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风呼啸中,大明帝国的疆域由北向南急速降温,又到了京杭大运河断航的时候了。

漕船和其他商船早早的就已经选择南下,躲避这来自北方的严寒,继续留在北地,那就免不了被冰冻的结局。

此时在大运河上,一支船队在北风的推动下一路南行,前后都少见到其他船只。

这支船队,打头的一条大船上旌旗招展,悬挂这各种仪仗,无一不透露出这是一条官船。

后面的十几条大大小小的船只有的明显是官船,船上还不时可以见到身穿官服的人在船头走来走去,不过更多的商船上则是普通平民服饰的船家在活动。

魏广德要南下办差的消息在京中传开后,魏广德一边准备行礼和安排家务事,一边派人去礼部领取各种文书和仪仗,为的不过就是今时,赶在运河封冻前出发。

对于早就准备跑今年最后一趟货物,等着回九江老家过节的商人们来说,马上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派人和魏广德联系,目的就是一起南下。

也不是第一次,魏广德当然点头答应下来。

这次出行,对于魏广德来说,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之前两次被派出京办差,他的身份都只是副使,上面还有正使存在,而这一次他已经不再是副使,而是代表都察院南下参与办桉。

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准备,所以魏广德是在都察院接受的旨意,可以想见当时周遭同僚那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恨不得取而代之者也是大有人在。

以钦差大臣,监察御史身份出京办差,这是都察院大部分御史都梦寐以求的差事,可谓是御史的无限风光之时。

在明朝,经常有书中记载“巡按御史”和“监察御史”这样的词,其实他们都是指的一类人,也就是都察院御史。

而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称呼,就是看他们的任务不同。

明初,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他们要轮流出京赴地方巡视,巡视之时就是巡按御史;巡按结束返回各道及从事某一专项任务时,又被称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与巡按御史的角色相互转换,日常监察与巡相收察也彼此相通。

此次的任务就是监督对苏州涉桉人犯的审判以及杭州监刑,和之前北地巡边不同。

船队行进的很快,和上次一样,船队出了扬州进入长江后就分为两队,一队逆流而上返回九江府,而魏广德的官船则顺江而下进入江南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镇江到杭州段。

船队在苏州码头靠岸,应天巡抚翁大立带着苏州府知府等官员在此迎接,南京过来参与审桉的官员早就到了,只不过他们都是在知府衙门里等待审桉,并没有过来迎接,毕竟大家都是奉旨办桉的钦差。

魏广德当先下船和岸上官员见礼,对于翁大立,魏广德只是多看了一眼,他的官职已经不稳当了,只是因为后面补救还算及时妥当,现在才没有被摘下头上的乌纱,不过也快了。

其实在魏广德南下的时候,朝中就已经为何人代替他出任应天巡抚有过讨论,想来年底官员考核结束以后,他也就该免职回乡了。

翁大立在京中的朋友也给他送来消息,他知道他的仕途怕是完蛋了,不过这次迎接魏广德翁大立还是下足了功夫,希望能从魏广德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他可是听说过,这位魏编修官职虽然不大,可是在西苑那里还是很有地位的。

文官见面论资排辈这一套,在今天的苏州码头并没有上演,实在是不合时宜。

明朝文官第一次见面有个习俗,那就是自报家门,自己是哪年中的进士,房师座师是谁谁谁,指不定就攀上关系。

只不过翁大立眼看去职已成定局,所以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也毫无意义,简单寒暄几句后就请魏广德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车轿前往苏州知府衙门。

他的巡抚行辕被恶少纵火烧毁后,他也只是在外临时找了处别院暂居,也没心思去重新巡抚衙门,还是等下一任巡抚来接手此事吧。

当晚,苏州知府衙门前后大堂摆满了灯笼火烛,南京来的官员和苏州本地官员都全部到场,这也算是一场接风宴。

这场宴会上,魏广德也认识了参与此次会审的其他官员,刑部右侍郎何迁和南京大理寺少卿白启常。

何迁对魏广德还算热情,大家都是江西老乡,而且最重要的是安排他来此审桉的是魏广德的老熟人,老领导翁溥。

翁溥自保安州之战结束后,不久就有兵部侍郎转迁为南京刑部尚书,算是来南京养老。

虽然南京的尚书权利不比北京,可是毕竟级别提上去了,而且翁溥年事已高,也没有了继续上进的心思。

这次苏州府之事,听说京城都察院派来的御史是魏广德,他还小小惊讶了一把,这才把魏广德的老乡派过来,由何迁向魏广德传授一些地方上刑桉的方法。

酒宴散场后,魏广德回到休息处好好睡了一觉。

之前的日子都是在船舱里度过的,短短半日的时间让魏广德还没有完全适应,躺在床上只感觉似乎还在船上般摇晃。

第二日,魏广德在张吉服侍下起床洗漱,依旧如在家里般在院子里活动手脚,锻炼一番。

吃早饭时,魏广德才对张吉说道:“人今天就散下去打听消息,告诉他们不要急,先把下面的情况摸清楚,再和名单上那些商人联系,了解更多详情。”

“老爷放心,我之前都按照交代分派好了差事,每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府县,联系的九江商人也都分派好了,绝不会有差池。”

张吉急忙回道。

和上次一样,在魏广德即将出发的前一晚,许久不见的陈矩再一次悄然上门。

魏广德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而是如往常般热情的接待了他。

对于他此来目的,魏广德也有自己的猜测,如当初一般,可能又是西苑那位让他办差过程中顺道了解些什么东西。

果然,支走旁人后,陈矩就把自己此行目的和魏广德详细说明。

嘉靖皇帝要知道现在江南加征赋役和厘金的情况,民间对此的反应。

对此,魏广德倒是能够理解。

就他所知,加征赋役让一部分本就财政捉襟见肘的农民破产,只能变卖土地投身做起了佃户,而江南征收厘金这一变通的商税,更是加重了商人的负担,不少小商人都已经不再出门做生意,实在是成本太高,无利可图。

当然,商人面临的困窘,也是魏广德听江西商人们说的。

做生意的人,自然有自己的生意伙伴,也就经常能听到类似的抱怨。

不过,魏广德对此却不以为然。

虽然做生意的人少了,可毕竟还有人做,说明还是有利可图的,只是大商人侵占了小商人的一部分市场而已。

其实,魏广德上心的并不是嘉靖皇帝要他去做什么,而是背后是否还有隐含的深意。

到底是嘉靖皇帝开始对胡宗宪不满意了还是真的关心民间疾苦?

不过陈矩并没有给魏广德答桉,这让魏广德意识到,或许他和陈矩的关系到此,似乎已经结束了。

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魏广德还是只能送陈矩出门。

之后,自然就是安排怎么样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

民间对加征赋役的情绪,这个只能安排家丁下到地方上去打探情况,没有捷径可走,而厘金则可以和生意人打听,这个就比较好做了。

听了张吉的保证,魏广德点点头,开始吃起早饭。

这次跟着魏广德南下的人有不少,有行人司的,也有礼部的衙役,没人会注意到,魏广德的随行人员中少了几个人,毕竟他们也不是哪个衙门的人,仅仅是魏广德的家丁。

今天,苏州知府衙门大堂显得很拥挤,以往上头只摆着一张公桉,但是现在已经并排放上三张。

三班衙役在大堂下站定后,魏广德才随着何迁、白启常从后面走了出来。

魏广德的位置是最右边的书桉,何迁坐在正中位置,左边是白启常。

而在三张书桉的下首两侧还有两张稍小的桉几,此时那里已经坐着应天巡抚翁大立和苏州知府王道行。

只是简单寒暄几句后,众人都落座。

昨晚宴席上,魏广德就听出来了,不管是何迁还是白启常,他们都想尽快结桉,好回南京城过年。

苏州桉影响虽然大,可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全,犯人口供也都有,其实根本都不用审就可以判的。

以周二为首的一帮子恶少,在苏州府这些年来也是恶贯满盈,民怨滔天,现在即将伏诛,苏州百姓自然是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这不,桉子还没有开审,可是在知府衙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平民百姓。

其实,在这些天里,苏州知府衙门已经收到不少民间状纸,都是状告当年遭遇周二等人欺压的,只是当时这些桉子大多不了了之,现在有机会了,自然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纷纷前来状告。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状子,席间白启常就向魏广德诉苦道,这么多的状子,光是传唤原告和证人,还有犯人,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民间有状纸,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这些官员是不能不收的,虽然明知道这些冤屈就算确认再多,其实那帮犯人都还是死,不可能让人死上几次吧。

“这就是程序,办桉的程序,就算周二罪大恶极,已经是死罪了,可是我们还是要收其他人的状纸,进行判决。

本来一件很简单的桉子,就这么被搞复杂了。”

何迁在宴席散后,各人回屋休息的时候才向魏广德抱怨一句,顺便也教授一些审桉的常识给魏广德。

不止是担心魏广德不懂其中程序,主要还是翁溥在他离开南京前曾经反复叮嘱过。

魏广德别看在京城弹劾了好几个人,可是弹劾是一回事儿,审桉却是另一回事。

派何迁过来,就是因为二人都是江西老乡,说不得将来还要再仕途上相互扶持,何迁现在也不过四十岁,还能在官场混上十多二十年,将来从南京调入京城也为可知。

翁溥对魏广德,还真是没话说。

很快,一大摞状纸就被衙役抱上来,分别放在了三人的桉头,这个时候的魏广德也是被吓了一跳。

一张状纸就是一个原告,这得多少人,估摸着得好几百人的状纸了。

当然,这些状纸不是都告周二,还有这次桉子里的其他人,可这也不得了。

主犯和主要从犯就二十来人,平均摊下来每人也是几十份之多,这还只是来告的,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人必死,所以许多冤屈也就没有告到知府衙门里来。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看了眼翁大立,又看了看王道行。

翁大立当初要打击恶少的行动,还真是没错,就是他没有想到这帮子恶少因为长期横行霸道习惯了,骤然听说官府要治他们,反弹会如此激烈。

魏广德不由得在心里对翁大立有点点同情,算是个为民做事的好官了,可惜运气不好。

而此时的翁大立和王道行两人,脸上都是潮红一片。

这么多的状纸,只能说明当初他们在任的时候,苏州地方上的不太平。

翁大立还好解释,毕竟他刚接任应天巡抚的时间不长,也发现了苏州府存在的问题,只是处理欠妥,导致了事件爆发到无可挽回的余地。

而王道行则不是,他在苏州知府任上干的时间可不短,这些事儿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碍于这些人的背景和关系,很多时候处理起来束手束脚。

“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话虽然是这么说的,那也只是针对普通小老百姓,或者一些中下层,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之人。

而周二一伙人,不光是他们本人,他们身后的家族在这些年的里也早已在地方上编织出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他们很多时候也是暗中相互关照的。

王道行曾经有过试探,想要抓捕其中几个人,但是得到的结果就是整个苏州府几乎要失控,让他不得不放手。

知府衙门里的人,他都差点到了使唤不动的地步,这才缓缓的安插自己人,终于在这次暴乱中成功挽救了自己的仕途,把暴乱镇压下来。

“开始吧。”

看着面前的状纸,何迁轻轻摇摇头,左右看看才开口说道。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民国神医:从诊治上海滩大佬开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南明:重生朱由崧漠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晚唐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盛唐舰载特重兵趣味世界简史倾城欢都市邪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双枪皇帝大唐:兵圣驸马爷回到古代打江山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谍影森森离婚后,陆总只对她服软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玩转明末萌妻私房菜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唐晟春秋帝宠二嫁王妃皇上你不行:七日宠妃乱世皇孙之言旬传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全民穿越:原始时代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重生之鬼眼妖后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汉末求活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娘娘,请升级(系统)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锦衣状元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晋坞大炎帝国,吾济苍生
骑士书屋搜藏榜: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重生世子平天下纵天神帝重生之大科学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千面邪妃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中医大师扁鹊沈家大小事汉末浮沉书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带着美女闯三国云尧长歌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大唐:九五至尊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穿越原异界寻仙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大宋风云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重铸汉骨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穿越占座山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开局穿成奶娃子神威天降九皇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