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一觉醒来,觉得神清气爽。便去外面找店小二打听,这成都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值得参观的。小二说离成都西门不远,就有一个王建墓,可以去看看。
五代前蜀皇帝王建陵墓,位于成都西门外三洞桥,史称“永陵”。建于前蜀光天元年,宋以后,日趋荒芜,隐没不彰。
不过独孤信对这个墓葬却非常感兴趣,对于王建,他更感兴趣。独孤信回到房里,叫杨逍起床,跟他一起去看看那个传说中的永陵,也就是王建墓。
二人一边打听,一边往永陵走着,不大会功夫,便找到了永陵所在。进入永陵,便能看到石人石马排列在永陵神道上,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墓。
虽说经历了千百年的时光,但石人石马看着依然栩栩如生。王建墓曾被盗,但仅存的无法盗走的陵墓建筑和精湛的石刻艺术,仍可算得上是陵宫艺术之花。
关于王建,独孤信还是很熟悉的,他这么多年博览群书,对于历朝历代帝王将相的事迹还是非常熟悉的,看着杨逍提不起精神,独孤信就开始给他讲故事。
墓主人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县(也就是樊哙封侯的那个县)人。青少年时,他曾经干过屠牛盗驴、贩私盐等事。
长大成人后投忠武军为卒,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因功迁升为列校都头。黄巢作乱时,王建等十五位都头领兵投奔流亡在成都的唐朝僖宗皇帝,唐僖宗大喜,拜等待他们为诸卫将军,号随驾五都。
唐僖宗返长安后,任王建为神策军使。后来,唐僖宗再次出逃,王建保护着唐僖宗,得以脱险。唐僖宗感其勇武,赐给御衣,并命他遥领壁州刺史。
王建立功受赏,引起满朝文武的嫉妒,王建逐渐遭人排挤,不得已之下,出任利州刺史。一年之后,王建袭取阆州,招纳亡命,军势更大。这时的王建将一步扩大实力,观天下之变了。
宦官头子田令孜企图与西川节度使(驻成都)陈敬暄在四川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田令孜抱着别有用心的目的写信招王建到成都。王建由此进入西川,王、田矛盾顿时尖锐,即起战争。
由于田令孜、陈敬暄不服从朝廷旨令和拒绝代换,新即位的唐昭宗下诏讨伐陈敬暄;割邛、蜀、黎、雅四州之地,置永平军,以王建为节度使,并充当行营诸军指挥使,参与讨伐陈敬暄。
三年之后,田、陈二人率军投降,王建趁机进入成都,自称西川留后。接着,朝廷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等职。从此,王建在西川的地位得以确立。
六年之后,王建兼并东川,后来,他又趁机夺取山南西道。唐朝廷看王建势力逐渐壮大,为了招抚他,便加王建守司徒,进爵蜀王。得了王爵以后,王建又攻占了夔、忠、万、施四州。
朱全忠代唐称帝,建立后梁政权。看到天下再也回不到大唐盛世了,王建也接着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王建在位期间,十分注意收揽人才,劝课农桑,为西蜀的安定富裕和文化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位十年之后,王建病殁,葬于成都三洞桥。
目不识丁、流氓武夫出身的王建,其儿子王衍,世袭皇位,奢靡腐败,花天酒地,后宫美女如云,身边谀臣簇拥,其溺器用百宝金玉镶嵌而成,价值巨万。王衍出行,巡视山川,队伍庞大,旌旗蔽日,金碧辉煌,金甲金盔,百姓见之,谓为“灌口祆神”。
王衍善做艳词,其中最出名的一首《醉妆词》写道:“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尊酒。”“花柳病”的典故,即是这家伙所赐。
王建本想把王家皇位,传之万代,谁知道竟然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王衍继承皇位几年后,在成都被后唐庄宗李存勖出兵俘获,押往洛阳,途中,王衍全家被砍杀,九族也遭诛灭。
相比于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王建在历史上的评价还算是比较正面,有相当的作为。时为五代乱世,王建采取保境安民政策,在乱世中保持了成都的一方安定。唐朝廷逃亡的官员不断投奔成都,这里一时人才济济,使前蜀成为一块文化的绿洲。
王建爱惜人才,如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杜光庭,入蜀后被尊为“传真天师”,还被封为上柱国蔡国公,时人称他“山中宰相”。
着名诗僧贯休,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他爱憎分明,痛恨贪官,因此很难为当时的官场所容,但却在成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王建专门为其建龙华禅院,赐号“禅月大师”赐邑三千户。
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毛文锡等人,入蜀后均在王建的政权担任过要职,韦庄还被王建任用为宰相。
一代贤君王建的墓地处成都西门外的农田里。是一个荒草丛生的土堆,被民间误传为汉代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抚琴台。这个像圆馒头的大土堆,高约四丈,约有十亩地大小,犹如田野中的一座小山包。它的周围主要是水稻田、乡间泥路和乱葬坟岗。
前朝大诗人陆游曾在此凭吊过王建,并写诗说:“穿残已叹金凫尽,缺落空余石马双。攫饭饥鸟占寺鼓,避人飞鼠上经幢。”永陵与之前的帝陵不尽相同,它并未深埋于地下,而是从地面浅处修筑。埋在封土之内。
王建父子两代踞蜀三十五年,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蜀地比较安定,战乱很少发生,经济、文化比较兴盛,当时的成都成为人文荟萃之地,骚人墨客、乐伎画师、名手巧匠都有不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前蜀国力强盛当世,都城成都繁盛甲冠天下。
独孤信问杨逍道:“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诗的内容你知道吗?”杨逍答道:“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独孤信自己也念了一首唐朝大诗人杜甫的《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对于历史人物来说,千秋功业终究会归于黄土,可“万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们共同的追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概如此。
独孤信和杨逍这一路走来,名胜古迹看过不少,唐诗宋词也背过不少,二人对于历史人物,总有自己的认识,独孤信想成为张良、诸葛亮这样的人,杨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