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告示, 穆琼心里一松。
他的那封信, 想来霍二少已经看到了……当然,也可能看到的不是霍二少而是别人,但这没有关系,只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就好。
青霉素的制作方法, 他原本是打算公开的, 其实给谁都可以。
当然了, 如果能给霍二少,那就最好了。
若是出了意外, 拿到它的人心术不正……那他马上将之交给别人, 也来得及。
左右这是救人的东西, 而不是害人的东西,得到的人, 是不可能拿他来害人的。
穆琼正看着这个告示, 魏亭就拿着几本希望月刊回来了,他将希望月刊分给办公室里的老师,然后便道:“这天幸也不知道是谁, 竟然不要稿费……不过也不奇怪, 他的家境应该不错, 多半还留过洋,所以才能对抽水马桶什么的这么了解。”
“校长,真有这么好的马桶?”盛朝辉问。
“有。”魏亭道:“不过在上海,能用上的人不多。”
要用抽水马桶,必须要有配套的下水管道什么的, 现在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能用上。
而且,现在的有钱人,也不会非要用这个。
雇个人一天给自己刷几十遍马桶,兴许还比用抽水马桶便宜。
“我也这么觉得。”穆琼点头,还道:“真希望我也能用上。”
“一定可以!”魏亭道。
上次看到《我在百年后》这篇文章之后,魏亭让学校里的国文老师读给学生们听,而这次,他依然如此要求。
“孩子们在读书之前,先要明白他们是在为什么读书!他们应该多看点这样的文章,这样才能知道未来的道路要怎么走。”魏亭道。
老师们当然没有意见。
像李衍一魏亭这样,把这篇文章读给别人听的人不止一个。
之前《我在百年后》第一次刊登,希望月刊就卖断了号,而这次……哪怕希望月报已经一次印了两万份,依旧卖光了。
而买到的人,都觉得很值。
这份月刊里,刊登了足足三万多字的《我在百年后》,完全可以让人看个够!
就连穆琼,都觉得希望月刊着实给力。
他知道这时候的杂志,往往提前一两个月,就已经把下期内容定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月刊留出这么多的版面给《我在百年后》,着实不容易。
毕竟……这时候不管是纸张的质量还是印刷质量,都比不上现代,月刊虽厚,但三万多字,也能占掉整本刊物的十分之四了。
平安中学的学生,都不曾订阅希望月报,但《我在百年后》这个故事,他们却都读了。
“魏校长真好。”
“是啊,当初我爸妈还担心这所学校不好……我觉得我们学校,真的再好不过了!”
“我同学没有考上平安中学,去了别的中学,他们学校别说英文了,物理化学都是不教的。”
“我觉得我这么读下去,一定能考上大学!”
“听说魏校长要建个大学,我们到时候可以去考!”
……
学生们都很感激,感激过后,便讨论起《我在百年后》来。
“如果我也能去百年后就好了!”
“我倒是不想去百年后,只想让百年后当真变得这么好。”
“想要让百年后变好,我们必须要努力!”
……
傅怀安也在这些学生中间。
他听着周围人的话,心情不可避免地变得激动。
原本,因为早上被霍英身边的人盯着练了许久的缘故,他都打算在学校里补眠,好好睡一觉了,但现在……
他不睡觉了!
他打算好好听课!
傅怀安都被自己感动了,同时也有点懊恼,他竟然忘了今天是希望月报出刊的日子,没有提前去买希望月报……也不知道等下能不能买到……
傅怀安到底还是没能买到希望月刊。
早上起得早不说还被盯着锻炼,又上了一天课,他回家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浑身都疼,整个人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
但他一进家门,整个人的状态立刻就变了,紧绷了起来。
他又在家里看到了霍英!
霍英的生意不是做得很大吗?他应该很忙的,为什么傅蕴安都没回来,他已经在家里待着了?
傅怀安郁闷极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霍英的面前摊开了一本杂志,那本杂志还挺眼熟的,正好就是他想买的希望月报。
傅怀安等着霍英说话,但霍英没说话,见状,他就打算绕过霍英,偷偷进屋去……
“呵……见了我这个哥哥,都不知道要打招呼的?”霍英冷笑着看向傅怀安。
傅怀安欲哭无泪。
“算你运气好,我今天还有事出门,就不教育你了……还不快走?”霍英道。
傅怀安立刻就跑了。
霍英这才拿起手上的希望月报,然后先去了后面的小洋楼,再从那里出发,去赶饭局。
他现在已经没有刚来上海的时候那么忙了,但依旧每天晚上都有应酬。
霍英这天晚上,去参加了一个晚宴。
这个晚宴的组织者,是一位在晚清赫赫有名的官员的孙子。
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了,但那些大世家,依然屹立着。
霍英今天要见的这位的父亲,在晚清时就曾出使欧洲,几个子女也都被他送到了国外留学,虽然清『政府』没了,但他们一家其实没受什么影响。
霍英进去的时候,敏锐地感觉到几道鄙夷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他在心里嗤笑了一声。
总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清局面,在他家老爷子手上有枪的时候,竟然还看不上他们。
霍英正这么想着,那几道目光已经收了回去,而接下来,所有人都对他很热情,没有丝毫怠慢。
但他觉得挺无聊的。
霍英觉得非常无聊的时候,穆琼拿着两封信,走出了家门。
他换了一家邮局的邮筒,寄出了自己的信。
清末,在清『政府』还没有建起自己的邮局的时候,就已经有洋人在他们的国家开了邮局了,五十年前,清『政府』有了自己的邮局之后,洋人的邮局也依然开着。
因此,在如今的上海,是有不止一家邮局的。
当然了,再过五年,洋人们开的,被国人称为“客邮”的邮局,就会关掉了……
穆琼将信投入邮箱,然后就去买了点吃的,拎着回了家。
他出来的理由,便是要买点吃食。
而他的家里,朱婉婉和穆昌玉两个人,正在看希望月报。
上一期的希望月报,穆琼买回家了,这次的也一样,而《我在百年后》这篇文章,不仅外面的人喜欢,朱婉婉和穆昌玉也喜欢,甚至爱不释手。
穆琼买回家的吃食是芝麻大饼。
芝麻大饼扁扁的,一个有盘子那么大,里面裹了豆沙,面皮上则撒了芝麻。
“哥,你不是不爱吃甜的吗?怎么买了这个?”穆昌玉不解地问道。
穆琼其实不想买这个,只是没看到别的能买的……“给你吃的。”
“谢谢哥!”穆昌玉笑道,她拿来一把刀子,把大饼切开,然后给了穆琼一块饼。
穆琼接过慢慢吃着,然后问:“《我在百年后》这篇文章你们已经看完了吧?感觉怎么样?”
“很好看,但没有哥哥你写的好。”穆琼道。
朱婉婉也点头。
穆琼:“……”
穆琼吃了一口饼,道:“你们不用哄我,我很清楚,这个故事写的比我写的要好。”
“哪有,他写的都是不着边际的东西,没有你写的好。”朱婉婉道。
“娘,你不喜欢这个故事?”穆琼问。
“也没有……”朱婉婉道,《我在百年后》这个故事,她其实挺喜欢的。
“这个故事写的很好,比《留学》和《求医》要好……娘,昌玉,我希望你们多看看,看里面的女人都是怎么生活的。”穆琼道:“我们已经从穆家离开了,你们应该拥有崭新的人生。”
朱婉婉看着自己面前的希望月报,一时间愣了。
这故事里的女子,一个个都活得潇洒,她也能这样?
像朱婉婉一样,看了《我在百年后》,然后羡慕百年后的女子的生活的人有不少。
这本书描写的百年后的一切,都太过美好了。
他们现在,真的很想主角张幸走出精神病院,去外面看看,好让他们也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一转眼,新的一天就来到了。
《求医》刚刚完结,《我在百年后》就又火了一把,而今天,大众报上还会刊登楼玉宇的新作。
楼玉宇的新作是什么,大众报一直藏着掖着,而这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看过《求医》《留学》,又刚看了《我在百年后》的人,口味都被养叼了,也就对楼玉宇的新书格外期待。
震旦大学。
郑维新一大早,就拿着大众报进了教室,然后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看了起来。
他只一眼,就看清了穆琼的新书的名字。
“流浪记?这个故事,怕是跟《求医》一样让人难受……”郑维新有些失落,然后就仔细看了起来。
《流浪记》写的,是一个无父无母,在外面流浪的孤儿。
这个孤儿名叫豆豆,他一开始其实有个幸福的家,可惜遇到了土匪,父母都没了,他就开始要饭为生。
而故事的开头,是他一路来到了上海,见到了这个繁华的城市。
这个故事,是穆琼看到那个死在大年夜的孩子之后写的,他写这个豆豆的时候,总是想起那个孩子。
所以,他想写的是这群孩子艰难的生活,偏又希望自己笔下的豆豆,能过得轻松愉快过得好。
然后,他就这么写了。
豆豆是一个个特别开朗的流浪儿童,他跟其他那些流浪的孩子都不一样,他总能在艰苦的生活里,找出不一样的乐趣来。
穆琼是从夏天开始写的,天气热的很,豆豆被晒得难受,他就摘了柳条,编了一个柳条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兴致勃勃地逛起上海来……
这篇文的基调非常欢快,豆豆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
他很饿,不得不去翻找别人扔掉的东西,从中寻找食物,但他称呼自己的这种行为为“找宝贝”。
他晚上住在桥洞里,被蚊子叮咬,但他也不懊恼,反而对蚊子道:“我还饿着肚子,你们倒是先吃饱了!”
报纸上,依旧只刊登了三千字,而这短短三千字,就已经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聪明伶俐,乐观开朗的流浪儿童。
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反而更让人心疼。
这孩子一直在挨饿。
郑维新看完一遍,又看了第二遍。
“我昨天看了《我在百年后》,觉得楼玉宇的文虽好,但比不上《我在百年后》,可现在……我又觉得他写地更好。”郑维新的一个同学道。
“我倒不觉得,相比之下,还是《我在百年后》写得更好,天幸的文风用词,跟现在大不一样,可不是简单就能写出来的!当然,楼玉宇的文虽然比不上他的,但跟别人比,楼玉宇写的已经非常棒了。”
“这篇流浪记给我的感觉,跟《留学》有点像。”
“我也这样觉得,看《留学》,我仿佛经历了江振国的人生,看《求医》,看到的却只是被撕开的残酷现实,但这《流浪记》……它又让我仿佛要经历豆豆的人生。”
……
这些人的议论,穆琼并不知道,但他要是知道,他会告诉这些人,这是因为代入感的问题。
《留学》是一部代入感挺强的小说,但《求医》不是,而现在这篇《流浪记》……它的代入感,兴许比《留学》还要强一点。
这个故事,是完全从豆豆的角度去写的。
穆琼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在从豆豆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楼玉宇已经写了两篇文了,拥有大批的粉丝,不过他的新文到底刚开始刊登,开头又没有什么爆点,因此大家虽然看了,但没有讨论太多。
倒是《求医》和《我在百年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了。
今天的报纸上,甚至还刊登了某位知名人士写的这两篇文的读后感,这位在自己写的文章里,将《求医》和《我在百年后》都狠狠地夸了一番,号召大家都去看。
穆琼的生活环境其实挺封闭的,他接触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可就算这样,他还是听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
他在现代的时候,小说写的很不错,得了不少奖项,在网上也有很多评论,但这样被人喜欢,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穆琼定了定心神,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写起了《流浪记》。
既然大家喜欢,那他一定要多写一点,让更多人的可以看到。
穆琼这一写,就一直写到了中午。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冯小丫在外面敲响了钟声,孩子们一窝蜂地往外跑去。
穆琼拿着带来的菜,也往外走去。
他今天带的菜是酱鸭,也就没有提前让冯小丫蒸。
学校食堂那边,很多学生正在盛饭盛汤,见到他,他们纷纷打招呼:“穆老师好!”
“你们好。”穆琼朝着他们笑笑,走进食堂。
食堂里面放了桌子,学校的老师基本都坐在那里。
最初只有穆琼和钟老师在学校里吃饭,其他老师都是去外面买饭吃的,但后来魏亭来了,跟他们一起吃,再后来盛朝辉也开始跟他们一起吃……慢慢地,所有的老师竟然就都一起在学校里吃饭了。’
大家都会带点菜,坐一起吃,竟是吃得很不错。
比如今天,钟老师带了两个炒青菜,穆琼带了酱鸭,盛朝辉带了油豆腐烧肉还有咸肉竹笋汤,还有别的老师带了炒鸡蛋什么的……一桌子菜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而除了这些,冯小丫还端了一碗鸡蛋咸菜汤过来,又切了半只白斩鸡。
按着穆琼的交代,她现在做荤菜不是白水煮鸡就是白水煮肉,吃着还挺不错。
穆琼吃饭的时候,公济医院,傅蕴安也在吃饭。
公济医院给医生提供免费的饭菜,而这些饭菜,还挺丰盛的,甚至有西餐中餐两种不同的选择。
傅蕴安和玛丽医生坐在一起,两人吃的都是中餐。
玛丽医生是医生,同时也是传教士,而这会儿,她就跟傅蕴安谈起了她的信仰。
傅蕴安笑着跟他说话,但并没有听到心里去。
他以前刚出国的时候,为了生活曾经在教堂里干活,一度是相信神的存在的,毕竟他们那时候过得太辛苦了,他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可是,两个男人在一起,是不被允许的……
傅蕴安很快就将自己面前的食物吃光了,然后跟玛丽医生告辞。
“傅,你总是这么忙,你都不知道要休息的吗?”玛丽医生问。
“我希望能多做一点事,多救一些人。”傅蕴安道。
“好吧……我其实跟你一样。”玛丽医生道。
傅蕴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起病例来。
他下午有一个手术要做,有个病人的胆里有了石头,他非常痛苦……
正看着病例,傅蕴安的助手来了。
“三少,天幸的信寄来了!”助手一进来就道。
“给我。”傅蕴安立刻就道。
因为天幸这个人,一开始就是傅蕴安先知道,先了解的,他提供的还是一种『药』物,因而这件事,霍英全权交给了傅蕴安去处理。
天幸的信,便也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傅蕴安的手上。
傅蕴安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就看了起来。
这封信上一句废话都没有,就只写了『药』物的由来。
傅蕴安原先,其实是不怎么相信天幸的话的,他不觉得天幸真的可以知道这么一种神奇『药』物的制作方法,但当他将这封信来来回回看了几遍……
哪怕他还没有去做过实验,他对这信上写的东西,也已经相信了五成。
无他,这上面写得太详细了!
还有就是,这里面写了一些实验器材,而那些实验器材,没进过实验室的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而这样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在国内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这个天幸,恐怕不仅留过洋,还在国外的知名大学待过,并且拥有一个很好的导师。
傅蕴安的脑海里闪过一些名字,他试图将那些名字跟天幸对上,但又觉得都不像。
他的注意力很快就回到了自己面前的信上。
天幸写的,是一样研究成果,就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还是从国外的实验室里窃取来的……
当然,不管到底是怎么来的,他都会好好研究。
傅蕴安将信折好放在怀里,过了好一会儿,心情才平静下来,然后就拿出一张纸,开始写东西。
写了一会儿,他又放开不写了,然后站了起来:“你帮我叫一辆汽车,我要出门。”
“是,三少。”助理应了一声,就出门去了。
傅蕴安却是找到了自己的同事,拜托他帮自己做个手术。
傅蕴安平常总是帮别人,在公济医院的人缘非常好,他的同事一口答应下来,然后又在傅蕴安详细交代了病人的情况之后,不解地问道:“傅蕴安,你怎么突然让别人帮你做手术?”
“我今天有点集中不了精神,如果让我去做这个手术,可能会出事。”傅蕴安道:“而且我要出去一趟。”
傅蕴安离开公济医院,坐上汽车,就去找了一个英国人。
他的医术非常好,而正是凭借着这医术,他在租界的洋人圈子里很受欢迎,那些洋人都愿意跟他交好。
而他这次找的这个英国人,就是他的好友之一。
“傅,真难得,你竟然会来找我!”
“乔治,我有事想请你帮忙。”傅蕴安道。
“什么事情?”乔治好奇。
“我有个朋友想要一套实验设备,我知道你这里有一套。”傅蕴安道。
“这套设备,震旦大学那边已经要了,就是款项还没有谈妥……”乔治迟疑地看着傅蕴安。
“多少钱?”傅蕴安问。
“两万大洋。”乔治道:“傅,你是我的朋友,我不该开这样的高价的,但你知道的,实验设备要运来这个国家非常麻烦……”
“没问题。”傅蕴安直接道。
他知道乔治这个价格卖得高了。
乔治手上的实验设备并不是新的,而是实验室淘汰下来的,而且并不齐全,在国外的话,怕是一千大洋都没人要。
但他现在急着要,而他自己想办法去弄的话,就算能弄到,怕也要过几个月,才能到他的手里。
“傅,你真爽快!”乔治立刻就道:“成交。”
傅蕴安这才松了一口气。
乔治这时候又问:“傅,你的朋友要建个实验室?他还有什么想要的吗?”
“当然有。”傅蕴安道:“我对实验室不了解,但想来……好的实验设备,他肯定都是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 胡愈之主编的《东方杂志》在1932年11月1日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遍发通启约400余份,征集“中国梦”,有个问题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 ”
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说:“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去看了当时的人想的未来,真的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亲可以百度一下~
****
感谢 别咬嗷 的深水鱼雷x1,地雷x3
感谢 cc和阿翡 的手榴弹x1,火箭炮x1
感谢 玲珑 的火箭炮x1
感谢 想要一只猫 的手榴弹x1,地雷x1
感谢 霍普斯 的手榴弹x1
感谢 玄米茶 的手榴弹x1
感谢 苗苗 的手榴弹x1
感谢 polo 的手榴弹x1
感谢 哈哈 的手榴弹x1
感谢 雨遇佳期 的手榴弹x1
感谢 遗祭 的地雷x3
感谢 阿错 的地雷x2
感谢 叶子 的地雷x2
感谢 偷懒不是罪 的地雷x2
感谢 星辰此刻落下 的地雷x2
感谢 静儿 的地雷x2
感谢 碧落 的地雷x1
感谢 月下柳树 的地雷x1
感谢 bettyiting 的地雷x1
感谢 quinn 的地雷x1
感谢 贤格格 的地雷x1
感谢 冬之日 的地雷x1
感谢 小鱼干 的地雷x1
感谢 jili 的地雷x1
感谢 远 的地雷x1
感谢 雨落海棠·清 的地雷x1
感谢 离洛 的地雷x1
感谢 浅喜深爱 的地雷x1
感谢 贰又 的地雷x1
感谢 nikky 的地雷x1
感谢 nezumi 的地雷x1
感谢 清汤银丝挂面 的地雷x1
感谢 ceil 的地雷x1
感谢 那个谁 的地雷x1
感谢 溪萝 的地雷x1
感谢 我爱读书啊啊啊 的地雷x1
感谢 纯属天然呆 的地雷x1
感谢 xixi 的地雷x1
感谢 步莲华 的地雷x1
感谢 浆果何子 的地雷x1
感谢 睡神 的地雷x1
感谢 狮子山大王 的地雷x1
感谢 栀香乌龙茶 的地雷x1
感谢 的地雷x1
感谢 ssu苏久久 的地雷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