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涧东侧,靠近洛阳的方向。
郑军主力正驻扎于此。
郑军中央大营中,王世充坐在前方椅子上,刚才手下大将单雄信派人来报说包围了唐军的主帅和大将军,激动的王世充差点从椅子上摔倒在地上。
就这样怀着一颗激动无比的心等待了片刻,只见单雄信亲自前来,一脸愁眉苦脸的表情,王世充也猜到了结果,定是让李世民和王权宁二人逃了。
那颗热血沸腾的心顿时变得拔凉拔凉的。
又过了一会,派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说侦察到唐军主力十万人全部在此,吓得那颗拔凉的心仿佛结冰了一般,不做多考虑,立马大军开拔,返回了洛阳。
想什么呢,自己只有这三万军队,而唐军十万之众,拿什么打,拿头打吗?还是回洛阳继续守城好。
就这样,王世充三万大军来的迅速,走的更是迅速,宛如蚂蚁搬家一般,极其的有组织有纪律。
翌日。
慈涧关内的罗士信大开关门,把唐军迎了进去。
关内。
众将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如何夺取洛阳的方针。
王权宁咳了咳嗓子,率先说话:“当年李密率几十万大军围攻洛阳,前后打了几百余仗,都没有将其攻下,前车之鉴,洛阳绝不可强取。”
众将皆是点头,当年的战役虽说他们没有亲身参与,但也是有所耳闻的,战况可谓是极其惨烈。
随后诸将依次发言,总结下来就是先取洛阳周边重要据点、关口,控制住两大粮仓,而后收缩战线,围困洛阳,使其变为一座孤城。
这种战法虽说消耗的时间很长,但伤亡肯定是最小的。
统一了结果,李世民当即下达命令。
将这十万唐军共分为五部。
一部攻伊阙关,切断洛阳南面的援军。
伊阙位于洛阳的南面,是洛阳的南大门,虽说南边除了伊阙外还有一两个关口,但那些关口较小,行军困难。
一部前往洛阳东边攻洛口仓,切断洛口仓的粮食补给。
一部攻怀州,怀州位于洛阳北面,与洛阳之间隔着黄河,可凭借黄河天险阻击敌军从北面的增援。
一部随攻怀州的一起行军,而后秘密渡黄河南下,沿邙山山脉行军,直取回洛仓。
最后一部由李世民、王权宁亲自率领,大军屯于邙山,直逼洛阳,牵制住王世充。
数日后,各路大军行至指定地点,帅令一出,各路将领纷纷行动,向洛阳周边发起了猛攻。
战斗结束的异常迅速,也异常的顺利,除了虎牢关旁的洛口仓久攻不下之外,其余皆顺利完成指定任务。
洛口仓的这路唐军见其久攻不下,也没有跟其死磕,就转头拿下了轘辕关。
轘辕关是位于洛阳东南风的一个关口,是河南与洛阳往来的交通要道。
而河南作为王世充的大后方,这部唐军原本以为攻下轘辕关之后,河南方面应该会率大军前来夺取关口的,到时候定然又是一场血战,能不能守住轘辕关都不一定。
结果确实是等来了河南方面的军队,但却不是王世充的援军,而是来投降唐军的。
原来,原本在洛阳方面的前朝旧臣都被王世充换上了新提拔上来的将领,而原先那些老的将领又不能全杀了,否则直接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动乱。
所以王世充就想了一个办法,将这些旧臣、旧将领全部赶走,赶去哪呢?自然是河南。
对此,这些旧臣自然是怨念极大的,甚至有很多人都想置王世充于死地。
所以待唐军攻下轘辕关的消息一传到河南,这些驻守在河南的旧臣、将领们也极其有组织、有纪律的开始了归降。
最开始还只是轘辕关附件的几个州归降,到后来这些人直接是组织在一起,十几、二十州的一起降唐。
这些一起降唐的人之中,有一个人名叫张公谨,字弘慎,据说其臂力惊人,可以轻易的举起府门前的那一对大狮子。
那种归降的场面,仿佛过年一般,及其热闹,及其开心。
归降的众人开心,唐军更是开心,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由此可见王世充的根基是多么的不稳,在河南已经失了人心,
自此,唐军对王世充的初期作战算是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洛阳周围的周瑶据点、关口尽失,大片州府归降。
王世充仅剩下虎牢关以及洛阳到虎牢之间途径的偃师、巩县一线还在其手中,其余据点都被唐军短时间之内就夺了去。
而王世充此时还在洛阳城中坚持着最先定下的防守策略,其实这也不能怪王世充不率军进行支援。
首先,唐军本就人数众多,一但支援过去被唐军拖着可能就直接全军覆没了。
而且李世民还在邙山上时刻盯着王世充,若是王世充带兵出洛阳前去支援别处,那洛阳城怎么办?
万一被李世民直接攻下了,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了。
这些种种原因就导致了王世充没有对周边地区进行支援,从而使得唐军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最初的战略部署。
自此。
洛阳包围圈初步形成,在唐军众将眼中其仿佛成为了瓮中之鳖一般,只待被他们砍下头颅。
数日之后,在洛阳城内的王世充似乎是察觉到了危险即将要到来,终于是坐不住了,连忙找来文武大臣开始商议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其中就有人提出一个计谋:“眼下唐军实乃骄兵也,陛下可引其谈判,后群起而杀之。”
王世充想了想,觉得此法虽说不怎么高明,但却可以一试,随即派人前去准备。
就这样,在唐军众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