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爷,这是吏部上的奏疏,我找过来了。”

魏广德值房里,芦布手里拿着一份奏本快步进来到了他的面前,双手捧着送到他的面前。

吏部奏疏,要么就是要整顿吏治,严肃官纪,要么就是进行四品以下官员调动的内容。

毫无疑问,魏广德要的这本奏疏,其实就是关于调整一批官员的奏本,递到宫里备案用的。

毕竟,官员的调动,举荐的人选,在没有经过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以前都只是草案,还不能正式下达成为官员的任免公文。

当然,对于低级别官员的任免,内阁和宫里一般都放权给吏部,一般是不会驳回他们奏请的。

所以,吏部也可以被认为掌控着低级别官员的升迁大权。

如果说过去魏广德对吏部不太关心,但随着他在朝中地位愈发稳固,身后跟随的人也越来越多,需要争取的资源自然也成本增加。

实际上,现在魏广德和张居正已经从过去各自掌管一个或者两个部衙,相互之间都不互相渗透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魏广德需要插手吏部,甚至户部的一些事儿,安插一些人,而工部和兵部也有张居正举荐的人。

只不过,大方向上,掌部的官员还是他们举荐的人为主,也就是大权还在他们影响下。

过去那种什么泾渭分明的情况,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这次的奏疏,其实就是吏部打算调整江南一些官职。

魏广德没有通过张居正,而是让自己安插在吏部的人提出了一些人选。

自然,这些都是平常和他走得比较近的一些人。

这不仅仅是要给下面的升迁的资源,也是他要办成一些事儿需要做的提前准备。

就好像张居正想要在福建推行清丈,就一定要拿下福建的行政和监察大权。

按察司是清丈田地的主要负责衙门,而布政司掌管省内行政大权,对地方上影响自然最大。

有了这两个衙门的支持,清丈之事就不担心推行不下去。

大明的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要让人占坑,必然就会有争夺。

以前他都是通过张居正给吏部大佬传话,定下位置。

这次,魏广德打算试试自己布局的结果,看能不能影响到一些地方官员的任免。

其他几个省的官员变动,魏广德只是草草看了眼,就没怎么关注,不过双眼一直在奏疏里搜寻。

很快,一行字出现在他眼中。

“升南京吏部郎中江以东为江西提学副使”

看到这里,魏广德点点头,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

随即,又快速看了其他官员的任免,没有什么需要关注的问题,于是很干脆的就在纸笺上写下“可”,随即拿起纸笺对着上面轻轻吹气,希望墨迹早干。

魏广德既然能通过安插的人争夺这个位置,自然也知道奏疏什么时候能送到宫里来。

实际上就在昨日,这篇奏疏中几个官职的争夺还在吏部进行,吏部的几个郎中还在为这些位置应该安排谁担任依旧存在争执。

这也是魏广德要第一时间拿到奏疏的原因,今日奏疏入宫,若是他这边占得先机,他自然会让奏疏顺利通过内阁的审核。

否则,他就会考虑考虑是不是让吏部“再勘”的票拟了。

毕竟,明年就是乡试年。

虽然魏广德没打算让自己儿子一串四,直接从县试考过乡试,但让孩子见识见识乡试的残酷也是好的。

所以,他只对江西提学官出手。

至于之后江西乡试的主考,他就不去关心了,让孩子自己去考,过不过都不重要。

之后,魏广德又拿起奏疏再看了一遍,他想看看江以东挤掉的那个人最后去了哪里。

是的,魏广德这次是临时起意,所以行事显得非常仓促。

实际上,江西提学早就于其他人选,魏广德安排人是硬从别人手里抢下的这个位置。

而这个被挤掉的倒霉蛋则是叫赵参鲁,此时还是饶州推官,因两次考核评分极佳,所以是打算升江西提学佥事,负责江西的文教项目。

不过,魏广德把奏疏翻看了两遍,也没有看到这个赵参鲁的名字,显然是被他挤出去了。

魏广德倒也没有什么愧疚感,如果赵参鲁确实不错,那他还有机会继续升迁,只不过是换个地方而已。

纸笺上墨迹终于干了,魏广德就把纸笺放入奏疏里,搁到自己案头一边。

那里,都是他票拟后的奏疏。

“你先下去吧。”

魏广德淡淡开口说了句,等芦布退回值房后,魏广德才继续看起其他奏疏。

魏广德重新开始翻阅奏疏,只是还没处理两份,芦布又快步进屋,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老爷,首辅大人那边派人过来请老爷过去一叙。”

魏广德愣了愣,刚处理了一份吏部奏疏,不会这么巧吧。

魏广德其实也知道,这个赵参鲁是隆庆年点的进士,那一届正好是张居正主持的会试,所以也算是他张居正的弟子。

不过这么巧,这个赵参鲁是张居正安排的吧。

不过魏广德也是不惧,就一个四品提学而已,没多大的事儿。

现在张居正筹划的改革,可还需要他魏广德鼎力相助。

只要魏广德不高兴,虽然不一定会坏事儿,但要拖延时间,甚至让大明官场那些官员群起而攻之张居正,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明眼人谁不知道丈量土地是要做什么。

那些支持的人,其实多半就是地方上后起之秀,家里没多少田地了。

既然没多少田地,自然无所谓清不清丈,反正自家损失不大。

而那些老牌士绅家族,才是这场斗争中损失最大的。

不过,如果张居正真在这次清丈田地的运动中把目标也瞄准宗室和勋贵,那这些士绅家族或许就不会那么抵触了。

毕竟,相比于这是世袭罔替的权贵,他们又算的了什么。

魏广德还是很快就去了张居正值房,行礼后就从张居正手里接过来一本奏疏。

是户部草拟的,关于清丈田地需要注意的事儿。

内阁和宫里已经批了,具体丈量的办法,朝廷自然也要制定相对应的章程。

而这本奏疏,就是户部对丈量田地的办法。

魏广德看了一遍,和明朝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定差不多,但在清丈过程中使用的办法却有所不同。

传统的丈量土地,一般是采用步长估算法和绳索测量法两种。

顾名思义,明朝时期,常用的土地丈量方法是使用步长来估算面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面对不规则田地时存在较大误差。

绳索测量法就是使用绳索进行测量,也是一种常见的土地丈量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比步长估算法更精确,但在处理复杂地形时仍有一定局限性。

古代中国的几何学其实还是很发达的,或许就是因为存在一些复杂地形需要计算吧。

魏广德此时看着户部报上来几个新的方法,心中不由恶趣味想到。

毕竟,中国人重视田地,自然希望计算出来的面积尽可能准确无误。

这次,户部提出来的创新的测量技术,就包括推步聚顶之术,丈量步车和割补之术三种。

魏广德闲暇之余也看过大明此时的各种算术之书,对此时的几何还是有所了解。

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户部这次是动了脑筋的。

第一种推步聚顶之术,明显就是一种高效的土地测量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不规则田地的面积,特别是对于形状极不规则的田地效果显着。

这种方法运用了类似于后世“鞋带公式”的数学原理,通过建立坐标系,测量地块顶点的坐标,然后进行特定的计算来得出地块面积。

而丈量步车则类似使用后世卷尺,使用标准测量工具,这种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代表了明朝土地丈量史上的一次技术飞跃

至于割补之术,其实就是对面对不规则地块,古人通常使用“割补之术”,即将地块补成长方形,再切割成三角形,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来确定整个地块的面积。

而对于人手,户部建议从南京国子监中选出,派往福建协助清丈。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元代初设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此外,另设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区别。

到了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分设在南京与北京。

明代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算术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国子监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而监生考试内容,就包括经义、策论、诗词、算术等多个科目。

国子监有六堂分别为正义、崇志、广业初级三堂,修道、诚心中级二堂加上率性高级一堂组成。

正义、崇志、广业三堂,初学者仅通四书者编入;修道、诚心二堂,监生学习一年半以上,考试合格,文理条畅者编入;率性一堂,监生在中级堂学习一年半以后,经过考核,经史皆通,文理具优者编入。

编入高级堂以后,监生便依据积分制来决定其最后是否派充官职。

所谓积分制,是继承宋元而来,专用于高级堂监生考核的一种制度。

具体实施情况为:每月考试一次,优者记一分,及格者记半分,不及格者无分。

凡是1年内积至8分者为及格,予以出身,派充官职,如不满8分者,仍旧留堂学习。

除此以外,如果为朝廷办理交代下来的差事,也会根据表现获得一定积分。

可以说,如果自己的监生,都是希望获得官职的,也就是“出身”,交代他们去参与福建清丈土地,自然也会比较积极。

当然,那种学习特好,积分已经争取的差不多的监生,自然不屑为之。

以监生充入,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儿,毕竟他们熟悉算术,对于清丈田地中的计算自然驾轻就熟容易上手。

魏广德仔细看完手中初稿就点点头说道:“章程还算细致,应该是都考虑到,我看可行。

至于所需物料,叫工部专门打造一批就好。

最好多做些,以后各省开始丈量,应该还需要不少这样的东西。”

魏广德开口说道。

“无须如此麻烦,定好方式,所需物料让各省自行筹备即可。”

张居正抚摸着大胡子笑道。

“嗯,不可。”

不过这次魏广德可没有点头,而是思索后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清丈所用之物料应有工部奉旨督造,下发各府县使用。

若是让他们自行筹备,我担心有人从中作梗。

不管是刻意做大还是做小,说不得闹起来,就是一场风波。”

魏广德记忆里好像就有这么一段,那就是地方官员为了向张居正献媚,使用小弓丈量田地,以此就能凭空多量出田亩来。

在推行考成法的当下,地上税收越高,在官员考察时就能得到更高的评分。

一些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昧着良心做出这样的事儿来。

对这种不公平之事,魏广德自然要尽量避免,以此减小之后对丈量田地引发各种事端,从而被人拿出来质疑行事的必要性。

毕竟说起来,朝廷手里还有鱼鳞册,如此大费周章,在一些人看来就是浪费国之财力,实在是恶政。

当然,这其实只是反对的理由罢了,因为此番丈量对他们的利益损害很大。

看到魏广德坚持,张居正也觉得似乎魏广德的担忧也并非无的放矢,于是点点头说道:‘也好,那以后丈量工具全部都由工部督造,再下发各省。’

之后,魏广德和张居正有商议了一阵,对章程草稿进行了一些修改。

“叔大兄,我看差不多了,还是让户部尽快报上来,免得夜长梦多。”

魏广德说完话,就起身告辞,出了值房。

刚出门,就看见个太监向这边走来。

魏广德放慢脚步,就听到那太监进去向张居正行礼后就大声对他说道:“首辅大人,干爹让我给你带句话,主上冲年,不可以异物启玩好。”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帝王之名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穿越:开局我竟然是乞丐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挂开大了,一个三国怎么受得了?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魂回东汉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奶爸劝学史栋婷异世录骗子世家慈悲大陆战记大唐升官记清穿小麒麟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一梦越万年唐逗无敌升级王内关外县令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嬉笑三国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三国:疯了吧!吕布也是穿越者?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大唐繁荣系统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汉宫秋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神医嫡女重生记亮剑:我只打硬仗天将任:百战英魂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红楼梦红楼醒江山,美人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