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新的大美女
他们的速度很快。
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金銮殿。
看到了静静等待的大臣们,还有一位身穿红衣的小美女。
小美女长得非常漂亮,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五官精致,肌肤雪白,还有一双明亮的眸子。
在看到李轩出现后,小美女露出甜甜的微笑。
她笑起来的一瞬间,鹅蛋脸上露出两个小酒窝,看起来格外迷人。
“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叩拜,小美女也连忙叩拜。
“都平身吧。”
李轩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这位肌肤吹弹可破的小美女,带着一丝好奇道。
“你叫什么名字?”
“回万岁,民女甄宓,来自中山郡。”小美女躬身行礼,声音温软动听。
“甄宓?”
李轩听到这话,眉头一挑。
因为前世历史上。
甄宓也相当有名气,是一位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超级大美女。
前世有一句话形容甄宓: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这是百姓中流传的话,但也从侧面证实甄宓的美貌,和二乔是一个级别。
而且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证明甄宓的容颜,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洛神赋。
洛神赋的原型就是甄宓,里面详细描述了甄宓的美貌,美得让人着迷。
她在历史上也是一位皇后,容貌美艳,气质无双。
只可惜,她最终没能善终,被皇帝给赐死了。
李轩发现古代很多皇后都没能善终,只能说皇室的刀光剑影,比想象中还要可怕。
不过。
那都是前世。
现在甄宓就在眼前,只要李轩娶了甄宓,就不会有那些刀光剑影。
以李轩的个性,他绝不会这么对自己的女人,只会疼爱自己的女人。
而且这等姿色的美女,也确实让人喜欢。
李轩抬手对着甄宓招招手道。
“来朕身边。”
“是陛下。”
甄宓听到这话有些忐忑。
她只是一介富商之女,虽说家人对她很好,从小让她看书识字,让她明事理。
但她平时的生活圈子,最高也只是富商女孩子之间的圈子,哪里经历过现在的阵仗。
那么多大臣跪着,那么多士兵守着。
加上龙椅上身穿龙袍,器宇轩昂的李轩,更让甄宓感到忐忑。
她只能莲步轻移,小心翼翼的走到皇帝旁边,俏生生的站在那里。
对面。
李轩正在近距离,打量这个肤白貌美的小美女。
望着她楚楚动人的小脸儿,还有那晶莹如玉的肌肤,李轩非常的满意。
当然。
他对甄宓的天赋也非常好奇,想知道她有没有特殊天赋。
带着好奇。
李轩开启了识别功能,查看甄宓特殊天赋。
.......
姓名:甄宓
寿命:16\/66岁
天赋:避祸就福
.......
【避祸就福:甄宓所在的家庭,祸事降低百分之十,好事增加百分之十。注:祸事太大后无法避开。】
“避祸就福?有点意思。”
李轩看着甄宓的天赋,感觉还不错,对李轩来说是个相当有帮助的天赋了。
因为他是皇帝,只要甄宓成为他的女人,那整个大夏国都会受到她的影响。
祸事降低,好事增加。
至于祸事太大无法避开,这一点也能理解,这只是个天赋,想要做到扭转乾坤的层次,还是太难了。
李轩对这个天赋倒是很满意,感觉身边如果多几个甄宓这样的大美女,那大夏国的祸事会越来越少。
可惜这种天赋可遇不可求,李轩只能碰运气,不过有甄宓就够了,反正李轩还有别的天赋。
等实力够强后,无论面临怎样的灾害,都能轻松解决,这才是他走的路。
想到这一点。
李轩心情变得更加好了,尤其望着甄宓那柔弱无骨的白嫩小手,他就有些心猿意马。
索性他伸出手,直接握住甄宓的雪白小手,瞬间软软柔柔的感觉,从手中传来。
“诶?”
甄宓正忐忑的站立着,突然被李轩拉住手,她整个人都慌张了起来,有些不敢看李轩。
没办法。
她只是个大家闺秀。
她在外界接触的都是姐妹,哪里遇到这样的阵仗,所以她慌张的都不敢看李轩。
“别怕,以后皇宫就是你的家,朕就是你的夫君,朕以后会保护你。”
李轩模着甄宓的小手,轻声安抚。
“谢陛下。”
甄宓听到李轩的话后,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还是放不开,只是俏生生的站在那里。
“陛下,臣有本要奏。”和珅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恭敬的行礼。
“什么事说吧。”李轩不在意道。
“陛下,自从开始卖沥青后,国库充盈了不少,已经可以修缮一些重要的建筑了。
臣建议修缮一批破败的城墙,尤其是北方和西北方的城墙,
这些地方的城墙太久没有修缮了,很多城墙破损严重,已经无法有效的抵挡外来敌人了。
如果将这两个地方的城墙修缮后,也能更好的防范匈奴和董卓。”和珅建议道。
“和大人说的有理,不只是修缮城墙,还要治理黄河,梳通河道,
这些年黄河泛滥严重,去年,前年,大前年,每年都有洪涝灾害。
生存在黄河周边的百姓,每次到了黄河汛期,都苦不堪言。
现在距离夏季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距离黄河汛期不远了,必须尽快治理了。
臣建议加固黄河堤坝,治理黄河内的泥沙,也好让黄河周边的百姓,免受洪水之苦。”
马谡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说了一大堆,目的就是让李轩花钱。
自从上次李轩卖沥青,破了秦桧和张角的计谋后。
他们不甘心失败,又开始想办法,想搞垮大夏国。
方法很简单,依旧延续之前的方法,花钱,大兴土木。
只有这样。
才能耗费大夏国的财富,才能把大夏国的钱花光,让大夏国陷入虚弱状态。
到时候再来个灾害什么的,大夏国必然崩溃。
重点大兴土木的方法,比较冠冕堂皇。
就像现在。
和珅和马谡提出的修缮方法,无论怎么看都显得他们大义凌然,让人挑不出毛病。
“陛下,臣赞同两位大人的决策,治理黄河,修缮城墙,都是重要的民生和军事,
对百姓帮助巨大,对我国防守敌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宝站出来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