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看着糊名和誊抄四个字,眼前一亮。
这两个制度好,一来可以减少考官按字迹寻人的可能,二来可以减少冒名顶替的现象。
“辅机,你觉得这事如何?”
“可以是可以,但是就是会增加考官的工作量。”长孙无忌当然想说不行,但面对李世民,这话他说不出口。
“那以后科举就按这个制度办,切不可让人钻空子。”
“是。”长孙无忌苦笑一声,皇上这是想离间他和他背后世家的感情吗?来这么一招。
“孤相信你。”李世民一脸无辜的开口,眉眼间全是对长孙无忌的信任。
【如小可爱们所料,男主手拿的是完善后的科举制度,保证让那些世家钻不了空子。
如此一来,杨坚和那些世家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
男主抓住机会,对杨坚进行敲打,想要收服他。】
“男主打的一手好算盘,但杨坚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人。”
“就是说啊,杨坚可是开辟新制度的人,堪比秦始皇一般的存在。”
“楼上这就有些夸张了吧,杨坚哪有那么厉害。”
“不信可以去查,所谓汉承秦制,唐承隋制,这可是铁一样的事实。”
“刚刚查了,杨坚确实挺厉害的,还在世界影响力人物百名榜中排到了第八十二位。”
“嗯?真的吗?我比较孤陋寡闻,你别骗我。”
“骗你有什么好处,说实话,杨坚确实不错。虽然怕老婆,但怕老婆的前提是爱老婆。”
“杨坚作为一个皇帝,能为独孤伽罗做到那一步,确实很好了。”
弹幕又歪了,开始讨论起深情帝王来。底下看的懂得人,都睁大眼睛,看的津津有味。
大秦,秦始皇心有些痒痒,他想知道他在那个什么百名榜里排多少,应该不能比杨坚差吧。
扶苏:“儿臣已经问了天幕,要是快的话,待会儿就能得到答案。”
果然,秦始皇抬头看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显眼的问句。
“请问百名榜都有哪些人?”
“有孔子老子孟子蔡伦秦始皇杨坚成吉思汗以及毛爷爷。”
“蔡伦?”汉和帝微微张大嘴巴,上次听说他造纸的事后,汉和帝便歇了对付他的心思。
毕竟造纸可是大事,再加上天幕的传播,可以说蔡伦已经声名远扬。若再随意处置他,百姓恐怕会议论。
“真没想到他还有这个造化?”汉和帝语气有些酸,他这个当皇帝的都没有臣子厉害。
邓绥:“陛下别多想,依臣妾看,若是没有陛下对他的提拔,纸张还不一定能问世。”
邓绥听出汉和帝的意思,笑道,“所以啊,后世提起纸张时,定会记得您的功劳。”
“真的?”汉和帝有些不信,要不然名人榜怎么没有他。
“当然。”邓绥睁着眼说瞎话,但由于她的表情和语气很有说服力,汉和帝还是信了。
大秦,秦始皇看着那几个熟悉的名字,表情十分不对劲。
虽说他现在对儒家改观了不少,但也没想到后世之人对孔子这么推崇,他的老师,他的徒弟都在名人榜内。
扶苏:“父皇,其实您不用这么纠结,后世都说了,治国用儒家最好,但帝王不能是儒家。”
扶苏早在看完与自己有关的全部小说时,就看开了。
许多东西得融会贯通才行,不管是哪一家,都需要与实际相结合。
其余朝代,皇帝们死死的看着那八个人名,心里死不承认自己比那八个人差。
“你说其它人我比不过就算了,那个成吉思汗我哪里比他差了?”
朱元璋骂骂咧咧,指着自己的二儿子要他上前回答。
二儿子要崩溃了,这让他怎么答?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啊?
“父皇,这名人榜的规则我们都不清楚。要儿臣说,唐太宗声名远扬,这榜他都没进,可见这榜也没什么威慑力。”朱标为了解救弟弟于水火,只能一边在心里抱歉,一边在嘴上说道。
“标儿说的也有道理。”朱元璋点头,汉武帝都没上呢,他的功绩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