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道:“好心去帮别人,别人不领情不说,还责怪这个帮他的人,也就是好心,却办成了坏事。正如一心直言进涑、忠心社稷的魏征,即便被后世称为一代良臣名相,被李世民引为‘得失铜镜’,最终还是难逃晚年唐太宗的积恨爆发,以致于墓碑被砸,一段君臣佳话以此告终。”
谢驰看了一眼石猛道:“很多时候,人们都会纳闷:明明自己是为了对方好,甚至都放下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去为对方付出,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事与愿违,于是问题就来了。自己的‘好心’只是好在了‘内心’,而没有好在‘过程’和‘结果’之上,因此导致了事与愿违。”
独孤信道:“据我所知,魏征早年曾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但是不得重用。唐高祖武德元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积(徐世绩),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唐太宗贞观元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后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又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再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魏征在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去世,唐太宗怀其功德,追赠司空、相州都督,特赐谥号为‘文贞’。魏征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言论多见于吴兢所着的《贞观政要》。其中最为着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是《谏太宗十思疏》,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士死伤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他深深悔恨这一举动,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可见,魏征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在唐太宗心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大唐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来还脸上流着泪的谢驰,被独孤信的这番话给逗笑了:“我说独孤贤弟啊,你是不是读书读的少啊?唐太宗不信任魏征、报复魏征的事情你是不知道吗?”
石猛也帮腔道:“魏征刚刚去世时,唐太宗哭的那叫一个伤心,不但说出了那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三鉴’名论,还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同时提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可是仅仅一年之后,唐太宗就变卦了,不仅悔婚,还派人推到了魏征的墓碑,前后差距这也太大了!”
独孤信道:“魏征生前一直在向唐太宗李世民推荐侯君集和杜正伦,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可以提拔任用。可让魏征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两个人竟然拥立太子李承乾,企图谋反。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死,侯君集、杜正伦谋反后,唐太宗开始怀疑魏征也是太子一党,他越想越气,于是便派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以示惩戒。晚年的唐太宗因为亲信大将造反,身边又缺乏魏征这种直言进谏的人才,性情大变,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别。其实魏征幸亏死的早,否则因为侯君集、杜正伦一案也必然遭受牵连,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躲过一劫。而且当时唐太宗又得到了一个让十分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魏征生前劝谏皇帝的奏章,自己都留有底稿,他还把这些底稿交给起居郎褚遂良,让他记录在唐太宗的起居注中。唐太宗肯定会心里犯嘀咕:魏征这是想踩着皇帝的肩膀留名青史吗?唐太宗越想越生气,所以才下了一道圣旨,把公主和魏叔玉的婚姻取消,派人把魏征的墓碑推倒。不过,在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返回的路上,他又想起了魏征,他说:‘如果魏征在,他一定会劝我’。这时唐太宗让人把魏征的碑墓碑重新立起来,也算是对逝人的表错态度。一个皇帝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也算不错了。”
谢驰叹道:“独孤兄弟果然是忠厚之人啊!”
石猛也赞道:“也只有独孤兄弟这样的人,才能做到只记得别人的好处。”
独孤信道:“记住一个人的好,总比记住一个人的坏处要强一些吧。记住一个人的好,到哪里都会对人友善,一生都会怀着感恩的心,如果只记得一个人的坏,那么到哪里都会和人作对,一生都会布满阴霾。”
独孤信的话一出口,谢驰和石猛二人立刻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以前还对独孤信不怎么心服,为什么独孤信比他们年纪小,却成为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想为天下汉人谋福利,找回荣光的“武穆军”,竟然让他当了家。
以前的谢驰和石猛二人自视甚高,他们虽然在独孤信的帐下听命,但是自始至终都有一种老大哥的心态,在独孤信发号施令的时候插上一两句,在独孤信给将士们做战前动员的时候,他们也会在旁边冷笑几句。
曾经的独孤信也确实年轻,也确实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他也从来没有跟那两个兄弟计较过什么,就连后来他与刘克仁在襄阳城血战的时候,石猛和谢驰没过来帮忙,他也没有怨恨。
多年的病痛和被刘克仁软禁的苦闷,早就把石猛和谢驰棱角给磨光了。他们在这几年里,想过很多事情,也反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年纪越大,越觉得独孤信非同寻常,越觉得这个兄弟不得了,他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事情,世上的路有千万条,他偏偏走最难的,他偏偏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谢驰道:“人,永远是这样:别人扶了你一把,也许你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你一脚,也许你会永记心中。我们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别人慢待我们的地方。于是,便耿耿耿于怀,越看这个人越满身缺点,越看这个人越不可理喻。这样长此以往,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还不如放下仇怨,放下偏见,尽力去记住别人的好,用一颗感恩之心去生活,才能看淡琐事,放下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