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标儿,你看大宋的江山就是被这群不孝子孙断送的。”
朱标:“儿臣一定引以为戒。”
“嗯。”朱元璋欣慰的笑了笑,“孩子的教育也不可放松。”
“儿臣明白。”朱标想了一下自己儿子的德性,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
也不知现在加紧给他把性子掰回来,能不能行?
“老四。”朱元璋又想起朱棣继承皇位的事,不爽道,“你平日没事多教教你几个侄子,让他们多和你学学。”
朱棣:“儿臣是个武夫,侄子们怕是不乐意和儿臣一起。”
开玩笑,他自己的儿子都是夫人在管。等大了就直接拎去战场历练,所以说没什么教的。
朱元璋:“老子让你教你就教,哪来那么多废话?”
朱元璋瞪着朱棣,朱棣只能连连称是。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抬头看天幕。
他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让朱棣以后好过一点。
要知道天幕说了朱棣是未来的皇帝,但现在,很明显朱标不会死。
也就是说,朱标会继承皇位。而朱标成了皇帝,那下一任皇帝肯定是他的儿子们。
朱标的性子他知道,不会猜忌兄弟,但朱标儿子的性子他不知道。不过帝王都有猜疑之心,他想,他们十有八九会猜忌朱棣。
是以他让朱棣去接触朱标的孩子们,就是想让他们叔侄培养出感情。
大唐,李世民揉了揉额角。继承人这个问题确实是困扰所有人的难题,尤其是在他的嫡子们个个优秀的情况下。
长孙皇后:“二哥可是在担心承乾?”
“嗯,承乾这孩子似乎没有以前用功了。”
自从天幕说当王爷好后,李承乾就不再标榜自己是储君了。
还有青雀,和承乾一个样,丝毫没有过去争强斗胜的劲了。
“承乾还小,等大了他就知道储君意味着什么了。”
长孙皇后觉得孩子们都是一天一个主意,今日不想当储君不代表明天不想当。
等他们大了,自然会争着吵着要当,因为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李世民:“你确定吗?”
李世民眼里带着疑虑,同时看向了长孙皇后的肚子。
就这些天,李承乾可没少对着肚子里的孩子读书。
说是要孩子聪明点,等孩子出来后,就可以担储君的重任。
长孙皇后:“当然。”
长孙皇后抚摸着自己的肚子,长幼有序,这个太子只能是承乾当才行。
“希望吧。”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要是承乾两兄弟都不当,那就只能培养这个小的了。
平行时空,李治也头疼中。
上次天幕买的书他都看完了,怎么说呢?他和阿武的几个孩子确实不行,要是他们登上皇位,绝对会让大唐的朝政一团乱。
“陛下又头疼。”武媚娘上前给李治按摩,“其实弘儿和贤儿都不错,陛下可以好好培养。”
“弘儿不必说,性子太软。贤儿的话,需要再看看。”
要是实在不行,就如历史发展那般,等李隆基出现。
“就是要辛苦你了。”李治拍了拍武媚娘的手,语气柔和。
武媚娘:“不辛苦,只要陛下信任媚娘,媚娘就高兴。”
大清,康熙看着太子,面露叹息。
“胤礽,你的才能是不错,但你太容易感情用事。”
前几日,儿子们都纷纷表态,说要去远行。
看他们的意思,是都要退出皇位之争了。也就是说,他现在唯一的选择只有胤礽。
“还请皇阿玛赐教。”
没有了兄弟们的压力,胤礽觉得轻松了不少,也更愿意和康熙交心。
康熙:“索额图最近又找你了吧。”
赫舍里家族走到现在似乎有点飘飘然了,若是不打压一番,怕是会有外戚之乱发生。
胤礽:“叔姥爷的话确实很激进,儿臣会对其好好劝说。”
“若是他不听呢?”索额图可不会轻易相信阿哥们会放弃皇位,他只会不停的撺掇着太子争位,挑拨太子和他兄弟的关系,让太子全身心的依赖赫舍里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