要你能尽心尽力,待任务完成后,一千万灵石分文不少。御丹阁在修仙界立足多年,向来讲究信誉,绝不会做出言而无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