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魏广德三令五申的效果还是有的,至少江西籍官员,特别是那些刚刚入朝,正是热血时期的新科进士,也只有江西进士这个时候还保持着沉默。

至于其他人,不管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还是各部的观政士,也是纷纷写起了他们人生第一份奏疏,对张居正“夺情”之事进行褒贬。

而在纷扰的京城各省籍官员里,湖广官员可以说是闹得最利害的。

那些带头,言辞激烈反对“夺情”的官员,许多可都是张居正的湖广老乡。

对此,一些受惠于张居正的湖广人这个时候也站出来,拼命维护张居正首辅地位。

可不就直接让湖广会馆每天都是战火连天,争吵声不绝于耳。

魏广德还在内阁值房里处理送来的奏疏,随着宫里旨意下发,不仅没有止住那些官员反对“夺情”的奏疏,反而让这样的奏疏愈发汹涌起来。

魏广德每天处理的奏疏,近三分之一都是和张居正有关系,不是支持就是反对。

可是面对这样的奏疏,魏广德也不能直接让中书那里就随便票拟了,还得送到他和张四维的值房里,由他们两人亲自票拟。

这天下午,魏广德在内阁用了午饭,刚小憩一会儿,芦布就快步进来。

“什么事儿”

魏广德字躺椅上还没眯着,看到芦布进来,随口就问道。

“老爷,刚收到消息,礼部尚书马自强带着吏部几位大人去了首辅府邸。”

芦布站在魏广德身前小声说道。

“去吊唁”

魏广德一皱眉问道。

虽然想起前日王希烈说的话,魏广德多少有些猜测,但还是这么问道。

“不是,听说是去劝说首辅大人不要接旨。”

这次,芦布说话语气里带着小心。

“呵呵,马自强也是飘了,身为礼部尚书,居然怂恿大臣抗旨不遵,哈哈.”

魏广德笑的很洒脱,可听在芦布耳朵里却很是刺耳,不觉低下头去。

“王希烈去了没有”

魏广德忽然收起笑容,开口问道。

“去了,王侍郎在人群里。”

芦布马上答道。

“潘晟呢”

魏广德继续追问。

“潘侍郎没去。”

芦布回答很快,显然已经把礼部过去的都有哪些人记得很熟。

魏广德微微点头,随即摆摆手说道:‘知道了,下去吧,有消息及时告诉我。’

等芦布出了值房以后,魏广德也没心思眯觉了,在躺椅上坐正身体思索起来。

礼部这次为什么要去,还不是因为前日下午宫里发出旨意。

魏广德草拟后送到张四维那里,第二天拟好的旨意才送回司礼监,然后就是礼科那边卡了一下,毕竟六科里反对张居正“夺情”的人也不少。

实际上,六科给事中们虽然名义上因为考成法臣服于张居正,但是他们哪里会甘心。

要知道,之前能处罚他们的只有皇帝。

做错了事儿,办错了差,那都是只能是皇帝亲自处罚。

但是现在皇帝把监督六科的权利,移交给了首辅,他们头上多了一个管他们的人,如何能心甘情愿。

弹劾走张居正,就有机会夺回这个监督之权。

内阁按照宫里的旨意草拟了圣旨,没有封驳,可六科还有这样的权利,他们也想再争一争。

只不过或许是冯保出了里,今天正式的圣旨还是通过了六科,发到礼部手里,才有了今天礼部官员张府一行。

这是一道正式的圣旨,不是中旨。

如果是中旨发出,张居正是万万不敢接的。

做为首辅要是敢接中旨,那才真是坏了规矩,毕竟这涉及到内阁的权利。

正式的圣旨,那就不同了。

只是,礼部传个旨意去那么多人,魏广德就知道肯定不止单纯传旨那么简单。

果然,一个时辰后,魏广德重新做回书案后开始处理公务时,芦布又从外面匆匆进门,到了他面前,小声汇报张府传来的消息。

虽然马自强等人苦口婆心劝说半天,但是张居正还是接了旨意。

“没闹起来吧。”

魏广德忽然插话,打断了正滔滔不绝讲述的芦布。

“呃没有吧,没人说张府里有人争吵,只是都在劝说首辅大人不应该接旨,还是应该遵从孝道回乡守制。”

芦布愣了愣,马上就说道。

“那就好。”

魏广德点点头,只是劝说,那就还算好,就怕有愣头青在张居正面前言辞激烈把人惹恼了,那才是不可收拾。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怂恿“抗旨不遵”的帽子,就够许多人喝一壶的。

官员可以凭心拒绝皇帝的圣旨,皇帝为了表现宽广的胸怀,一般不会计较。

可是怂恿就是另一回事儿了,那是赤裸裸对皇帝的蔑视,让别人不听皇帝的话,那是欺君。

不过这次马自强做的,多少还是有些出格了。

“唉”

终于,魏广德还是长叹一口气,嘴里喃喃低语道:“明知道是阳谋,叔大还是硬着头皮往里钻了。”

张居正和魏广德是多年老友,明知道现在其实张居正是被人算计了,可他却不能做什么。

其实,张居正何尝不知道,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没有回头的可能。

甚至,为了保住身前身后名,他还要把新政做的更好,才能堵住悠悠众口,就如同唐太宗李世民那样。

世人说到他,只会记得“贞观之治”、“天可汗”,还有虚心纳谏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美谈,谁还会记得“玄武门之变”。

为了皇位他亲手射死太子李建成,射伤李元吉,随后率领数百骑与守门宿卫一同击败东宫及齐王府两千精兵,借机杀死了所有的侄子。

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成为一代帝王。

对于《实录》,李世民让直言其实,李世民此举也使自己亲杀兄弟的事实在史书中完整保留了下来。

只可惜,张居正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大明的新政没有完全实施,他自己就先死了。

虽然自魏广德登门吊唁之后,他就再未和张居正见过面,但他还是能猜出,他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危险。

到了晚上,魏广德回到府里,吃过饭后,在书房里一坐,没一会儿张吉就进来了。

“老爷。”

张吉在魏广德面前恭敬站好,轻声呼唤一声。

魏广德抬头看了他一眼,这才开口说道:“说说吧,今儿京城里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礼部那边给张府送去了圣旨,不过礼部的人据说曾经劝说首辅大人不要接旨”

听到这里,魏广德摆摆手插话道:“这事儿我知道了,还有其他的吗”

“张府门口宋尧愈、张凤贤等几人辞别了张府,搬到了国子监和其他地方。”

张吉又小声说道,“这几个人,都是之前反对“夺情”,坚持认为应该回乡丁忧的人。”

“哦,有意思。”

听到这个消息,魏广德点点头,张居正身边是有明白人的。

有这些人在,就算张居正自己想不到,经过他们的提醒,也应该看出来了。

而且,这些人还十分机警的选择了趋吉避凶,先一步离开了张府这个旋涡。

想来虽然对以后他们国子监的出身会有影响,但却不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仕途,至少不必担心被人清算。

“那首辅那边,可有消息传出,他什么时候出府回内阁办差”

魏广德又开口问道。

“这个,还没有消息。”

张吉急忙答道。

虽然“夺情”,但不代表张居正就不在家守孝。

实际上就算是夺情,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完全脱离是居丧之礼的束缚,事实上除了不回乡守孝,很多礼节他们依然必须遵守。

比如说不得参加或主持朝廷吉礼,不得从事娱乐活动、不得娶妻生子等,如果官员违法这些规定,即便是夺情在前,也会遭到其他官员的弹劾,严重者同样会受到处罚。

而现在,张居正就必须在家呆满七七丧期后才能出府办公。

张居正这刚接了圣旨,明儿就得上奏谢恩,然后说清楚请假多久才能回内阁办公。

至于回家安葬父亲,那是明年的事儿了,到时候算着日子,张居正自然会提前上奏请假的。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时人们将社会礼节风俗归纳为简单易明的“五礼”,也就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而其中,“凶礼”主要涉及的就是与丧葬之事的相关的一众习俗。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天子的殡葬丧仪更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礼记王制》中就有明确规定,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这里的“殡”指的就是停柩不葬,“七月而葬”则是指天子去世后需要停灵满七个月方可安葬。

停灵这个日子,近代也多有学者进行研究考察,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原因便是确定死者确实气绝,以避免误断。

这个原因听起来似乎荒谬,但确实是有史可考的。

因为古时缺乏各类医疗辅助设备,确诊断病也多是要依靠医者的“望闻问切”。

但纯人力的诊断难免会有误差存在,有时病者可能仍然一息尚存,但由于心跳呼吸极弱,极有可能被误诊为没有生机,继而被草草下葬断送性命。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春秋时期神医扁鹊问诊虢国太子的典故,便是最好的印证。

话说扁鹊在游历至虢国境内时,听闻该国的太子在凌晨时分突然暴毙。

正所谓医者仁心,扁鹊觉得正值青年的男子骤然暴毙属实蹊跷,担心其中另有原因,或是尚有救治可能性也未可知,因此专程扣响了宫殿大门,要求见太子一面。

尽管虢国皇宫内的一众人等都觉得扁鹊所说都是无稽之谈,但皇帝爱子心切,也应允了扁鹊这一请求。

扁鹊看诊之后,以银针刺入虢国太子的三阳五会之穴,太子果然渐渐苏醒。

待太子逐渐好转之后,扁鹊方才将其中缘由告诉了周围众人。

原来,虢国太子所患的是类似于“脑卒中”一类的突发病症,病人往往于凌晨时分突然昏厥,呼吸断断续续,极为微弱,一不注意就极其容易诊断为病人已逝。

但如果抢救及时,却还有转圜余地的。

有扁鹊“起死回生”的病例在前,后人在确定死者是否真的气绝身亡时也变得愈发谨慎。

都主张需要停灵等待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后续的丧葬事宜。

而这一做法在《礼记》“问丧”篇中也得到了印证,书中有云“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也就是在死者亡故后,需要等待数日,确定死者确实没有复生的可能性后,才可以行后续的送终之礼。

治丧环节中的“招魂”一礼,也是出于这一目的。

郑玄曾经对《礼记》进行批注道:“气绝则哭,哭而复,复而不苏,可以为死事。”

因为旧时人们认为,死者没有呼吸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死亡,只有在进行过招魂礼之后仍然不能转醒,才说明亡者已经真正的逝去。

“没有就没有吧。”

魏广德也没什么表示,不过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今日递到通政使司里的奏疏,有多少是支持首辅的,多少是反对首辅的”

“回老爷,支持夺情的奏疏十一份,反对的有二十二份,依旧是反对的多过支持的。”

张吉急忙答话,“官员的名字,我们都记录下来了。”

“昨日也是三十多份”

魏广德想想才问道。

“对,比今日少一份,吴中行和赵用贤也都上了奏疏。”

张吉答道。

“这些人,连篇累牍上奏,也不怕出事儿。”

或许为了表达一直的坚决,这些力挺反对“夺情”的官员,不断游说其他官员加入不说,自己也不断上奏,阐述其立场,言明在无重大国事的情况下,不应该随意“夺情”。

“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历朝历代政治的根本纲领,不说具体实施起来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是在明面上必须绝对遵守。

这也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原因。

当然,更深层次还是因为一个破坏规则的人,一个损害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人,一个前所未有的“独裁者”,让那些官员们坐立难安,欲除之而后快。

“门生、乡党,也不知道他们最终会是什么结局。”

魏广德在心里嘀咕道。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三国之巅峰召唤无错字精校版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