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澈的眼神从犀利变得温和。
他之所以将颖妃叫来陪伴祝向愉,除了让她以师姐妹的身份,开导开导祝向愉外。更是想让郑颖儿将自己的经历讲给祝向愉听,让她明白自己并非外面传言的那样。
霸占兄嫂?
不好意思。
我李澈的的确确喜欢美女,但他的目标是收尽天下性格各迥的美女,没有传说中那么饥不择食,不要脸皮!
罔顾纲纪伦法,这与禽兽何异?
李澈温和目光直视祝向愉,淡然道:“过来。”
祝向愉心中有气,不愿过去。
最后还是郑颖儿悄悄扯了祝向愉的衣裙,祝向愉迫于无奈,才不甘不愿靠近李澈。
李澈没有责怪,而是将祝向愉拉过来坐下来,随之掀开她手臂上的衣裳,露出触目惊心的伤痕。
“疼吗?”
回应李澈的,只是一声冷哼。
“有点痛,你忍着点。”
“你想…你想干什么?”祝向愉心生戒备。
只见李澈从怀中取出一只瓷瓶,不假思索涂抹药膏给祝向愉上药,专心致志的一幕令两女匪夷所思。
这…还是油嘴滑舌的皇帝吗?
这…还是昨夜暴虐的昏君吗?
两女心中,心照不宣出现大大问号。
许是李澈涂药的动作,不小心重了一分,疼得祝向愉倒吸一口冷气。
李澈瞟了祝向愉一眼,轻轻扬起涂着膏药的玉臂贴心的吹着。
我的天呐!
郑颖儿和祝向愉简直不敢相信眼睛。
你亲自给祝向愉涂药,已经够令人咋舌的了,现在倒好,居然不惜身份尊卑,给她伤口吹气?
祝向愉心里仍有隔阂,不愿和李澈保持亲密的举动,挣扎着抽回玉臂,不悦道:“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澈神色不变,坚定不移的说:“昨夜之事,朕想跟你说句抱歉。”
“于公于私,朕都利用了你!”
“希望,你不要记恨朕!”
两女面面相看,不明就里。
昏君在跟祝向愉道歉?
他到底在搞什么把戏?
百思不得其解间,徐富走入景阳宫。
“启禀皇上,水怡殿传来消息,说是媚美人在御花园游湖,不小心脚底踩滑摔倒了,现在御医已经过去了。”
李澈眉头紧锁,点头表示知道了。
将瓷瓶放在桌几上,李澈嘱咐道:“颖妃,替朕给丽妃上药,此药虽然冰冷但是药效很好。”
留下一句话,李澈大步离开。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甚是忙碌。
“这昏君…后宫的女人倒是多!”祝向愉冷不丁冒出一句云里雾里的话。
郑颖儿心不在焉吐出一句:“师姐,你刚刚入宫并不知道后宫情况,这位媚美人可是身怀龙裔的主啊!”
身怀龙裔?
祝向愉后知后觉,惊讶道:“方才那位公公说媚美人摔倒了,如果媚美人真的怀孕摔倒了,情况不是很危急吗?”
“为何他的反应如此淡然?”
“因为,他不想要这孩子!”
郑颖儿一语道破,遂即默默无闻顶替李澈的工作,继续给伤痕累累的祝向愉上药。
信息量有点大。
初入宫闱的祝向愉并不懂其中纷争。
只能暂时将这股想法压在心底。
…
【水怡殿】
媚美人身怀龙裔的消息,在后宫早已是人尽皆知,本来她就是备受关注的主,现在在御花园游湖受了伤,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等靖远皇帝李澈赶到的时候,乍然发现皇后王韵、淑贵妃萧悦悦、徳贵妃司马晴、贤贵妃木槿,四女皆在水怡殿关注此事。
抬头看见几名御医忙的手忙脚乱。
四女看见李澈到来刚想打声招呼,结果被李澈的手势打断了。
神情漠视,反应淡然。
没过多久,太后闻讯赶来。
一入门就是追问李澈:“皇帝,媚美人情况如何?”
四女先后福身,异口同声喊道:“臣妾参见母后。”
李澈无可奈何,只能装出紧张表情,劝道:“御医正在诊治,母后但请放宽心。”
太后心急如焚,唯恐心心念念的大孙子没了。看着水怡殿的宫女、侍从,不由得怒火中烧。
“近日天气寒冷干燥,湖边石路不易走滑,况且有专门的宫人负责定时打扫,怎会无缘无故出这事?”太后发怒了。
由此可见,太后是真重视这孩子。
皇后王韵、淑贵妃萧悦悦、徳贵妃司马晴和贤贵妃木槿,四女相视一看,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宫女侍从瑟瑟发抖,跪地俯首。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李澈叹息道:“再不说明情况才是真的该死!”
宫女侍从一听此话,立马说道:“湖边气候的确是干燥无比,可有处石子路被人抹了油茶,媚美人刚踩上去就摔了个大跟头。”
言之凿凿,语气坚定。
怕是其中有鬼。
皇后王韵和贤贵妃木槿面面相望。
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
太后噔时越发生气,怒道:“究竟是谁敢在后宫做出危害皇嗣之事,皇帝!”
李澈心里那个委屈啊。
他的确不喜欢媚媛的孩子,也不愿意留下来。
可天地良心!
绝对没有暗中搞鬼啊!
“徐富,彻查此事!”
“奴才遵旨。”徐富悄悄退下。
这时几名御医走了出来,战战兢兢地说:“启禀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几位贵妃娘娘…媚美人受了巨大冲击…以至于小产见血…”
“不过…好在发现及时……臣等用药保住了龙嗣…只是今后媚美人需要更加小心…否则龙嗣极可能保不住……”
此话一出,太后悬着的心落下了。
“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李澈心里五味杂陈,说道:“母后,朕今后会多派人照顾媚美人的。”
太后却看向身后四女。
“事事要争口气,但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就做出害人地勾当。”太后一语双关,说了声:“皇后身为后宫之主,理该做好嫔妃们的榜样。”
稀里糊涂挨了训斥,心情能好才怪。
皇后王韵心生愧疚,说道:“臣妾谨遵母后教诲。”
其余三女异口同声说道:“臣妾谨遵母后教诲!”
太后没有再多说什么,由淳儿搀扶着走了。
“臣妾恭送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