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气的说,妙安这十多年岁月在整个苏州就没有看过似张仑这般俊俏如明珠朗然,仪态雍容的少年郎。
事实上唐伯虎、徐经的仪态、相貌也不错。哪个单独拎出去,人家也得夸一句名士风流。俩站一起人家也得说,这是一时俊秀啊!
但当他们跟张仑站在一起的时候,便有“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觉之形秽”之感。
用后世的话来说,张仑的两个弟子站在他身边就好似肥头大耳的油腻中年男,站在了挺拔俊秀温润阳光、大家出身礼风仪态举手投足皆有贵气的鲜肉少年郎身边一般。
捏紧了自己的卖身契,妙安决定自己就在小公爷身边不走了。即便是小公爷的婢女,可那名头和身份比之一般官宦小姐家的都不弱呢!
张仑此时却没有去琢磨妙安的想法,虽然这位s型身材胸怀宽广的大美女现在成为了自己的婢女。可这玩意儿现在能看不能吃啊!
“哒哒哒……”护具还没有做好,这段时间张仑只是在练自己的骑射。英国公府张家起家就是靠军功,张仑他爷爷张懋那也是当年随宪宗游猎西苑骑射连中的人物。
所以张仑自然是不会轻视骑射这一块儿。再说了,多一个保命的技能不好么?!
至于科举他则是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不是因为张仑觉着自己有多聪明而是因为他的见识和学习到的技能。
张仑目前手上最大的底牌是他所掌握的一项技能——记忆术!大多数人仅仅以为记性好是天生的,但实际上要有好记性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
记忆术就是这种方法研究后的结果,而张仑掌握的这套却是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从某位商业间谍那里搞来cia专用的高级货色!
上辈子的话张仑只是觉着这套记忆术非常的牛批好用,但重生在大明朝后他又发现自己不断的加强这种记忆术的练习很多上辈子的事情都会一点点的被想起。这甚至包括一些事情的细节。
而这辈子用这记忆术不能说触类旁通,但记下来那些经史子集是不成问题的。再加上他曾经看过的、做过的那些八股,不敢说状元十拿九稳但考个一甲这是妥妥的。
跑了会儿马练完了骑射,下马让老亲兵牵着去喂草料。然后远远的张仑走到百步外对着箭靶“啪啪啪……”的张弓便射!
“咄咄咄……”一枚枚的箭支就这么直接的扎在了靶子上,这是张仑数个月以来的练习成果。练了一会儿射箭,张仑呼哧呼哧的喘着气擦了一把汗便到旁边休息。
休息了会儿后,又开始拿着弘治皇帝御赐的那把绣春刀“刷~刷~刷~”的开始了空劈。
老亲兵们看着自家小公爷的勤奋不由得感叹,虽然老天爷夺取了少国公的性命可竟是让少国公留下了小公爷这么个英才啊!
一石半的弓,策马、步射十有九中。手中倭刀、绣春刀,直斩臂儿粗细的木桩、活羊一刀便断!
偏生小公爷现在才虚十四岁啊,若是再过上三五年、多些战场经历恐怕九边悍将也未必能与他一战罢?!
妙安则是依着门看张仑一刀刀的挥出不由得心神摇晃,目眩魂摇。
公子真好看……
待得张仑再休息的时候,妙安赶紧将刚刚自己从大脚婆娘那里拿来的汗巾给送过去让公子擦擦。
“辛苦姐姐了。”张仑露齿一笑,妙安的脸色“蹭~”的一下就红了“少爷莫要取笑妙安……”
张仑笑着坐下,而妙安则是在一边倒茶过来给张仑解渴“刚才看着公子练刀,我想起城里有一位老师傅可是厉害了!”
“哦?!这苏州城中还有刀法高手?!”张仑有些诧异的笑了笑,看着妙安道“妙安姐姐是怎么知道他是刀法高手的?!”
妙安嘟着俏丽的樱桃小嘴,那鼓囊囊的前胸抖了一下“少爷瞧不起人!妙安虽然不识刀剑,但知府西野先生当是识得的吧!”
张仑闻言一愣,随即笑了笑。这苏州知府便是曾经为唐寅上奏辩白,也是曾经在方志拙落唐寅的时候为他说话求情的曹凤曹鸣歧,自号西野。
若说这位曹知府识文之明那张仑无话可说,他的确简拔了唐伯虎这名大才。但这文采跟武术扯不到一块儿去啊,他虽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可也不能说明他就懂剑法不是。
“少爷莫要取笑,那位陈钓翁可不一般!是西野先生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候识得的,曾在陕西府衙担任文案好些年。西野先生费好大力气才将他请回来……”
却见妙安嘟着嘴,气哼哼的道“苏州府不少人都知道钓翁可是有真本事的,曾在街上拦下三匹惊马救下数人呢!”
卧艹!拦下惊马?!张仑一惊,这拦下惊马那可就真牛批大发了!
要知道一旦马受惊必狂奔,除非前面出现更大的障碍物否则几乎都是直接撞过去的。而且除了安抚几乎无他法可循,即便是到了现代多数去拦惊马者非死即残。
却见妙安用着她那吴侬软语轻声道“我之前的主家,欲请他为师教授家中少爷武艺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妙安姐姐刚才说这人曾在陕西府衙担任文案,别号钓翁?!”张仑眉头一皱,他似乎想起了一个历史上的人物。这人虽然并没有出现在正史上,但……
妙安见得公子似乎相信了,不由得点头道“嗯呐!钓翁是温州人士,据说也是听闻西野先生要就任苏州知府这才肯来的。”
温州人士、曾在陕西府衙担任文案多年,还是姓陈别号钓翁……
“妙安姐姐,你且帮我把伯虎喊来……”张仑若有所思,妙安见状不敢打断赶紧点了点头转身便去喊唐伯虎去了。
经历了春闱一案唐伯虎吃了大亏之后总算是心性平稳了些许,这些日子除了去拜访那些在落难的时候依然帮助、惦念自己的师长、学友之外,基本就是跟徐经在这桃花坞里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