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的话让独孤信和杨逍二人还是有一些感触的,三个人至少还有机会骑着马在这徜徉,虽然这一夜间没有找到栖身之地,至少天不刮风,天不下雨,他们几个人还能信马由缰。
更何况,三个人这一路上自由自在的,不仅讨论武学,还探讨人生。反正他们三个人年龄差距又不大,大家都没什么弯弯绕绕的,直来直去的,说了不少话,也解决了不少问题,至少三个人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以前不太理解,或者有误会的方面,现在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
独孤信笑道:“石大哥说得有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我们失去了投宿客栈的机会但是我们得到了更多。至少三个人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至少我们三个人都长了见识了,所以这样的遗憾不叫遗憾,而是叫补偿。我记得诸葛亮在隆中时,给三顾茅庐的刘备讲过袁绍和曹操的区别:‘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情况不可能经常全都具备,那就得分情况看了。孟老夫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天时又有地利,并不一定能够成事,最终要看的还是人。所以说人为因素才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天时地利全都具备,人却非常愚蠢,那就是暴殄天物。《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袁绍和曹操都是三国时期的着名人物,两人也曾经一决雌雄!但是在他们一决雌雄之前,也就是官渡之战之前,袁绍的实力是远超于曹操的!但是官渡之战,占有压倒性优势的袁绍却一败涂地,官渡之战袁绍战败的原因,其实并不是曹操指挥若定、用兵如神,而是他袁绍自己的失误太多,将胜利拱手送给了曹操。官渡之战时,袁绍主要的失误有四个:第一,不守白马而只救延津;第二,挺进官渡拉长了自己军队的补给线,给了曹操袭击己方粮道的机会;第三,袁绍不采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第四,不派重兵救乌巢,而冒险攻击曹操的大本营,结果是犯了兵家大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袁绍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被猪油蒙了心,忽视了这要命的一点。兵多将广,无粮必乱。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本有机会一举灭了曹操,那就是曹操打刘备的徐州之时,袁绍大可以趁虚而入,攻其后方。曹操提出要去攻打刘备的时候,众人均表示反对,说我们现在真正的敌人,是北方的袁绍,大敌当前,怎么还能分心呢?但是曹操这次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事实证明他坚持对了。他说刘备才是真正的英雄,一定要在他的羽翼没有丰满之前,一举干掉他,绝不能养虎遗患!但是大臣们一致反对,说如果我们冒险去打刘备,袁绍冷不防从背后偷袭我们可怎么办啊?曹操说你们放心吧,袁绍我太熟悉了,他‘见事迟’,也就是反应慢,等我们打完了刘备,班师回朝时,估计他才反应的过来!果然不出曹操所料,袁绍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白白地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战机!当时他的谋士田丰就建议他去偷袭曹操,但是袁绍说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正在生病发高烧,这个时候打什么仗?他自己心烦意乱,根本没心思处理那些事情。把田丰气的直敲自己手里的拐棍。如果袁绍听从田丰的建议,那么田丰在之后的成就绝对不亚于诸葛亮。在袁绍的阵营里边,没有几个谋士是能够超过田丰的。而且他在袁绍犯错的时候敢于直言相谏。但是袁绍毕竟不是曹操,最终田丰竟然是死在了袁绍的手上,也是让人感慨。不仅仅是田丰一人,其他很多谋士的建议,袁绍也听不进去。谋士们一个个尽心竭力,而且神机妙算,可惜的是,主公无能。袁绍此人实在是太蠢,手下的谋士直言相谏,可是却被其当成了耳旁风,最终于官渡大败于曹操之手。”
石猛听到这里,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我觉得袁绍并不是一个草包,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就如你我,生在这个时代。历史一直遵循的是‘成王败寇’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你最后成功了,那自然是赞誉满满,即使是屠戮手足、逼父退位,犯了人伦之大忌的唐太宗李世民,那在历史上都是大大的好皇帝。没办法,成功者嘛,谁让历史选择了他呢;而那些失败者就悲催多了,那些无良的史家犄角旮旯地给他们找不是,实在找不到就从道德的高度进行谴责,反正是会找出一堆他们所以失败的必然因素。袁绍正是这一类失败者中的一个典型,他在官渡之战前一直是正面人物,怎么就一个官渡之战,立马被打上一堆的狂妄不羁,猜忌贤能,志大才疏等符号,即刻就被边缘化了,成了美化曹操的一个陪衬了。对此我们也不能说什么,本来史书就有教科书之功能,既然你失败了,不找个原因来说明你为何失败,说不过去嘛。更何况成功者为了衬托自己的英明神武、天资非凡、众望所归等等,都要把失败者踩上几脚。可是如果客官地看,袁绍还是很厉害的一个存在。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不久病逝。袁绍有一个非凡的身世,那就是所谓‘四世三公’,即他家四代都在朝廷任‘三公’之职,他是司空袁逢之子,司空那可是一等一的高官,而且门生故吏遍天下,这也是后世对他侧目的原因之一。可能有人会想了,身为政府高官子弟,靠着家庭背景上位,有什么啥值得骄傲的。其实,如果深究起来,事实还真并非如此简单,他是袁逢之子不假,但却是庶子,也就是小老婆生的,更俗一点的来说,叫‘丫头养的’。这还没完,袁绍出身还并不这般地简单,这庶出只是官方所称,但如果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会发现,说他是庶出还真另有隐情,他说:‘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如此记所言,则似实成所生。夫人追服所生,礼无其文,况于所后而可以行之!二书未详孰是。’从这里可以看出,袁绍虽然是袁逢的庶子,但却是生于伯父袁成之家,袁成无子,自然就把袁绍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这也就是史上所说将袁绍‘过继’给了袁成。可是袁绍是生于伯父袁成家,或者叫养父家,那么他母亲肯定同袁成有一定的关系了,所以,只能这样推论,袁绍的父亲也许就是袁逢,而母亲可能是伯父袁成家中的丫头或家佣,或者是歌姬。所以,袁绍的出身就不是庶出,而像卫青那样,是奴婢之子。难怪那袁氏的正宗嫡子袁术根本看不起袁绍,还经常揭袁绍的老底,当大家都去追捧袁绍时,袁术大怒说:‘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