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两人在江湖上就有了名气。越来越多人请他们去做任务,男主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挑,到后来挑好做又钱多的。
银子渐渐积累,庄子上的学院也开的有声有色。
因着男主制定了类似学区房的政策,只要在庄子周围的村子,他都免费教学。
但若是不在村子旁,那不行,得教束修。】
“自古学校都是资源,男主这一套,肯定会吸引一些人过去安家。”
“是哦,要不是有所谓的学区房,我一点都不想住城里,乡下多方便啊。”
“乡下方便,我可不觉得。”
“有没有可能,你的乡下,他的乡下不一样。”
“有,有些地方的新农村搞得很好,还有些地方的农村和城市就隔了十几公里,开车十分钟就能到。”
“好吧,长见识了。在我印象里,农村还是脏乱差。”
“他们说的城市农村,是不是城镇和村庄?”
学区房是按这个划分?他不是很懂天幕的意思。
“难道每个农村都有书院?”秦始皇有些惊讶,每个乡村都有书院,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力物力能做到的。
“听天幕的意思好像是。”
李斯点头,更进一步说,后世之人似乎都嫌弃农村的书院,都想去城里的书院多。
以至于城里的书院弄出学区房这个概念,只有在这个地方的人才能去读。
“要是我们有这个财力就好了。”秦始皇摇头,可惜不大行。
大秦一切都还百废待兴,他还是不要太贪心了。
大宋,宋仁宗有些意动。
他们的财力够,不过他不想办,学文的书院,他想办学武的书院。
天幕说的对,他们不能一直这么怂下去,要不然迟早灭亡。
而少年强则国强,只要他把下一代给培养好了,那就不愁大宋不富强了。
“官家的心是好,微臣一定努力去办。”范仲淹记得,狄青提到过军队里有很多退伍的老兵没处去。
若是真的开办了武术学院,那或许可以让他们去里面做事。还有那些个镖局,也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
“那这件事就交给爱卿了。”宋仁宗见范仲淹把活揽了去,满意的点头。
【这个政策一出,确实让很多犹豫的百姓下定了决心。
人越来越多,开支也越来越大。男主这边成功榜上了一个大佬,开办了肥皂厂。
源源不断的分成流入,学院也不怕运转不起来。
一晃几年过去,小男孩长大。在男主的教育下,小男孩中了状元。
两人一合计,他主动和皇上说他去了小地方当县令。
之后就是招兵买马,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反正没人举报。】
“我只关心一个问题,男主老了吗?”
“应该是个中年大叔,老了不至于。”
“就是,他有内力诶,这玩意儿应该可以延缓衰老。”
“嘎开始打仗了吧。”
“一般武侠小说有打仗的情节就不好看了。”
“不会吧,有时候和朝廷扯上关系也挺好的,只要不被招安。”
【宋元战争爆发,小男孩领兵杀出一条血路。宋朝皇帝一开始很高兴,但等局面被控制好后,他就担心小男孩会篡了他的帝位。】
“一个破皇帝,谁稀罕。”
“就是,他也不想想,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权利有多少。今天不是向那个人求饶,明天就是给另一个人割地,装的跟孙子一样,这皇帝有什么好当的。”
“可能天天听人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就真的以为自己是万岁了,根本没考虑过实际情况。”
大明,朱厚照混在乞丐堆里,一脸欲哭无泪。
抛弃了皇位,他真的什么都不是。
那些个大臣也真是的,居然真的不管他。
搞得他一身狼狈,偏他为了面子,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去。他说了,他要闯荡江湖一年。
“开饭了。”
一个酒楼的伙计在分剩饭,朱厚照忍着恶心走了过去。可惜他去晚了,什么也没有。
“我发誓,等我回去了,再也不随意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