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在跟何人说话?”
就在王权宁跟官兵闲聊间,后面的门内,一道略显疲惫的声音传出。
听这道声音在耳边响起,官兵也是连忙开口:“大人,是一个从长安回来探亲的人。”
闻见,房间内一阵脚步挪动声响起,片刻,“吱嘎”一声,房门被打开。
映入王权宁眼帘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其神情之间充满紧张,藏不住的疲倦从脸上显露出来,这便是时任夏州刺史的刘文。
刘文推开房门,一双锋利的眸子仔细打量着王权宁。
不多时,刘文开口:“说说吧,你到底是谁?”
这句话听的身旁官兵微微一愣,眼中浮现出一抹疑惑之色。
但王权宁却是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心中不断打量着眼前之人,缓缓开口:“大人,在下真是从长安而来。”
刘文见王权宁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是直接开口了当的开口挑明:“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看你衣鲜光亮、谈吐不凡,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大人不妨自己猜一猜?”王权宁依旧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微笑着开口道。
身前的刘文这时却没有立刻就回答,反而是思考了片刻,随后带着肯定的语气开口:“就在前几日长安来信,说为了这次预防突厥南下,朝廷将那位百战百胜的王权宁将军派了过来。”
随即刘文看了眼身前的王权宁,小心的问道:“莫非......”
“我就是王权宁。”这次,王权宁并没有再转移话题什么的,直接开口回答道。
话音刚落,刘文连忙双手抱拳,对王权宁行礼:“王大人,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见谅。”
“无妨。”王权宁顿了顿,并没有将这件事太过放在心上,“刘大人,能否为我讲解一下刺史府内的这些东西都是准备用来干什么的?”
“当然可以。”刘文不假思索的继续,“众人都知道突厥人善马,骑兵厉害无比,而那些农具是准备在无定河岸边挖下一个个大坑陷阱,那些圆木则可以削尖摆放在陷阱之中增加威力,还可以做成阻马栏用来抵御骑兵。”
待刘文不停歇的一顿说完,突然,他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好像眼前的这位王大人似乎是想试探一下自己的深浅。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权宁在听完刘文的话后,也是嘴角微笑,他发现眼前的这个刘文,真是一个人才。
他的这些办法与王权宁在来时路上想到的一些手段直接是不谋而合,“既然大人准备的这么充分了,我便去调集四周的兵马做好准备。”
“多谢大人。”刘文大呼一声,他最怕的就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人胡乱指点而导致最后夏州沦陷,现在见过这位新来的王将军认同了自己的方法,刘文自然是极为高兴的。
翌日。
在刺史府休息了一晚的王权宁早早起床,今日刺史刘文便要组织人手在无定河岸边开工了,王权宁自然也打算跟着去看一看。
刘文稍稍落后于王权宁半步行走,两人就这样从刺史府一路出发,见过热闹的大街,来到河岸边。
不过在大街上却是发生了一件让王权宁印象极为深刻的事。
在大街上,每当刘文从人群身边经过时,那些百姓都会脸上热情的主动跟刘文或打招呼,或点头示意,而且这样的百姓很多,一路走来,几乎大多数百姓都会如此,就像是百姓们已经把这当成了一种习惯般。
王权宁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刘大人,有兴趣去长安吗?”
身旁,听到王权宁这突然间的一句话,刘文也是心中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对于王权宁这般明显的暗示,他肯定听懂了。
不过他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片刻,随即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的说道:“大人,下官有兴趣,但却并不想去。”
“为什么?”王权宁颇感意外的问道。
他暗示的已经够明显了,应该说已经算是明示了,但刘文却是拒绝了,王权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会对升官没有兴趣。
“大人,在十年前,甚至是在五年前,下官都梦想着有一天能调去长安,能进六部,能当宰相。”刘文说着,随即抬手向四周指了指,继续道,
“但下官在这里长大,又在这里为官这么多年,早已对这里有了割舍不开的感情,再则这里民风淳朴,没有长安的勾心斗角,也算是另一种的解脱吧。”
听到这些话,王权宁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两人就这么默不作声的一路行至无定河岸边。
经过官府好几天的宣传和调员,此时的河岸边已是站满了百姓。
这些人中,有着十五六岁的稚嫩小孩,有着五六十岁的白发老人,还有着身体羸弱的妇女,当然,青壮年的男子肯定也是有的,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乡不被战火摧残而聚集在此。
官府的人员先是将这些人群按照男女老幼分开,然后再分配相应的一些任务,青壮年男子基本上负责的都是挖土、扛木头这些重活,其余人则是负责干一些较为轻松的事。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王权宁在四周转了转,看了会,便离开此地去忙自己的事了。
他来夏州是负责调集军队以防突厥南下的,现在要做的自然是调集军队了。
刺史府内,刘文专门给王权宁准备了一间房间供其使用,房间内麻雀虽小但却是五脏俱全。
小方桌旁,王权宁手持毛笔正奋笔疾书,不断在纸张上写着什么,而在他的左手旁,好几封已经写完的信件整齐的摆放着。
这些,都是需要派人送到边境各将军的手中,而他们,则是通过自己信中的安排来做出相应的部署。
在这个年代,调兵遣将就是如此,十分的麻烦,而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在王权宁调兵遣将的过程中,长安城,一场超级大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