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笑和常恨歌终究还是没有见到“墨忖”,不知道“墨忖”竟然就是之前凭借诸多文采飞扬、哲思过人的散文、笔锋如刀的杂文、构思精巧的短篇而在主流文坛一举成名的“女性之友”王德孚。
当然了,王德孚还拥有帝国名牌大学东吴大学哲学系高材生的光环,这样的身份,显然比徐天笑、常恨歌这种混通俗界的“匠”要有格调的多。
毫无疑问,主流文坛对于通俗,尤其是鸳鸯蝴蝶派的,那就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这些让人做梦的,根本就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起不到任何启迪读者的作用。
偏偏这些通俗的销量不俗,尤其是在帝国大力推广义务教育,让国民识字率越来越高之后,通俗的销量也越来越高了。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别的娱乐活动他们可能玩不起,但是购买、租借通俗的钱,他们还是有的,闲暇时就看看通俗,意淫一下自己成长中那左拥右抱的主角,那真的很过瘾。
通俗的单行本,也不如那些主流文学作品那样,包装得非常精致,它可能就是一部特别厚、纸质特别差的劣质书,租书店最多的就是这种类型的书。
这样的通俗,谁会管它的文笔、思想性之类的玩意,爽快、过瘾、量大管饱就完事了,一边吃泡面,一边看这种大部头的通俗,真的很让人快乐。
《龙头》这部作品首印被抢购一空之后,它的第二版,就增加了这种大部头的书,上下两册直接合并在了一起,不过总共四十多万字的它,在租书店中的受欢迎程度,却不如其他上百万字的通俗。
不过字数少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它租起来更加便宜。
当《龙头》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出了魔都之后,它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一些本来品性就不好的学生在看了《龙头》之后,竟然也想要在学校中建立帮派,学里面的主角,要当龙头老大,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充满了热血、义气的江湖世界,才是他们向往的……
可惜这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像中的主角那样恪守原则、抵制诱惑、拒绝堕落呢?
严格的学校,当然对这种不正之风进行了严打,本来校风就不好的学校,就算没有《龙头》,也照样会有各种小混混,倒是《龙头》还让其中的一些小混混更有正义感了,因为他们不想当书里那种邪恶的反派,他们崇拜的是主角,也想要维护正义。
只可惜老师、家长们是看不到这一点的,他们只会觉得,《龙头》这样的通俗,就该直接被禁掉,否则就是毒害青少年读者。
还有一些被各种剥削的劳动人民,在看了《龙头》之后,竟然豁出去,直接跑到了魔都,想要加入黑道,因为他们感觉,哪怕黑道也吃人,一入黑道,就没法外回头,那轰轰烈烈地干黑道,总比一辈子在乡下土地中、各种黑工厂中累死累活一辈子好。
《龙头》这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真的会被越来越多道上人士,奉为经典,因为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真的可以指导一个道上人士,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让手下发自内心的尊敬,让对手发自内心的敬畏的龙头老大。
当然,你不能完全照着书中那样去行动,而是必须活学活用,书里的那些金句,都可以成为每一个道上人士的格言。
魔都地下世界那个最顶级的黑帮青帮,其老大黄啸林也看完了《龙头》,他当时就拍案叫绝,然后表示了对其创作者“墨忖”的兴趣,还说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和对方合作,将《龙头》改编成电影。
《龙头》的确是一部非常适合改编电影的作品,它其中有不少场景,都有很强烈的画面感,所以不少读者在看它时,都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大片!
这就是文笔超神之后,给予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像某些作者,写了不知道多少字,读者只看到一个字,那就是——水。
不过由于《龙头》上市似乎还是太短。其影响力还没有完全扩散到以魔都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之外,所以它要被改编成电影,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年头能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似乎都得是出自大家之手,资源都垄断在主流文坛作家的手中。
一部通俗,要想从中杀出重围,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当然了,如果“墨忖”是王德孚这件事曝光的话,估计各种影视公司,都会蜂拥而至,这就是创作者名气重要性的体现。
此时已经是五月底了,关于王德孚新作《龙头》的巨大收获,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
而作为对《月报》资深编辑杭水涛的回报,王德孚答应用“墨忖”的身份,在《月报》上连载他的第二部通俗,当然也会是开创性的作品,就算是通俗,王德孚也不会拾人牙慧,写别人写过的题材。
事实上,自从《龙头》大火,接下来各种黑道流,仿佛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仿佛主角不是道上人物,就不会写书了!
然而跟风作品,在各方面根本就没法与《龙头》相提并论,大部分读者可能都只配做个底层小混混,成为龙头老大这种事,全套作者给他开挂。
即便如此,不少看《龙头》看得意犹未尽的读者,依旧会选择购买一些跟风之作看看,满足他们被《龙头》激发出来的对“地下世界”的浪漫幻想。
这一部《龙头》,也算是给鸳鸯蝴蝶派作者开辟了新的题材了,“黑道千金”又成了不少鸳鸯蝴蝶派作者笔下的一个经典人设。
杭水涛对于王德孚的承诺,当然欣喜不已,也不枉他各种力推王德孚了,只不过他低估了王德孚这货的拖稿能力,下一部通俗,王德孚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