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魏广德收好纸条,并没有做出什么安排。

宫里正式的旨意还没有发出,也就是说可能只是小皇帝选中了王喜姐,两宫娘娘那里还没有过名录,算不得数。

按照礼法,此事得等到仁圣皇太后陈氏和慈圣皇太后李氏下诏,内阁才能拟旨让礼部进行筹备。

接来这王喜姐的父母,毕竟很快就成为天子的亲家,按规矩也是要封爵位的。

想到已经接近年底,来年三月皇帝大婚基本上已经定下来。

好吧,十四岁的皇帝,十三岁的皇后,魏广德想想就觉得古人对着成亲之事似乎真是操之过急了点。

自己十四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对了,已经开始考功名。

也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在考功名,家里才没有来得及给自己准备婚事。

想到自家的大儿子,按照现在的习俗,是不是也该为他说门亲事了。

一时之间,魏广德忽然觉得有点不好了。

怎么一眨眼,自己的孩子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总算,魏广德还是没有忘记今天最后的事儿,于是吩咐芦布道:“你去张阁老那里问问,看有没有什么棘手的奏疏,如果没有,就说散衙后就各自回府休息,也累了一天了。”

“是,老爷。”

芦布答应一声,跟着就离开。

坐着等消息的时候,魏广德也在脑海里盘算起自己儿子联姻的对象。

勋贵还是算了,其实对于科举之人来说,若真联姻勋贵,多少是会对是他有影响的。

也就是魏国公府在南京,朝廷需要南边的稳定,又因是在多事之秋,魏广德意外入了嘉靖皇帝的眼,才没有阻碍到魏广德的升官仕途。

魏广德可不信自己有这样的狗屎运,自己儿子也还有,除非他也是被人夺舍重生来的。

可想到这里,魏广德心里多少还是有点膈应。

自己可以重生穿越而来,可不希望自己儿子也是这样。

第二日,魏广德果然就在内阁收到了宫里的诏书,两宫太后确定了王喜姐就是皇后的身份。

想来,昨日在皇帝选好皇后之后,两宫太后还曾仔细听取了宫中老人对王喜姐的评价,这才做出的决定。

之前为万历皇帝选后之事,主导的其实是宫里。

据魏广德所知,最早提出的还是仁圣皇太后陈氏,张居正并没有反对,而是让礼部执行懿旨。

有宫里宫外的响应,魏广德也就没管。

不过昨日多少有点受到冲击,魏广德想到自己孩子,总感觉这十三、四岁的年龄似乎确实偏小了些。

于是,魏广德昨晚在书房加个班,仔细查阅了之前几代皇帝大婚的年龄,朱翊钧无疑是其中最小的。

大明皇帝大婚的年龄,以英宗皇帝最轻,九岁登基,正统七年大婚,其次还有正德皇帝,大婚年龄也是十六岁。

无独有偶,继位的嘉靖皇帝是在十五岁登基,次年大婚,自然也是年满十六岁。

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婚的年龄,除非推迟到明年下半年,否则就只有十四岁,还不到十五之龄。

那王喜姐的情况也类似,明年大婚时其年龄不过十三岁,到下半年才能长一岁。

而魏广德翻看皇后结婚年龄,在英宗大婚时,钱皇后年方16岁;宪宗大婚时,吴皇后17岁;张皇后在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弘治皇帝时年18岁;而正德皇帝大婚时,夏皇后则年仅14岁。

也就是这位夏皇后,年纪最小,但也正是她没有诞下子嗣来。

想到这里,魏广德已经打定主意,这次不管怎么说都得提醒下此事。

皇帝大婚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过皇后可以册立,但有些事儿还是要早作预防才好。

魏广德有印象,这个王喜姐应该是没有生育,最起码没有生出儿子来,否则也不会有皇帝为了立嗣之事,和朝臣赌气。

更别说野史传闻,万历皇帝心仪的继承人最后好像是让李自成给煮了,搞什么福鹿宴。

是的,这个传闻流传太广,魏广德都有记忆。

那个王爷好像是在西安做福王,据说因为太胖没跑掉。

能不胖吗,据说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子,居然给了这个儿子几万亩田地,还有什么地方的盐税等等收税权。

开玩笑,朝廷没了税收,拿什么和后金鞑子打仗,最后可不就因为财政被拖垮,直接把江山就拱手送人了。

魏广德虽然不知道后世说“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的说法,但是也能猜想到许多。

就他在内阁担任阁臣这些年,难道还不能清楚了解到财政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发展工业虽然可以缓解大明现在面临的土地兼并问题,可朝廷没税收一样会亡国的。

要不然张居正为什么这么在乎田赋,那都是因为看到了未来。

至于高拱那个什么清理吏治,怕是吏治没清理干净,朝廷先就穷死了。

吏治哪是那么容易清理的,你干掉一个贪官,接着上来的还是贪官,你该怎么办?

何况,高拱也不是真正清高之人,还不是靠着一个小团体在运作朝政。

但这个小团体里有人参与贪腐,他会怎么办?

怕是到最后,不知不觉间自己也陷进去了。

清理个屁。

还是张居正考成法实在,最起码让官员动起来,做该做的事儿。

做了不该做的事儿,用京察直接清理掉。

考成法最起码强调政令通达,朝廷最怕的还是政令出不了京城,朝廷失去对整个王朝的控制,那才是最恐怖的。

那时候,下面官员乱搞,而就当下的情况,京城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事儿。

到了后世,还有网络把地方上一些消息传递出来。

但就算如此,有些地方依旧我行我素,全然不管法律为何物。

而百姓也因为对政府制度的不了解,常常看到一些处罚就感觉到很轻,认为是官官相护,从而助涨民间戾气滋生,影响到政府公信力和权威。

说白了,问题哪朝哪代都一样,但是执政者都没能处理好,然后就唧唧了。

用考成法一级一级相互督促,至少政令传达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在昨晚,魏广德就已经武宗旧事为题写了一份奏疏,他不会阻止万历皇帝大婚的事儿,但是会提醒他们同房的时间最好晚些。

除了大婚当日外,其他时间最好还是把皇后送到太后那里养着,免得小皇帝不知道节制,一旦食髓知味上了瘾,伤了身子可就麻烦了。

说到底,王喜姐如果有儿子,也就没后来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了。

庶子还在抢夺嫡子的江山,开什么玩笑,翰林院那帮人都能骂死他。

现在接到两宫太后的懿旨,魏广德还是按照规矩,先草拟了旨意送司礼监。

不过一同交上去的,还有他那份奏疏。

于是很快,冯保就收到消息。

魏广德草拟的旨意,其实并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所以冯保一早就吩咐,内阁旨意拟好就马上送六科备案,然后下发都礼部。

接下来要忙的事儿还多,比如要钦天监选出吉时,礼部再按照时间确定仪注。

只是,冯保没想到,随同旨意一起到司礼监的,还有魏广德单独的奏疏。

随堂太监已经看过奏疏,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不敢定夺,只好找到冯保这里。

“我先看看。”

冯保回到司礼监,马上就找来人,拿到魏广德的奏疏,细细看了一遍,随即眉头就微皱。

要说冯保和小皇帝的感情,那当然是极好的。

冯保可以说是陪伴着朱翊钧,看着他长大成人的,即便幼年时发现他的腿疾可能会影响到他继皇帝位,冯保也没有选择放弃过他。

这就是长期的陪伴,慢慢培养起来的感情。

现在看到魏广德奏疏里提到的,皇帝和皇后都还年幼的问题,特别是魏广德奏疏里提到正德皇帝旧事,影响到承嗣这样的大事儿,冯保也心里没底。

民间十四五岁婚配的其实不少,所以最初冯保也是没当回事的。

但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他也有些坐不住。

这么大的事儿,他做不了主,更不敢做主。

于是乎,拿着魏广德的奏疏,他就急急忙忙赶到了慈宁宫,先去见了李太后,连传旨礼部的奏疏都没来得及处理。

慈宁宫里,李太后看完魏广德的奏疏也是一阵心惊。

“冯保,宫里之前大婚,都是什么年纪?”

李太后这才开始正视皇帝年龄的问题,马上就问道。

“魏阁老奏疏里有记录,想来应该不差,皇帝一般都是十六岁左右,皇后多是在十五岁以后。”

冯保以前也没注意过这个事儿,这事其实是陈太后提出来的。

“就是说,此事还真操之过急了点。”

事关自己儿子,李太后心里也是有些担心。

“来人,摆驾慈庆宫。”

当即,李太后吩咐一声,宫女就快步出去叫人准备銮驾。

等她们到达慈庆宫以后,李太后行礼完毕,马上就把魏广德奏疏送到陈太后手里。

“唉,哀家当时就想着宫里人丁不盛,想着早些让皇帝成婚生子,倒是没想到这一茬。”

看完魏广德奏疏,陈太后也是犯愁。

“不过,哀家进宫前还记得,面见十三、四岁成亲的,似乎并不鲜见。”

陈太后还是说出她心里的疑惑。

“是啊,我也有印象,民间似乎也有类似年龄成婚之事。”

李太后也是说道,“冯保,你怎么看?”

“娘娘,我觉得还是请魏阁老过来说说,听听他怎么解释。”

冯保开口说道。

问题既然是魏广德提出来的,自然当面问他好了。

“好,传召次辅觐见。”

陈太后马上就说道。

很快,就有内侍把消息传到内阁,魏广德接到旨意马上就出了内阁,直奔慈庆宫而去。

宫里召见,魏广德其实也有心理准备。

入宫后,当陈太后开口问起此事,魏广德只好说道:“民间虽有十三、四岁婚配的,但其实并不多见,一般都是十五六岁以后才会行房。

按照《大明令户令》,凡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或有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

今陛下不满十六岁,大婚似乎早了些。”

其实早在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就定制:“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这就是“男女婚姻各有其时”的法律依据。

换句话说,古代并不是随便结婚,也是有结婚年龄的,这个结婚年龄就是男子十六,女子十四。

用后世看法,这个年龄结婚依旧偏小,其实并不利于子嗣。

不过魏广德这个时候提出来,其实也算是提示一下,皇帝朱翊钧还没满足太祖皇帝制定的政策。

“可是.....”

陈太后听到的太祖所定婚龄,一时也有些傻眼。

这个,也算祖制,现在外朝官员还没反应过来,可一旦反应过来,怕也会跟着上奏此事。

作为始作俑者,还不知道被外朝那些官员怎么说自家。

“臣以为,太祖定下婚龄,自然是有道理的。

且从几位先帝看来,皇后即便是十四岁成婚,对于皇帝子嗣似乎也有碍,臣以为不妨晚上一些才好。”

魏广德继续说道。

“可是如今这皇后也选了,难道就这样放着?”

李太后这时候开口说道。

“臣以为,既然已经选出皇后人选,礼部那边该做的准备还是继续,只不过皇帝大婚的时间,最好还是等到陛下年满十六岁以后再进行。

到那时,陛下十六,皇后也满十五,不仅满足太祖定制,也更加有利于子嗣繁衍。”

魏广德马上说道。

“这,岂不是要等上两年?怕不是被人耻笑。”

陈太后开口说道。

“不至于。”

魏广德马上接话道:“不管是民间还是宗室,都是按照‘六礼’准备,只需在进行时稍微拖些时间.....”

说到这里,魏广德语气也不由得一低。

要是这个时间拖上两年,还真可能在外界传出风言风语。

魏广德此时脑筋急转,还是很快就想到办法。

皇帝定亲的时候需要进行纳吉,纳徵和告期三种礼仪,其中纳吉其实就包含了三礼,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

古代结婚六礼是指从议婚到完婚过程中的六个主要礼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准备过程不能拖太久,但是毕竟是皇帝大婚,是不是可以搞得隆重一点?

想到这里,魏广德忽然开口继续说道:“此次陛下大婚,不妨诏令藩属,命其王亲赴京师恭贺。

说起来,自永乐后,再无万国来朝之盛大礼仪了。”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帝王之名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穿越:开局我竟然是乞丐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挂开大了,一个三国怎么受得了?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魂回东汉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奶爸劝学史栋婷异世录骗子世家慈悲大陆战记大唐升官记清穿小麒麟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一梦越万年唐逗无敌升级王内关外县令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二十四卫人质王爷统乾坤嬉笑三国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上兵血途三国:疯了吧!吕布也是穿越者?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大唐繁荣系统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汉宫秋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神医嫡女重生记亮剑:我只打硬仗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