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本来以为看完热闹,就能下班回家抱媳妇呢。

这时候却跑出个人来,说要弹劾自己?

冯一博不禁有些迷惑的看了那人一眼。

有些眼熟,但又不认识。

再看那人的官服,是配有小杂花的青袍。

在前排朱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这身打扮,要么就是提前申请,才有资格上朝的六、七品官员。

要么,就是个风闻奏事的科道言官。

虽然被弹劾,但景顺帝没说话,他也不能急着回应。

只在心中思考着,自己有得罪过什么人。

是开国勋贵?

冯紫英拉拢不成,就要给自己一点颜色瞧瞧?

不应该啊!

虽然自己没有站队,但和贾府一直维持良好的关系。

新晋勋贵?

除了仇鹏有过几面之缘,他和新晋勋贵并无瓜葛。

难道是……

他将目光转向刚刚接任兵部右侍郎的白家锦。

两人有过摩擦,但也不至才一到都中,就展开报复吧?

这时,已经有宫人接过奏本,送到了景顺帝手中。

冯都尉精明强干,屡立奇功,在礼部处置海外事务,也深得外藩赞许。

因为东海郡归附之事,景顺帝对冯一博的印象不错。

那可是他在位的重要功绩!

祭祖的时候,景顺帝都能昂首祷念。

听说有人弹劾冯一博,他心中就有些不悦。

此时打开奏本,还疑惑的说道:

你说他不合礼制,这又是从何说起?

说着,却不知在奏本上看到了什么。

景顺帝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没等那弹劾之人回应,就带着几分冷色,看着那人道:

你是在质疑予?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露出惊讶之色。

不知弹劾冯一博,为何会牵扯到皇帝。

那人显然有备而来,闻言不慌不忙的拱手,高声道:

兼祧必是小宗兼祧大宗,因大宗不可绝!

这话一出,冯一博就一皱眉,顿时想起这人是谁!

怪不得觉得这人眼熟,原来是当初弹劾自己几个言官之一。

可当初为难恩师的,不是新旧党之争吗?

如今新旧党争早已告一段落。

旧党之人或是放出,或是免职。

只有极少数还在苟延残喘。

为何这人又跳出来弹劾自己?

冯都尉以大宗兼祧小宗,显然不合礼法!

这事是景顺帝和张松越盖棺定论的,他竟然旧事重提。

真是有些不开眼,不怪景顺帝面色不虞。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可礼部身为六部之首,掌五礼之仪,自当以身作则,守礼奉行!

好家伙!

原来不是旧事重提,而是让老树发了新枝!

冯一博心中电转,迅速思考着对策。

那御史还一脸正气,显然想占据道德制高点,又道:

如今冯都尉身为礼部官员,却有如此与礼不合之处,显然难以服众!

刚刚景顺帝的问题,他选择避重就轻,并没有回答。

而是继续以此攻讦冯一博。

提出与礼不合,不适合礼部的观点。

景顺帝没得到想要的答案,依旧阴沉着脸,再次强调道:

这是予下的旨意。

不管这事是否合礼,都是他下的旨意。

若是这人再不管不顾的,继续以此为由。

那景顺帝就要翻脸了。

此非圣上之错,只因圣上太重孝悌,才会在那时给冯都尉加恩!

那御史也不是真的硬来,见此立刻开始给景顺帝台阶。

想要将皇帝给摘出去。

而且圣上加恩之时,冯都尉还不是礼部官员,更非侍郎之职。

虽然他勉强给了答案,景顺帝却依旧冷着脸没说话。

但冯都尉兼祧虽有圣上旨意,却也改变不了不符礼制的事实!

那御史自也看出景顺帝的不满,却还是硬着头皮,滔滔不绝的道:

因此臣弹劾冯都尉,并非是质疑圣上,只是认为冯都尉不适合礼部之职!

景顺帝微微坐直身体,面无表情。

语气没了刚刚的冷意,转而平静的道:

那你觉得什么职位适合?

这话算是诛心之言了!

你说皇帝的旨意不对,那就说说该怎么改吧!

若这御史不识好歹,真的顺着这话,说出真正的目的。

那他这次弹劾必然要以失败告终了。

好在他显然知道些轻重,自是不敢教景顺帝做事。

臣不敢妄议,只是觉得冯都尉既然不合礼制,又身为勋爵,不再适合礼部右侍郎一职!

那御史躬身一礼,没有超出他风闻奏事的权责,最后又捧了一句,道:

至于适合什么,想必圣上和内阁诸公,定然会人尽其才!

见他已经说完,立刻有人出列,先朝景顺帝拱了拱手。

景顺帝微微点头,他才出声质问道:

呵!这位大人着重提了冯都尉有勋爵之事,难道是让冯都尉去做兵部侍郎不成?

出声的人,是礼部的一位员外郎。

既在李守中手下,又已经投在李守中门下。

有人攻讦冯一博,他自然要站出来说话。

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让李守中下场。

那样不仅有失大佬风度,也会让人觉得他门下无人。

作为门下,这时就要站出来,试探一番。

最好能知道对方真正的目的,才能有正确的对策。

而李守中若是出声,就必须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不然还不如含而不发,等待时机。

这位大人所言,在下觉得并无不可,或也可以任一方节度,又或是接任白侍郎之前的南京户部侍郎一职。

那弹劾冯一博的御史闻言,笑着接口,又道:

总之,不在礼部就好!

这话终于露出了点狐狸尾巴。

他不敢教景顺帝做事,但终究还要表达自己的目的。

只要顺着他的话,稍微一想就知道。

他的目的,显然不是让冯一博倒台。

只是想让冯一博动一动。

那么,目的就出来了。

他和他背后的人,想要的是礼部右侍郎这个位置!

想到这里,冯一博算是有了一些眉目。

无他,说来说去,这是惦记上海外的事了!

难道是……

正在冯一博揣测对方的真实目的之时,又有人站了出来。

既如此,那不如直接让冯都尉和白侍郎调换一下,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人明显想浑水摸鱼!

冯一博一看,原来是开国勋贵的一员。

他显然是想顺势把白家锦这颗新晋勋贵在兵部的钉子,给挖出去。

可惜,这事想都不用想。

不少新晋勋贵见状,都嗤之以鼻。

甚至都懒得搭理。

景顺帝和内阁的平衡之术,岂是随便一句话能动摇的?

见无人搭理,那人又自己讪讪的退了回去。

随后又有一人出列,拱手道:

启奏圣上,不如让都中侯缺的原工部侍郎赵新吉,补上礼部的位置。

这人还是开国勋贵的成员之一。

显然,开国勋贵们默认了冯一博不适合礼部这件事。

毕竟,他一直游离在开国勋贵和新晋勋贵之外。

虽然亲近贾家,却不选择站队。

那他们自然不用客气。

这个时候借机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算什么。

没有落井下石都算他们客气。

东海郡归附之时,东海郡王明确表示过,东海郡投献是被冯都尉所感。

这次说话的不是新旧勋贵的人。

也不是礼部的人,不是李守中的门下。

而是一个让人预料之外的人。

大理寺右寺丞,刘正!

他一张口,一直老神在在的张松越就微微皱眉。

因为刘正是他的得意门生!

此时说的话,很大程度上会被当做他的态度。

东海郡王在献土归附的国书上,直接名言,现阶段只信任冯都尉一人!

刘正一脸正气,心中却紧张不已。

他虽自问是一心为国,但很难不让人误会。

不仅是误会张松越的态度,还有他和冯一博的关系。

两人是同年的事,太多人知晓。

若是其他人想要绕过冯都尉,不管是谁,东海郡都是不会认的。

刘正此时看向最开始弹劾的那位御史,问道:

就算把礼部右侍郎的职位给你,你能保证东海郡不会受到影响吗?

他长期跟在张松越身边,帮忙整理文书奏折。

很多人不知道的内幕,他大多清晰的了解。

所以,他并非只是为冯一博这位好友出声。

很大程度上,也是真的为了大魏着想。

东海郡既已归附,就该听从朝廷指派!

那御史不知详情,闻言不屑,又道:

若因怕他们不听话,就动不得冯都尉,那这东海郡投的是大魏,还是他冯都尉?

这样的诛心之言,让景顺帝的眼皮一跳。

原本东海国归附就好,融合肯定要有个过程。

在景顺帝和内阁眼里,冯一博就是个过渡的工具人。

但刘正说的没错,现在这个工具人还不能动。

不然难保会有什么不可预料的后果。

景顺帝还在沉思,刘正已经接口。

他继续道道:

东海郡虽已献土归附,但依旧是东海郡王的封地,又是羁縻州。

很多别人一知半解的事,在他眼里都是清晰可见。

所以刘正才自认,这时只有他适合出来点明真相。

和李守中不好出声一样,总不能让张松越来说。

所以,他们每年只要缴纳足额税赋,其余大魏一概不问。

这就是信息差。

很多人并不清楚具体条款,只以为东海郡已经是大魏的地盘。

即使是羁縻状态,也要服大魏教化。

现在东海郡归附不久,还未稳妥,若是因为冯都尉被调走,而导致东海郡动荡,你吃罪得起码?

那御史闻言已经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继续道:

我只知道礼部不该有不合礼制之官,风闻奏事也是我的职责,其余自有圣上和内阁诸公做主。

这个锅,就这么甩给了景顺帝和张松越。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为难。

正如御史所言,礼法是大魏的国之根本。

若是提起就算了,但既然拿到明面上,无论如何也得有个说法。

太极殿中,沉默半晌。

最后还是景顺帝出声,问道:

予记得,冯爱卿已经成亲,娶的是薛氏女对吧?

冯一博正在思考如何解决,听到景顺帝点名,连忙出列,应道:

正是!

景顺帝又道:另一家是哪家,可也是世家名宦中人?

林如海自然也在,闻言出列道:

冯家大房,定亲的是臣女!

原来是林爱卿家……

看到是林如海,景顺帝还是犹豫了一下。

因为林如海还涉及一些秘事,他之后还要重用。

但事到如今,景顺帝还是不得不说出他的主意,道:

若是让冯都尉继续在礼部为官,予下旨将这一门亲事退了,再为林氏女另寻金龟……

说道此处,不由顿了顿。

似乎也觉得这事有些强人所难。

但礼法大于天,而东海郡他亦想要。

鱼和熊掌想要兼得,那就只能委屈两家了。

想到这里,他还是继续道:

可为忠顺亲王侧妃!

这就是他想到的办法,来周全两家。

原本只是想,给冯渊的另一房赐婚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家。

但如今却发现那是林如海家。

想到将来的事,景顺帝必然给林如海留足体面。

以免留下太大的芥蒂。

想来想去,也就只能拿亲弟弟做筏子了。

毕竟,他若将林氏女抬举进宫,就难免有些夺臣之妻的物议。

到时候,史书上可不好看!

冯都尉可愿意?林家可愿意?

他以为自己给足了体面,冯林两家自当谢恩。

可林如海闻言,便上前几步,郑重道:

臣林海……不愿!

臣愿去职礼部右侍郎之位!

林如海还要继续说,冯一博却口中高呼,打断了他的话!

冯一博不想林如海被自己牵连,自然要把事情都揽过来。

当即,他也到了丹陛之前,和林如海并肩而立。

他朝景顺帝深深一礼,道:

臣只要能为大魏做事,哪怕圣上让臣做个小吏,冯渊亦要肝脑涂地,以报圣上隆恩!

随后,话锋一转,又继续道:

但,臣和薛、林两家的婚事,虽因圣上隆恩,但已然走了三书六礼,就算此时圣上收回成命,也恕臣不能遵从!

说道此处,冯一博将头抬起,不卑不亢的道:

前者为国事,臣当以身报国,自然无怨无悔!

后者为家事,亦当守信重诺,绝无改易可能!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张逸风姜凤小说奋斗在洪武元年秦昊是什么小说三国我为皇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南明:重生朱由崧我在三国刷属性轩辕三国世子你别乱来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百战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秦昊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对弈江山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逍遥庶子三国:吾乃西凉统帅许你盛世安宁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全民领主:我能召唤历史人物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武道凌天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徐知证传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东晋五胡争霸秦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异界火影战记这是你的江湖呢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洗尽铅华天命败家子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山贼诸侯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汉末黄巾霸业穿越成丐帝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我穿越时空爱上你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数风流人物水浒传精选湖畔诗人塞仙志市云楼阁锦绣芳草湖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穿越之帝临九天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喂!当乞丐去啊?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私生子玩女帝养成,你认真的?史前部落生存记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九千岁:从伺候娘娘开始权倾朝野!夫君,你是监国,不是暴徒啊一品弃子待君琢玉梦幻旅游者兕子与人形凶兽的相遇和冒险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聊斋志异蕴哲思白话西游记:精编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江花玉面三世情爱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山村聊斋快穿之屌丝逆袭系统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反清,从抢劫八国联军开始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直播修物:我在箱中世界当天神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