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按照魏广德提出“代理人战争”的模式,对大明其实才是最有利的,这是几天商议后,李春芳得到的结论。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真要细算才会发现,为此大明只需要付出些铁器和粮食,就能让草原势力互相攻伐,而最后都被削弱。

不管最后是把汉那吉还是辛爱黄台吉获得最后的胜利,蒙古人的势力都大幅下降了,对大明的威胁自然也最小。

甚至,如果得不到大明的支持,新的大汗出现在草原上的时候,恐怕连想要活命都得看大明的态度。

因为战争已经让他们极度虚弱,那时候不是向南寻找生存空间,而是要想想该怎么活下去。

其实,类似的计谋,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后来的三国和宋朝时都曾经大量使用,本质上就是反间计的一种变形。

只不过,在大明君臣都不怎么了解蒙古内部情况的时候,没人会去想这么操作。

而且,那个时候确实也没地方下手。

可现在把汉那吉降明,给明朝了解蒙古社会带来了机会,魏广德也因此想到了这个方式削弱蒙古人的实力。

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操作成功就会获得巨大收益。

但也因为操作难度,内阁里对魏广德的提议支持声并不高,只有殷士谵明确支持,其他人都很是怀疑。

相应的,他们更愿意选择张居正提出的方案,在大同和俺答汗进行一场大决战,彻底削弱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

可是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大同的总督和巡抚所提建议里,就有和魏广德不谋而合的地方,这说明这条计策也是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否则下面的人绝对不会提出来。

要知道,负责执行的可就是他们,若是难度大到不可能实现,他们也绝对不会傻傻的提出这条方案来。

打,未必能打赢,防守却是无妨,都这么多年了,只要边将严阵以待,蒙古人也是打不进来的。

只要拖上几年,等俺答汗老死,草原上就可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大明从中渔利。

李春芳还在思索的时候,次辅高拱已经走了进来,和他随意打个招呼后就坐下,等着他的下文。

李春芳也在这个时候回过神来,把刚送来的奏疏递给高拱,让他先看看。

高拱的态度,李春芳也已经习惯了,只是不想和他多做纠缠。

甚至,也是因为高拱这样的态度,让李春芳更不想这么早就退出政坛。

只要他坐在这个位置上,不犯错,高拱就拿他毫无办法。

若是敢对他用强,只要把消息散播出去,高拱就很难在朝堂上混了。

只是可惜,高拱始终没意识到,他对李春芳的强势,其实起到了反效果,不仅没有让他生出退意,反而更加坚定他留在朝堂的决心。

高拱很快也看完了王崇古的奏疏,低头思索起来。

他所谓的上中下三策,其实是按照事态发展所定出的策略,与其说是三策,倒不如说就是一策。

先是争取借此和俺答汗进行和谈,拿到大明想要得到的东西,包括赵全等反贼和被掠人口,争取俺答汗答应封贡,做为条件就是大明同意和蒙古人进行互市。

若是达不成条件,则就是兵戎相见,进入所谓第二策,大明防御,顶住蒙古人进攻,坚持不放还把汉那吉。

至于三策,那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行,毕竟只要俺答汗不死,这条计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而相对来说,张居正提出在大同和蒙古人决战就简单许多。

大明虽然会为此付出相当程度的代价,但是蒙古人的损失会更大。

“呵呵.....王崇古和魏广德的意见倒是不谋而合,都是打算分化草原。”

第一条,高拱当然是先跳过,他还得好好想想是否可以用和谈的方式结束两边的对立状态。

针对二、三条,魏广德的思路其实和王崇古类似,拖时间,拖到俺答汗老死,再插手草原事务,把他搅乱,从始至终都避开张居正的提议,发动一场大战。

王崇古、方逢时的计划好不好先不说,高拱首先考虑的还是内阁这些阁臣的意见,居然和外臣不谋而合,这就不得不让他多想想,或许张居正的决战策略却有不妥之处,否则大同方面不会完全不提迎战的事儿。

内阁里有魏广德的存在,始终让高拱有些拘束,因为这人太能隐藏了。

以前在裕王府的时候,他就只出主意,对外都是他和李芳去做的,再不然就是陈以勤他们。

直到景王就藩后,魏广德才开始公开代表裕王府出面参与一些活动。

在高拱眼中,魏广德就是一只择机而动的毒蛇,所以他现在对内阁其他阁臣的防备,远没有对魏广德更深。

当初就是因为发现他是个有想法的官员,但是小心思也不少,所以高拱有意把他外放,这样就可以和他避开,也就不用时时刻刻防备他。

可是没想到造化弄人,结果没成功,反而两人的关系生分了。

他能感到,自那时开始,两人都在互相戒备。

可魏广德太年轻,又不能想对付李春芳他们那样。

就算他都熬死了,怕魏广德还活蹦乱跳的活跃在朝堂上。

本来想着支持张居正的法子,到时候让魏广德出去监军,再想办法让他就别回来了,可没想到大同居然给了这么一份奏疏,这开战的可能性就再次降低了。

是的,高拱现在一边醉心于国事,另一边也不忘记在朝堂上排除异己。

已经吃过一次大亏,他要把威胁铲除在萌芽状态,而魏广德就是他视为最大的威胁,甚至超过了张居正。

张居正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可魏广德不是。

关键当初隆庆皇帝把李芳手里的册子都交给了魏广德,为他扩展羽翼,这让他动起手来也是畏首畏尾。

因为他也不确定魏广德在隆庆皇帝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这个是后话,现在要商议的还是王总督和方巡抚提出来的谈判条件,诸如赵全叛贼和被掠百姓,已经封贡的事儿,是否可行。”

李春芳这时候笑道。

高拱也收回思绪,知道这才是今日要商议的大事儿,于是点点头说道:“封贡和互市,这个得看陛下的心意,我们先议论下,再和陛下说。”

到这个时候,高拱暂时不去思考魏广德,而是开始想如果和俺答汗进行和谈,大明该怎么做。

应该说,王崇古的奏疏,把大明要的利益都包含进去了,也没什么好补充的。

至于封贡和互市,其实高拱也觉得可行。

当初,朝中其实支持互市的声音不小,只是当时嘉靖皇帝强行拒绝了这个方案,根本不和朝臣进行辩驳。

或许,这事关皇帝的脸面,到死他都要坚持。

就在这是,张居正也走进了首辅值房,看到高拱先一步到达也不奇怪,只是拱手向二人行礼。

“叔大,这里有大同总督王崇古和巡抚方逢时的奏疏,你先看看再说。”

李春芳开口说道,把高拱刚看过的奏疏又递给了张居正。

在张居正还在看奏疏的时候,魏广德和殷士谵也联袂进入屋里。

等几个人都看完奏疏后,没有预想中的激烈议论,屋里陷入了沉默,都在思考奏疏里的建议。

俺答汗的孙子降明,俺答汗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交换吗?

魏广德表示有点怀疑,甚至一开始他都不认为哪怕能够换取到一个白莲教徒。

在魏广德的意识中,俺答汗应该会要大明放人,不是谈条件,而是要求,否则就直接开战。

除了武力胁迫,魏广德不认为俺答汗会谈条件,所以看到这份奏疏后,他第一反应是王崇古、方逢时异想天开了。

不过看到后面,王崇古陈述了从把汉那吉嘴里知道的更多草原事,以及“庚戌之变”前后发生的事儿,魏广德又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互市,似乎是俺答汗一直追求的,求而不得自然就只能抢。

甚至,王崇古把“庚戌之变”发生前,边将为迎合圣心擅杀蒙古使者的事儿都有详细介绍。

“若是上策可以实现,自然最好,可以平息战火,甚至结束九边之危。”

终于,魏广德还是率先开口说道。

殷士谵也是出声附和了魏广德的意见,倒不是他没主见,而是既然是上策,自然有可取之处。

不管张居正的建议还是王崇古的中下策,都势必有一场大战要发生,能够避免而大明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自然是最好的。

张居正此前认为大同可以决战,但现在看到这份奏疏后,态度也有所变化。

因为对边境实情的不了解,他和魏广德一样,根本没想过能够谈判解决此事。

“若是能以此为契机,和俺答汗讲和,以互市为条件让其称臣,确实对朝廷最有利。”

张居正终于还是开口道,“不过,我担心这消息传出后,百官会反对和蒙古的和解。”

“自“庚戌之变”后,我大明朝臣几乎就再没人说互市了,也是因为先帝态度坚决的原因。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继续强硬下去,对朝廷其实也是不利的。

如果九边危机能解,最起码边屯恢复,朝廷的负担就能减轻许多。”

殷士谵却说道,“所以,不用担心百官反对,有反对必然也有支持,主要还是陛下那里的态度。”

殷士谵的话正好说中重点,只要隆庆皇帝有心答应,百官反对其实也无用。

当然,前提是内阁也支持,并且愿意全力推动此事。

而殷士谵也恰好说出了和谈带来的最大好处,能够缓解大明窘迫的财政之危。

如果没有来自蒙古的威胁,十数万客军就没有必要滞留在九边,这就可以省下大笔钱粮,还有九边的粮饷开销。

因为大明军队是军屯制,因为战争原因,军屯几近荒废,全靠朝廷输送钱粮。

“大家都觉得可以谈?”

就在殷士谵和张居正对话的时候,高拱忽然插话问道。

听到他的问话,三个人都是点点头。

“首辅大人,如此就可以讨论下王总督所提条件了。”

高拱看到三人反应,当即扭头对李春芳说道。

李春芳闻言点点头,笑道:“其实王总督奏疏中所提条件已近完美,我是没什么好补充的,就是不知你们怎么看?”

高拱闻言又看向魏广德三人,见三人想想后都是摇头,当即就说道:“既如此,朝廷就应该给大同回消息。

首先,优待把汉那吉,使过所望而歆艳吾中国之富贵,重用劝其投明的奶公阿力哥,使其辅助把汉那吉,而以我所封之名号,使那吉称雄于蒙古,最终为我所用。

其次,面对俺答来边索要其孙时,一方面加强防御以防不测,同时派人前往告知俺答其孙现状,从而行欲行之计。

再者,对于板升赵全等人,要使俺答主动提出,不能将意图太过明显。最好令人旁谕为之计,若将赵全等缚以献,则归顺可成,那吉可得,不者,则无计也。”

高拱这会儿所说,其实就是如何实施,而已经跳过了说服隆庆皇帝这段,似乎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魏广德听出来了,但是也没有说什么。

只要内阁意见一致,魏广德知道,隆庆皇帝就算有意见,多半也不会坚持。

高拱话音落下后,屋里众人都没人接话,见此高拱只好扭头对李春芳问道:“首辅大人意下如何?”

李春芳这才开口道:“肃卿之言有理,只是,现在是不是该先说服陛下。

若是陛下首肯,自然可以以内阁名义如此回复大同。

同时消息传开后,百官那边若是大多持反对态度,还要诸公想办法从中周旋一二。”

“此事若成,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对边镇百姓也是大喜之事,陛下乃仁君圣主,岂可不懂其中道理,首辅大人多虑了。”

高拱这话,似乎笃定隆庆皇帝一定会答应般。

不过他看着李春芳丝毫未变的表情,又看了眼张居正、魏广德等人,又问道:“我内阁诸公都是支持态度吧?”

见众人都是点头,这才继续说道:“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不妨一起去乾清宫求见陛下,把此事说说。

若陛下有顾虑,我等也好马上解释,让陛下打消顾虑,让此事尽快实施下去。

此事关系至重,制虏之机实在于此且不可拖延,只要陛下点头,此事今日就八百里加急发文下去,也好让王总督他们有充足时间进行准备。”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霸业天子明末之木匠天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秦第一熊孩子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熵定天下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大玄第一拽探上兵血途武则天之无敌风流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虚构三国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魂回东汉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穿越错了怎么办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汉宫秋三国之小曹贼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家父,汉景帝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九州恃风雷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