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魏广德家里那个管家,张居正有印象,毕竟时不时也去他家里喝酒。

不过对于魏广德所说,参与商业的事儿是张吉自己所为,张居正当然不会那么傻傻的就相信了。

对于魏广德问起此事,张居正只是稍微想了想就说道:“老师并不反对辽东海运,认为此举可以加强和辽东的联系。”

魏广德闻言,微微点头。

毕竟,当初贾应春操作此事时,徐阶也是出了大力的。

嘉靖皇帝不喜欢海运,贾应春就从耗费入手,又有徐阶从旁助攻,终于让嘉靖皇帝松口。

虽然不过几年时间,可是真真切切为朝廷省下不少银子。

可以想象,一马车粮草从关内运到关外,到地方怕是半车粮草也剩不下。

可是走海运就不同,途中耗费很少,时间甚至比陆路节约大半,自然是大大的善政。

兵部其实不是不知道此事,可是兵部在辽东有那么多的卫所,自然不愿意因为有了内地的接济,让辽东卫所生起懒惰之心,就此放弃屯田,一味朝京中索取粮秣。

当初,朱元章终止海运济辽,目的自然是要辽东的各卫所尽量做到自给自足,让他们真正的扎根在那里。

一旦保持海路畅通,时不时找朝中粮草接济,以那帮骄兵悍将的性子,怕是老早就不耕地,天天吵着要朝廷接济,或者干脆就放弃那块地方。

有温暖的关内不呆着,谁愿意去那苦寒之地生活。

“不过,这事儿在没有引发朝中共议前,他还可以暂时压着,可是一旦此事明面化,陛下那里知道了详情,和可能就会废除海运一事了。”

张居正分析道。

魏广德也明白了,徐阶其实也不反对海运,只是他不会和皇帝讲道理。

在皇帝不知道此事前,朝廷里私下里商议时,他可以为辽东海运说话,可一旦皇帝知道此事,他就会袖手旁观。

一切都在陛下一念之间。

魏广德还在思索该如何把这件事儿压下来,避免在京官中流传,抢在形成共议前控制住局势,张居正却又低声道:“善贷,我跟你说吧,这事儿要是能压下去,我老师怕早就出手了。”

“什么意思?”

魏广德迟疑的抬头看向他问道。

“此事不止是山东地方上在推动,漕运衙门也在暗中推波助澜,想要压下去根本不可能,最多就是拖延一些时日罢了。”

张居正低声道,“此事得益的,不过就是那些商人和辽东的军头,朝廷是不会放任他们从中渔利的。”

张居正的话如醍醐灌顶,魏广德一下子明白过来。

其实,在作出这个决定前,根本就不是看海运和陆运谁更划算,而是如何有效控制辽东。

如何让朝廷放心?

似乎也只有让朝廷把辽东改为国内其他各省一样,在已有辽东都司外,新设立辽东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才行,由军镇管制变更为三司管理地方。

不过辽东这个地方,土地广大而人口稀少,也是因此当初才没有建立三司,当地人大多出自卫所,少有民籍百姓。

实际上山东方面想要再次禁海,一个原因就是伴随着这些海船来的,不止有辽东的山货,还有南逃的百姓。

辽东苦寒,汉人在那个地方生存很困难。

以前,想要靠两条腿回到关内很难,山海关那一道坎就铁定过不去。

现在不同了,只要能够上海船,下船的时候就能到山东,不仅完美避过沿路关口,更是到达山东这样地方。

一开始,山东方面对于辽船的到来并没有什么,朝廷同意的,来山东购粮,还有大运河运来的粮食直接转运登来,送往辽东。

可是时间长了,登来等地的流民暴增,他们一细查就发现他们的来源,即便他们拼命想要隐瞒。

甚至,不止民籍百姓难逃,其中不少还是军户。

光是被发现的就有上百户好几百人,已经被大户隐藏起来的就更多了。

廉价劳动力,只要给口饭吃就能干活。

至于漕运的不满,张居正都懒得解释了。

别人也是聪明的,若是辽东到山东的海船运行良好,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之前所鼓吹的海船不安全。

江南的货物完全可以直接上海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直达津门。

走海路,可不会有运河的船队的拥堵,也不会受什么枯水期,洪水期的影响。

只能彻底杜绝海运,才能让他们继续围绕运河发财。

“明知道开海运是善政,有利于朝廷,难道就因为这些阻挠就要放弃吗?”

两人说道最后,魏广德有些不甘心的道。

“老师的意思,有陛下当朝,海运怕是保不住,背后漕运那帮人的力量,我老师也只能退居幕后。”

张居正低声叹道,“他能做的,就是尽力拖延一些时日。”

“有劳了。”

魏广德拱拱手说道。

“本来这事儿,漕运那边发力后,我老师也会和裕王府沟通的,现在他们还只是在下面串联。

不过既然你今日问起这事儿,我就先和你说声,那边的事儿该放手就放手吧。

走陆路,虽然赚的少点,可也安全的多。”

张居正最后还是语重心长对魏广德说道。

整整一天,魏广德心情都不怎么好。

财路眼看着被人断了,能好才见鬼。

他现在在京城里过的好日子,可全靠辽东那条线的分红,想到失去了这条财路,自己家里以后貌似就要沦落平庸,魏广德心中千万个不甘。

到最后,魏广德心里也只能感叹,怪不得以前看书,那些猪脚都要穿在皇帝身上,然后才敢改天换地打造一个日不落帝国。

穿成屁民,即便是科举有成,貌似除了跟同僚们一起同流合污,还真什么事儿也很难办成。

至于那些从底层爬起来,还想造反做皇帝的,也就是随便胡诌而已。

当然,如果是在崇祯那个时代,貌似可以,有那个猪队友助攻,成功的概率确实很大。

不过在这时代,或许应该算是大明朝的中期吧,所有人的思想就是忠君爱国什么的,在他们心目中朱明王朝才是正统。

你以为凭借给人一定恩惠,就让他们放弃心中的朝廷,那是想多了,除非你联合的是山匪强盗。

只有这些人,心中才没有朝廷,因为朝廷就是他们的催命符。

回到家中的魏广德依旧在思考这事儿,因为关系到自家未来的生活。

裕王府那边,魏广德也不打算这么早就过去通气,因为裕王在此事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发言权。

想到自己以前让芦布抄录的资料,涉及从前元到正德朝漕运和海运的数据。

运送一百万石粮食从南方到北方,若是走漕运,永乐时期大约需要消耗三百万石粮食,成化朝约三百三十万石,而到了现在,这个数字只高不低。

也就是说,从南方把粮食运到北方,需要三倍以上的运输成本,这还不考虑期间消耗的时间。

但如果是走海路呢?

那么花费大概是一百万石。

也就是什么都不变的前提下,仅仅漕运改海运,送入京城的粮食直接可以翻一倍。

别看只增加一倍,可却能让九边士卒不再为口粮担忧,或者京官们的禄米也可以得到保证,不用再被户部折色。

当然,这些,魏广德也只能是想想。

如果嘉靖皇帝采纳,这一切变为现实的话,难保京城里会不会又有无数的工地开建,新的庙观诞生。

其实,魏广德在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就敏锐的发现,做海运,貌似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方式嘛,当然是顶着漕运的消耗行海运之法。

漕船不入大运河,顺江而下入海,沿着海岸线北行到天津,在通过海河等支流运抵通州。

这可是暴利啊。

相当于送一船粮食可以赚两船粮食回来,即便考虑到造船和维修,那也是大赚特赚的生意。

不过,这只是这对海运商人而言,对吃漕运饭的人来说,自然是灭顶之灾。

想想大运河流经的府县,有多少人口以此赖以为生,别的不说,但就漕军就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倒不是说他们有多强大的战力,而是他们被释放出来后可怕的破坏力。

漕运改海,漕军会因此被削除几成?

魏广德不知道,但是至少有好几万人会失去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职业。

当然,他们也可以被兵部用来补充其他卫所,但是两岸无数靠运河吃饭的百姓又当如何?

想到这里,魏广德就一阵挠头,漕运还真碰不得。

漕运实施已历百年,运河沿岸无数人的生计依赖于漕运,贩夫小卒,纤夫船户,甚至卖唱卖笑的歌女等人,而且沿河的中下层管理者也可以借机揩油,大家都一起来维护这个体制。

在窄窄的一条河道上,从朝廷到漕运的官员,从漕工到普通百姓,太多人的生计被绑架在这条河道上。

漕运的存在,其实已经超脱了经济的束缚,而是一项关乎大明朝国运,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策。

到这一刻,魏广德算是悟了。

只要大明朝没有放开海禁,那么漕运的地位就根本无法挑战。

围绕着运河沿线无数城镇的利益集团,以此谋生的无数黎民百姓,这么庞大的力量足够让嘉靖皇帝作出明智的选择。

而魏广德不知道的是,在未来终结漕运的,其实就是一场波及运河的起点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一带,运河沿岸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甚至焚毁,清廷才不得不选择海运的方式向北京运粮,至此盛行数百年的明清漕运,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知道未来终结漕运的力量居然会是这个,魏广德或许会考虑助攻一波,让张琏的兵马干脆扫荡南直隶一带,让明廷彻底看清楚漕运的脆弱。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不说其他,但就现在江南的戚龙俞虎就足够张琏喝一壶的,有这两人坐镇,一般的反贼还真难做大。

至于魏广德看到的,通过开海禁的方式逐渐让海运替代漕运,那也是基于沿海港口的发展。

只要南北海港建立起来,一开始当然主要是进行海贸生意,但是当有商人发现海运低廉的成本后,必然会把以前通过漕运输送的货物改走海路。

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即便继续坚持漕粮的运输,但是大势所趋下,他们也只能不断的妥协,最终还是会不得不接受海运为主,漕运为辅方案。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感觉自己好伟大。

就是想赚点钱,居然想到为国为民上去了。

收回思绪,魏广德叫来张吉,把辽东海运可能会在来年被禁的消息告诉他,也是让商会那边早作打算,别旨意到时候发出来后却措手不及。

早做准备,有货物就尽快运走,不要想着压货。

听说辽船可能被禁,张吉立时就有些急了。

作为魏府的管家,张吉可以说对府中的银钱收支极为熟悉。

“老爷,若是停了辽东到山东的航道,咱们府里分红的银子至少减半。”

张吉小心提醒道。

“我知道。”

魏广德无奈回道:“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之前老爷我听到消息就找人问过,此事牵扯甚大,估计最迟明年年末,朝廷里肯定会有明确的旨意下发。”

张吉听到魏广德这么说,低头思索一阵后才又抬眼看着魏广德,小声说道:“老爷,到时候要不要我们自己准备海船,悄悄的运输货物,走通过一些小渔村.....”

“避得开水师战船的巡逻吗?”

魏广德没好气的打断了张吉的话。

其实在之前,魏广德就从张吉口中听说过,在没有海运济辽前,就有商人偷偷摸摸的这么干。

不被抓到还好,一旦被抓到就会很麻烦,可不止是损失一批货物那么简单。

至于现在的辽东巡抚和山东巡抚,一个是吉澄,一个是谢东山,这两人魏广德可都不熟悉。

真要出了事儿,想要把事儿压下来也费劲。

对方势力太强,魏广德打算认怂,不搞海运就不搞吧。

不过,当初自己对裕王的影响明显发生了作用,裕王对于开海试点很是热衷,魏广德已经交了两份计划过去,不过裕王似乎都还有不满,让他继续完善。

念及此,魏广德看了眼张吉又说道:“虽然海运不能走,但是你那边也别闲着,多打听些海外最喜欢的商品是什么....”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民国神医:从诊治上海滩大佬开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南明:重生朱由崧漠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晚唐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盛唐舰载特重兵趣味世界简史倾城欢都市邪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双枪皇帝大唐:兵圣驸马爷回到古代打江山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谍影森森离婚后,陆总只对她服软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玩转明末萌妻私房菜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唐晟春秋帝宠二嫁王妃皇上你不行:七日宠妃乱世皇孙之言旬传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全民穿越:原始时代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重生之鬼眼妖后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汉末求活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娘娘,请升级(系统)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锦衣状元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晋坞大炎帝国,吾济苍生
骑士书屋搜藏榜: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重生世子平天下纵天神帝重生之大科学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千面邪妃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中医大师扁鹊沈家大小事汉末浮沉书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带着美女闯三国云尧长歌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大唐:九五至尊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穿越原异界寻仙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大宋风云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重铸汉骨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穿越占座山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开局穿成奶娃子神威天降九皇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