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半夏也是说笑而已,姓钱的多了去,此钱非彼钱,并不是在一个族谱上的钱,何来的恨铁不成钢。
倒是对方这个“钱”姓的好,就像高府的“高”,“钱”加上“梁”,钱粮钱粮的,搭上“梁”就发达了。
顾文轩要笑死了,还能这么理解,难怪你乐意大江找个媳妇姓齐,周齐不就周全了,还缺什么?
两口子说笑着将给周晏清的嫡长子洗三礼和满月礼给挑了挑,由周半夏口述,顾文轩提笔写礼单。
重点还是满月礼。
洗三礼之前已经交给刘氏带过去,如今只是等京城那里来信报喜,再借着未能亲自去京城的名义送去心意。
这次的心意不是很贵重。
贵重的,如她当姑姑的给大侄子大侄女准备的田契,还有当姑父给大侄子大侄女准备的玉质文房四宝已经在京城。
这次大多还是滋补品,几个作坊最新出产的精品,加上近来准备的一些不好列在礼单上面的产妇私人用品。
就是不知京城那边报喜的书信何时到来,为此,担心太耽误时间的周半夏还是让顾文轩明日见到人帮她问一声,可否“暴露”对方信鸽?
否则,有得等了,据轩子所说,后山的信鸽,如今飞到最远的距离还只是到周家村,这样还是时而失踪不见。
不知被哪个缺德鬼当鸽子吃了,好在试航的时候信鸽腿上的小纸片上面内容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而言。
只可惜信鸽崽崽老贵了,还有所限制,不是想养多少只就能养多少,不然倒可以广撒网,总能训练出更多的苗子。
“对了,那个林牙子不是说剩下庄子二月底之前一准给信,这几天找我们那庄头了没,再耽搁时日不要了。”
顾文轩心知周半夏真正想问的是,何时能将这边通往周家村的庄子连贯起来,再借周家村到京城的庄子缩短书信来回。
如此一来,也好进一步整合几处庄子资源,有利货物来往运输,缩短消息传递时间,“应该快了。
到周家村这段路程只不过再找一两个庄子更方便,短期内他那边找不着还可以先放一放,不影响不大。
再有,这回县衙抄没田产里极有可能在这条道上找着我们想要位置的庄子,我明天进城的时候会关注一下。”
对头,就是这个意思,能提前找着何必平白无故让牙人又赚一笔银两,还浪费时间,能早日确定下来多好。
今年的工作多着了,等这一点路线庄子确定下来,还有周家村到真定府这一段路程中间也该设置两个中转站。
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几处庄子作坊今年规模居然还要扩张,周半夏就头大,可为了省心不扩张,怎么可能!
如今有云客来连锁各地酒楼追着要货,还不扩张增产,还等何时,一旦机会成熟,即便云客来垮了,这也是一条产业。
最为关键的是,这条原先只为庄子不赔本而配置的加工产业还不像这边作坊扎眼,看似微不足道,利润居然还挺可观。
这其中,像真定府成为那处庄子,和顾老叔差不多时间投产的粉条坊,单单去年年底销量就是顾老叔这的五倍有余。
此销量就说明它已经可以脱离云客来真定府分店的扶持,要不是秋收囤积做粉条的土豆地瓜快要耗尽,销售额还要高。
钱呢,难赚起来死难赚,好赚起来就像捡的一样,当然,这要感谢叔父,没有叔父当靠山,再好赚都得要打点。
看赵三爷就知道了,那么大一个赵家商行,还是府城商会的副会长了,一年下来单单府城就没少上下打点。
自己这里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如此良机,还不扎根深耕、不扩大产量,脑子进水了!
“对了,你这位师兄大嫂那儿的胰子授权,你明天也记得和他说一声吧,行有行规,可不能乱来。
她要敢仗着她婆婆是郡主的私自压价抢地盘,不用我告状,赵三爷和钱夫人拿她没办法,高、江两家也不是好惹的主。”
“这不用我说,他都心知肚明,就是赵三爷和钱夫人拿他大嫂没办法,他们两家后面还有王家,王家又是好惹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看他这次在黄县尉案子上的手段就可见一斑,不然凭他家世,何须给那两府体面。”
周半夏深有同感点头,确实如此,不管是有吏部尚书的高府,还是五皇妃娘家,他们怎么可能为此和瑞王爷杠上。
所以说,能化名科举一路到殿试的狂徒,再如何玩世不恭,他比任何人都圆滑,不然哪能深藏至今!
“再则,他大嫂还是你大嫂一个外祖父的表姐妹,你大嫂她亲娘比你更怕她这个外甥女把你惹恼,肯定会时而提醒。。
尤其这段时间,少不了提醒,你看看,我姑娘小姑子连齐府都没算进去,你可不能让我姑娘里外不是人啊~”
好一个啊!
周半夏成功被逗笑,不过,也是,看婶娘信中所写的意思,钱大人这位师伯的长媳品性还是可以的。
应该不至于眼皮子浅到不懂衡量利弊,要不然婶娘也不会提起这位师伯的长媳还是大嫂来往密切的表姐妹。
甚至那位郡主娘娘,能舍弃繁华的京城,不辞辛苦地陪伴钱大人一路走马上任到至今,应该不是什么恋爱脑。
就是恋爱脑,也应该不至于不懂钱大人和叔父乃是同窗好友,在钱大人心里,叔父这位师弟还是很有份量的。
顾文轩此时是不知他媳妇心里已经将人家郡主娘娘定位为恋爱脑,他正在想的是那位师伯钱大人的发迹史。
平日里不觉得,如今突然发现那位师伯的发迹史套路好熟悉,可不就连找的儿媳一个比一个嫁妆丰厚。
像如今这位走马上任的师兄,他算是低娶了,其妻父亲至今还是五品武将,母亲还是皇商孤女,但嫁妆多啊。
嫁妆多到何等程度呢?
他在周家村初次见到这位师兄的时候,他先生就曾经和宝贝侄女说笑过这么一句话。
——你师伯那儿媳,就是你钱三嫂,当时百里红妆响彻南北两地,你这才多少,不足人家陪嫁五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