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建业革新(三)
看着殿下两人满眼的小星星,朱慈烺不由得有种得意的想法。
能叫这两位能臣心服,也算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陛下天纵英才,我等望尘莫及!”
高弘图五体投地,行了一个大礼。
“臣刚才听了陛下的一番话,醍醐灌顶。臣有些拙见,还请陛下指点。除了盐税,我们还可以收取商税,比如商会使用了土地,要交土地所有权的税。他们要吃饭,得交增值税。还有城建税,垃圾粪便处理税……”
高弘图鬼使神差的拿出一个算盘,噼里啪啦打的贼响,嘴里每说一个一个税项,都迅速的算出相应的税收。
朱慈烺和程先贞坐在那里,听他唠叨了足足半个时辰。
朱慈烺倒是挺佩服高弘图举一反三的能力,仅仅只是听了自己的一番话之后,就能罗列出一大堆的税项。
果然,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深不见底。
“高爱卿不愧是国之栋梁,能够联想到如此之多的税项,委实不易。不过,这商税的事情以后徐徐图之。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拿下盐税,毕竟这一块的收入已经够大了,路要慢慢的走。”
高弘图和程先贞两人赶忙磕头,尤其是高弘图,他知道皇帝这是敲打自己急功近利了。
“起来吧,说说你对农税的看法吧!”
高弘图并不是什么市井小人,只是有些急功近利。
适度的提示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叫他胆战心惊的。
“陛下,这些农税主要取决于土地数量。还有土地的所有人,现在我大明三分之二的土地。依旧全都集中在地主豪绅,世家勋贵的手中。百姓手中所掌握的土地不过是一些贫瘠的土地……”
说到农税,高弘图坦白的说出了全国土地的现状。
大明初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对一些士人、宗室、勋贵采取了免税的政策。
那个时候,这些人的人口基数和势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但是到了崇祯时期,绝对就是灾难性的了。
比如你成了一名举人,那么恭喜你,那你就是大明的一名士人了。
崇祯时期,宗室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快到一百万的人口了。
不过经过李自成、张献忠、还有八旗的祸害。人数急剧下降,现在也就一两万的数量了。
至于那些勋贵和世家商人们,也是达到了恐怖的两百万人,这是拖家带口的数字。
正是这样一群人数极少,却占据了大明三分之二的土地。
而且还都是能够浇得上水的肥沃之地,百姓手中的土地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代是鼓励开垦荒地的,所有权归百姓所有。
可惜的是这些百姓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也被这些无良的地主豪强霸占了。
不仅仅是民田,就是军屯的土地,也被他们一点点霸占。
这样的情况,百姓能不揭竿而起。
老百姓被闯贼一蛊惑,纷纷揭竿而起,开始反抗地主豪强的蛮横无理。
但是这些地主豪强家中都有人当官为将,本来是民间冲突,愣是叫这群人以权谋私酿成了冲击整个大明的农民起义。
就拿当年的福王来说,就他一个人就占到了五万顷良田。
结果是闯贼流寇杀到开封之后,城破这个福王也被点了天灯。
从家中搜出白银数千万两,账本田契更是数不胜收。
若是算上宗室那可怕的人口基数,可想这件事情是多么的可怕。
大明的宗室都是如此,更别提那些举人、官员勋贵、巨贾商人了。
大明的土地兼并达到了各个王朝之最,百姓焉能不反?
因此,更加坚定了朱慈烺变革的决心,只有解决土地兼并,叫百姓都有田种。
才是大明解决农税,最终彻底的根除大明症结所在。
要想收取农税,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大明宗室。
虽然现在的大明宗室远不如从前,但是他们的人口基数依旧不可忽略。
以前,大明的历代皇帝全都顾及同是朱家血脉这个东西。
就连当年崇祯最困难的时期,也不曾也不敢把手伸向这些宗室。
但是,朱慈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因为朱慈烺身体的灵魂不姓朱。
因此,换个说法。朱慈烺压根不是朱家的人,对于这样一群腐烂到骨髓里的寄生虫,朱慈烺没有半点的好感。
更没有一丝的怜悯,只要挡在百姓的前面的巨石,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推翻。
只要这些宗室识相,交出自己霸占的土地,他都不会撕破脸皮,若是既不交出土地,也不缴纳农税,他就不介意举起屠刀给这些家伙生动的上一堂终身难忘的课程。
至于勋贵和士人阶层,朱慈烺将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全部纳入税收体系当中。
这样光是这些人就能给大明的国库带来三千多万两白银。
不仅如此,朱慈烺还计划将土地收归国有。这个计划只不过等自己彻底的平定北方的八旗之后,再真正的实行。
现在这个时候,他计划先行开展有关土地租赁的限制的条款。
将农民的土地的税收降到三十税一,地主的税收则是提升至十五税一。
毕竟,这对于那些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只有这样,这些该死的地主才没有闲钱去购买大量的土地,土地兼并的现象也会降低很多。
税收的重头依旧是商税,因此朱慈烺决定出台一系列的鼓励经商的政策。
只有这样,那些想要快速富裕的人,才会趋之若鹜。
这样不仅会加速大明商贸的发展,更会使得腰包有钱的人,将自己的目光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这样一来,土地买卖的价格就会降下来。
手里有了闲钱的农民才会购买土地,这样土地就回到了本来的主人的手中,发挥他该有的价值。
程先贞和高弘图两人听了朱慈烺的构想之后,惊骇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身为户部尚书的高弘图更是满脸涨红,双拳握得紧紧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税改的问题了,而是一项恒古未有的巨变。
他们两人清楚的知道,只要跟着陛下一起变革,一定会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