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还在继续,炮弹砸在铁丝网中炸的铁丝翻卷成一团,落在雷场中引爆地雷,落在战壕附近炸的战壕塌陷,有些战士躲在防炮洞里被塌陷的泥土埋住,顾不得炮击还在继续,急忙推开泥土透气。
一颗山炮炮弹准确的从顶部落进重机枪掩体,爆炸过后数十公斤的重机枪被炸飞出战壕。
这就是炮击的主要目的,摧毁敌方防御工事。
一排战车出现在日军阵前,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终于停了。
“快返回阵地”战防炮士兵第一个返回阵地 每人都扛着一箱炮弹,回到阵地赶紧掀开炮身上盖着的防尘布,打扫一下调整炮口。
一队队士兵扛着弹药返回阵地,放下弹药拿出工兵铲紧急抢修战壕。
当然日本人是不会给太长时间的,十几辆战车一块出场,分成两个部分向着一团阵地发起进攻,至少一个大队的日军跟在装甲车身后,还有一个大队等在出发地,只要装甲车形成突破就会一股脑冲上来。
当然因为地形原因,装甲车爬不上阵地,最多也就停在两百米外给步兵提供掩护。
这已经是非常强大的掩护力量了,8辆坦克、6辆装甲车就是8门火炮十几挺机枪。
进攻开始了,八路军的反坦克战防炮从八百米距离外就开始朝着日军装甲车射击。
陆式战防炮主打的就是低矮轻便,所以射程也短,不像进口的37毫米战防炮能打好几公里。
一共八门战防炮朝着日军开火。
“擦”一枚炮弹从一辆坦克炮塔边缘擦过,在炮塔上留下深深的划痕。
坦克后方响起几声惨叫,炮弹弹头击中了后方几名日军,巨大的动能贯穿一名日军胸膛留下一个巨大的血窟窿,打断后面一人胳膊,继续钻入另一人腹部这才停下来。
久经战场的日军没有任何惊慌,给濒死两人一个痛快,被打断胳膊的还能救治一下。
第一轮进攻无一例外全都打空了。
距离还远日军坦克看不到炮弹从哪打来的,只能向着可疑目标开火,双方打起炮战来。
不同的是日军炮弹打到战壕上会爆炸。
河边次郎作为战防炮连长,仍然保持着前线战斗的习惯,亲自守在一门炮前,举着望远镜报出日军位置速度。
战防炮射速取决于瞄准速度,很快下一轮炮击开始了。
“趁着日军停顿开炮时候再打”河边次郎命令道。
日军的坦克虽然能做到行进开炮,但准头很差,都是短停开火。
说实话此时的日军装甲兵心里很忐忑,对面这伙八路军反坦克火力很充足,他们随时可能被击中。
二团三团的炮兵都是刚组建的,虽然有几个老兵但整体水平比一团差的多,打固定目标还行打移动目标差距就很明显了。
一团率先建功,一颗炮弹正面击穿日军坦克装甲,在车身上留下一个拳头大的孔洞。
炮弹钻进车身直接打死了机枪射手,弹头撞在了坦克炮上,撞的火星四溅零件蹦飞。
乱飞乱跳的金属碎片,打的车组其他几个成员全都挂了彩。
“退出战斗”车长忍着伤痛咬牙命令。
驾驶员捂着流血的肩膀挂上倒档直线后退。
毫无征兆的后退,使得后方紧紧跟着的日军反应不过来,差点被自己人碾压,只能挥舞拳头大骂几句,赶紧跑到别的车后面。
装甲车是来掩护步兵的,行进速度很慢,比正常步行还略慢。
双方不断互射,一旦有炮弹落在身边八路军战士拉着战防炮就跑。
日军的所谓坦克装甲极其薄弱,只要打中就能击穿。
一颗炮弹打中空隙处,车上日军很幸运,炮弹没打中重要部位,前后打了个对穿,是有些金属碎片把炮手打伤,但还能坚持战斗。
距离进入五百米战防炮准头飙升,接连有装甲车被打坏。
当然装甲车的炮火反击也很犀利,经常逼的战防炮转移阵地,二三团战士因为不熟练到现在也没击毁一辆装甲车,光顾拉着炮转移了,主力还是一团那四门炮。
眼看着敌军越来越近,一团炮兵开始朝着日军开火,一颗炮弹正好落到装甲车后方密集的日军队列中,一炮炸死炸伤十几个日军。
一个炮组朝着日军开炮,炮弹钻进车体内部,直接打进了发动机舱,正好这辆装甲车有些轻微漏油,迸溅的火星直接点燃了油箱。
车内冒出黑烟,几个身材矮小的小鬼子打开舱盖急忙跳下车,没到两分钟就从舱盖窜出火苗。
附近的日军急忙躲得远远的,果然轰隆一声巨响,车内弹药发生殉爆,炸的装甲车零件四散纷飞。
随着距离拉近接连不断有装甲车被击毁,日军也首次建功,一颗炮弹打进了掩体,几名炮兵战士被炸死炸伤。
战士们来不及悲伤,拖走尸体和伤员,赶紧替补到战位上。
一颗82毫米迫击炮弹落在日军装甲车两米开外,飞射的弹片打断了它的履带,装甲车瘫在原地,很快被两门战防炮集火打出好几个窟窿,里面的小鬼子一个也没跑出来。
事实证明面对充分的反坦克火力,在没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坦克是要吃大亏的。
14辆车的一个中队,距离阵地还有三百多米还没开到铁丝网跟前就被击毁了一半。
负责前线指挥的一个联队长急忙命令战车中队撤退。
掩护效果非常不好,不必再浪费装备和兵力了,接下来就靠步兵吧。
很快炮声再次响起,这次是联队级别的炮兵再给步兵掩护 准备打步炮协同。
八路军战士只能躲在战壕里守着,因为日军步兵距离也就三百米了。
炮声响起日军步兵借助炮火扬起的烟尘掩护大踏步前进,很快来到铁丝网跟前开始剪铁丝网。
日军炮火徐徐延伸,当然八路军炮兵也没闲着,不断朝着阵地前的日军开火。
几乎每时每刻双方都有伤亡,一方坚定的前进,一方坚决阻击,当然八路军一方不止李云龙在这里硬扛,丁伟孔捷已经率部向日军后方迂回,就算不切断日军后勤补给也要分散日军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