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这太荒谬了,为何儿女成家后就要把儿女分出去。”
程颢不解,并且大为震惊。
父母养儿女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同样的,儿女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
程颐:“在天幕之人看来,父母似乎只要做完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退场了。”
就好比,帮其操办婚姻。
“可是一般这个时候,父母都不再年轻。若是此时分家,对父母来说,是一件很不利的事。”
毕竟不年轻就代表着体力下降,赚钱的能力也大大减弱。
长此以往,他们的生活水平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除非分家时,他们留了大部分钱财在他们身边。
但这样一来,子女难免会怨恨,到时怕是不会给他们养老送终。
再有就是,第一个成亲的人一般是家里的长子,而自古父母一般就是长子养老,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分家?
程颢:“再看看。”
程颢也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心思,这明明就是父母不慈的表现。
要是天下人人都像天幕之人描述的父母那样,那孩子还需要孝顺吗?
【绣坊成立初期,确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要求代领工资,又或者大娘子刁钻,非要女儿回去,并让儿媳来顶替。
总之,为了一份工作,每天都有鸡飞狗跳的事在纺织厂门外上演。】
“光听描述拳头就硬了。”
“碰到这种恶婆婆就一定要以暴制暴,玛德,拿出曹心柔的架势来。”
“我提议,碰到恶儿媳也要拿出以暴制暴的架势,有些儿媳就是恶心。”
“我觉得婆媳矛盾都是儿子不作为,但凡婆婆强势,那绝对是儿子没有担当。但凡儿媳强势,那就是儿子没良心,连老娘都不护。”
“也有可能是婆婆天生恶呢?”
弹幕聊的起劲,天幕下的婆媳都对视一眼,火花蹭蹭蹭的往上涨。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尤其是有家族撑腰的女子,当即就撕破脸皮了。
人都说了,不要怂。你越怂,她就觉得你越好欺负。
至于名声,那是什么东西,那能让你过的好,还是能当饭吃。
再说,她的名声不好了,那她大不了豁出去,把这一家子的名声都霍霍了。
“你——”一直压迫婆婆的儿媳气的高血压,儿媳也不管,自顾自的走了。
至于程氏两兄弟,只觉得荒谬,荒谬至极。
【为了制止这一次现象,女主开始和李丽质想办法。
一棍子打死是没用的,百善孝为先 ,要是你做的太出格了,那些个酸儒就会跳出来骂骂咧咧。
好在唐朝民风还算开放,不像南宋往后的朝代,那就跟裹了小脑一样对女子极其苛刻。】
“胡说,满洲姑奶奶的地位谁敢质疑?”康熙拍桌而起。
太子:“皇阿玛消消气,天幕应该说的是明朝。”
裹小脑应该说的是裹小脚,太子继续道,“皇阿玛前些日子不是说了,要下令废除三寸金莲吗?”
“对,朕要下令。”康熙忙点头,他要证明自己。
“这件事就交给老四去办。”康熙看着四阿哥,一脸严肃道,“务必让所有地方都做到,否则严惩不贷。”
“是。”
【于是乎,斗智斗勇间,问题全都解决,女子纺织厂开始稳定,并且有开分厂的意思。】
“长安就那么大,需要这么多布料和羽绒被吗?”
“可以外销啊,用商队就行了。”
“不怕商队多赚银子吗?”
“商队赚银子那不是应该的吗?那是人走南闯北换来的。”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眼,女主长大了。
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在长孙皇后的调节下,也算相处和睦。
对了女主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撮合了武则天和李治。】
“原谅我不知道此事怎么撮合的。”
“我也不知道,毕竟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武则天进宫的时候,李治还啥都不懂吧。”
“看小说要带脑子吗?”
“有点好奇怎么撮合的?难不成让武媚娘也当某个公主的伴读?”
“有可能,韦氏不就是太平公主的伴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