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好,既然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对抗织田信长,那就让那些大名内斗也是一样的效果,反正都是死倭国人。”

魏广德马上调整思路,开口对刘守有说道。

知道现在倭国大名都已经对织田信长心生惧意,那也就意味着织田信长事实上已经掌控了倭国。

虽然,一些人认为此时的倭国还是大名割据时代,织田信长算不得真正的统一,因为不少大名还没有选择向他投降。

而之后的丰臣秀吉就不同了,几乎所有倭国大名都在他面前跪倒,那才叫一统倭国。

从萨摩藩发生的大友家和岛津家大战就能看出,他们没有勇气抵抗织田信长,但是相互之间内斗的底气还是有的。

反正最终目的就是削弱倭国,那和谁打有区别吗?

貌似,没有吧。

“给派出去的人传递消息,尽可能让倭国内乱,让那些大名相互厮杀。

既然他们不敢对织田信长,那就让他们相互打,还有那个倭国的国王那里,也要尝试下。

知道衣带诏的典故吧,如果能够策动倭国国王参与进来.....”

虽然后世一般都称其为天皇,可这是在大明帝国,皇帝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大明皇帝陛下。

倭国天皇,自始至终在大明的官方文书里,只能被叫做倭国国王。

要让倭国国内真正大乱,非得把水搅浑不可。

而要让倭国从下到上都乱,还得从名义上的倭国国王这里出手。

“哦,末将明白了。”

刘守有微微愣了片刻,就理解魏广德的意思了,这是非把倭国搞乱不可,那怕不是针对织田信长,那也得让那些大名相互厮杀,死更多的倭国人。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死的是倭国人,这帮倭寇,让他们在内战里死去,也好过飘洋过海到大明来祸祸。

“对了魏阁老,之前你要搜集的关于倭国银矿的消息,这次和此前已经送来一些,真的不查不知道,倭国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矿山,产量还都极大。”

这时候,刘守有好似才想起来般,继续汇报道。

“说来听听。”

魏广德来了兴趣,他只知道倭国石见银山产量很恐怖,又说倭国有大量金银矿,每年金银产出极大,但更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当初他提起倭国银矿,目的就是勾起大明对倭国的兴趣,免得因为觉得是偏远之地就完全不在乎。

在知道倭国矿藏以后,他相信大明朝廷上下,对那里感兴趣的人会不知凡几,到时候都不需要他出面,就会有人对倭国产生想法,进而推动出兵倭国的事。

大明,太缺钱了,否则万历皇帝也不会派人不远万里跑到吕宋去找金银矿。

要是万历皇帝知道打的倭国就有这些矿藏,怕是援朝战争也不会那么容易结束。

到时候就不是丰臣秀吉扩大战争,而是大明主动扩大战争,把战火直接烧到倭国去。

最起码,明军已经用实力证明了,他们可以击败倭国军队。

要攻上倭国本土,不过就是继续砸钱,砸军队进去,根本就不是难事。

听到魏广德询问,刘守有自然很乐意述说。

说真的,当初他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倭国矿藏居然如此富饶,简直说就是边地黄金也不为过。

“倭国的金银矿主要分布在倭国沿海和附近岛屿上,可开采量大的惊人。

现在倭国最大银矿叫石见银矿,位于石见岛上,是五十年前发现并凯爱的,年产银高达百万两,还有数万两黄金。

据我们的人说,只要那里有足够的劳力,产量继续提高也是可以的。

而且就他们打听到的消息,石见银矿现在已经确定的矿藏,足可以支持目前百万两产量百年以上。

那可是上亿两白银,几百万两黄金的巨大矿藏。”

刘守有直接抛给魏广德一个大炸弹,当初他看到时也是被雷的不行。

开玩笑,就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岛,居然这么值钱,是真开眼界了。

“其次还有个佐渡金矿,年产银也接近百万两,只是据说规模可能比石见银山小,但是含金量更高,产量也是不菲。

倭国其他地方也有不少这样的银矿,只不过规模没有这么大,但许多年产银也多在十几二十万两上下,因为太多,开采时间也有前有后,特别是一些老矿矿脉已经濒临枯竭,实在难以统计。

不过我还是让他们尽量把倭国这些矿藏都找到,之前倭国内战,那些大名巨大的军事开支,多依靠这些矿藏维持,所以要探查到消息也是非常困难。

这些消息,都是我们锦衣卫密探从外围了解到的情况,真实情况恐怕也只有那些矿山的主人,那些大名才知道。”

刘守有说完话,就目光炯炯看着魏广德,不知道魏阁老会怎么吃惊。

想想也是,现在掌握的情报,倭国年产银量怕是比大明帝国岁入还多。

按照现在他的估计,每年至少可以开采出白银三百万两以上。

现在大明朝每年岁入白银也不过这个数字了,能不吓人吗?

“倭国有多少人口?查过没有?”

魏广德随口问道。

其实,他也知道,倭国怕是就连他们的天皇或者幕府将军都说不清楚人口数量,就好像大明皇帝陛下怕也不知道自己的臣民有多少一样。

户部能拿出一个数字,但这个数字的水分有多大,大家心知肚明。

“这个.....“

刘守有没有看到魏广德惊讶的表情,反而被魏广德接连的问题问懵了。

“我知道准确数字可能谁都不知道,就连他们的国王怕是也不知。”

魏广德开口道,算是给刘守有解除尴尬,“我只要一个大概数字就行,不一定准确,有几百万还是上千万,这很重要。”

魏广德要知道倭国人口,其实也是在估算倭国国内动员兵的大致数量。

单纯以为倭国全部可动员兵力就是几十万人,这显然是不准确的,不能因为丰臣秀吉往朝鲜派了几十万人,就以为倭国只能动员这么多人。

按照魏广德的印象,好像倭国敢于挑战大明,敢于向朝鲜出兵,就是因为其狭小国土上承载了太多的人,据说上千万,已经让倭国难以为继,所以这才选择向外扩张。

要知道,大明拥有巨大的土地,明面上也就六千万人口。

朝鲜半岛最为相邻的土地,自然就成为倭国主人眼里的美食。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若没有大明介入,朝鲜在十七世纪就已经成为倭国的领地,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抵抗几十万倭国军队的进攻。

刘守有对于魏广德的问题,依旧不敢作答,只好低声说道:“禀魏阁老,关于倭国人口几何,并没有数字报到末将这里,实在不好回答。”

魏广德看了眼刘守有,知道不是做假,只好点点头,笑道:‘知道了,倭国的情报上心点,我当初要的那些数字,有了结果,不论水分,先报到我这里。’

“是。”

刘守有马上就答道。

“对了,锦衣卫可有我大明人口的数字?”

魏广德突发奇想,又开口问道。

一开始,他以为刘守有吞吞吐吐是因为人口数字太过敏感而不敢回答。

实际上,历史上的大明王朝的人口,一直都是一个谜题,没人能说得清道的明,只能说很玄学。

魏广德也能看到户部每年年末上报的数字,六千万,非常可笑的一个数字。

明朝是一个有着许多未解谜团的历史朝代,比如建文帝生死去向之谜、明仁宗无疾骤崩之谜、明光宗离奇死亡之谜,以及《永乐大典》正本失落之谜、《金瓶梅》作者之谜,甚至还有被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天启年间王恭厂大爆炸事件。

但是若论谜团的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明朝最大的谜团莫过于它的真实人口数量之谜。

有些明朝的当时人说,官方统计的总人口数比真实总人口少了9000多万人。

近代以来研究明史的中外学者中,有人说官方统计所遗漏的人口数至少有1亿,而更大胆测算的结果是明末有接近3亿人口是黑户。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明朝在两百多年的漫长时间里,始终有巨量的人口如同“幽灵”一般,游离于朝廷的官方统计之外。

如果能够解开明朝中晚期的人口之谜,或许就能够解开明帝国衰亡的真相和清朝人口奇迹般暴增的真相。

在明朝官方资料,也就是《明实录》中记载了户部上报的数据,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人口总数是5987万人,在正德元年(1506年)为4680万人。

也就是说在户部的统计数据里,明朝从初期到中期的人口变化是出现了超过1307万的人口负增长。

这样的人口变化轨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人们找不到理由相信这是明朝历史发展的真实结局。

更重要的是《明实录》中的官方人口记载,有着许多极度违背人类认知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其中所呈现的明朝“人口减量”的超级水准。

《明实录》记载的明朝人口峰值出现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为7185万人,人口谷底数据出现在正德元年(1506年)为4680万人。

要知道,此前可是刚刚经历所谓的弘治中兴。

这两组官方数据展现了一个残酷的情形,明朝在短短27年的时间里疯狂减少了2500多万人,减幅超过了34%。

这种飞流直下的人口缩减符合常理吗?

然而最最匪夷所思的情况是,明朝“人口减量”的巅峰成就似乎正是弘治中兴的收官之作,因为弘治十七年(1504年)《明实录》记载的人口总数是6015万人,这个数字在两年后的正德元年(1506年)巨幅缩减为4680万人。

也就是说,在27年间2500多万的人口减量中,有1335多万人是在弘治时代的2年尾声中消失的。

而要在2年时间里完成1335多万的剧烈人口减幅,即使不考虑人口出生也要有22%以上的人口死亡率才能办到,但这么高的死亡率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不可能出现。

在这27年间,明朝既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灾荒或疫病,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刑杀或战争,这种情况下的人口发展趋势表现为增长才是合理的,绝无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缩减。

实际上,大明人口的谜题,不仅魏广德知道,张居正也知道,甚至满朝王公大臣都知道。

也难怪后世中外许多学者喜欢研究古代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他们不是为了研究中国人多能生育,而是试图揭开明朝人口这个谜题。

按照对比多个朝代的人口变化情况,以及比较让人信服的,在乾隆五十五年即1790年中国总人口达到3.01亿,以此倒退一百多年时间中国人口变化情况。

大部分人都倾向的认为即使在明末,应该超过2亿,这还是考虑到战乱导致人口剧减的情况。

也就是清朝建立之初,中国应该还有2亿人口,经历百多年的战乱和发展,在乾隆年间可以突破3亿大关。

其实,魏广德倒是有自己的看法,按照崩山堡的情况,他就知道大明的人口至少隐瞒了一半下来。

这还是他老爹比较保守、稳妥的前提下发生的,而在其他地方,官绅勾接更紧密的地方,这个数字就更大了。

大明的人口,保守估计现在也有1亿到1.5亿人,而之所以会出现只有六千万人口的户部数字,其实那只是代表着向朝廷承担赋役的人的数量。

也就是,纳税人。

是的,大明只统计了纳税人的数量,而对那些黑户,没有纳税,所以不当人,自然没有统计。

实际上,按照人口推算的话,即便按朱元璋不加赋的政策,人均承担的人头税就要减少至少六成。

“你们锦衣卫也没有计算过那些白册数字吗?”

魏广德忽然发问道。

朝廷手里只有黄册,但是锦衣卫是有办法拿到地方官府手里白册的。

或许,也只有白册才能稍微真实的反应大明的人口数据,毕竟真正隐世是不可能的,地方上,特别是那些乡老,他们不会不知道哪些人没有在户籍上。

刘守有依旧是沉默,没有吭声。

“唉。”

魏广德叹口气,知道刘守有是有顾忌,其中牵扯太大,即便张居正摆出改革的苗头。

“悄悄的,派人查查地方上的白册,我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

魏广德轻声下令道。

虽然,他知道这个数字或许也不准,但总比看户部的东西强吧。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霸业天子明末之木匠天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秦第一熊孩子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熵定天下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大玄第一拽探上兵血途武则天之无敌风流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虚构三国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魂回东汉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穿越错了怎么办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汉宫秋三国之小曹贼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家父,汉景帝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九州恃风雷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