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叫人贴出去的告示,无异于一场无形的战争。这也意味着,从京师远道而来的千芝堂东家,要么就此在江南地界永远滚出去,要么就从此在江南一战成名。
公然与曹氏、董氏为敌,余杭乃至江南各家药铺私下里非议了许多日。
纵然他们多年以来受着曹、董两家的怨气,觉得这个赵静姝有几分胆量。但是明面上,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主动找上门去,商量龙骨的事情。
龙骨再好,那也得先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要是根子都被人铲了,那还谈得上什么安稳来?因而夹紧尾巴做人,两边都不得罪,那是最好的选择。
静姝这边,首当其冲的便是龙骨如何进城的问题。余杭的码头,一向都有曹、董的人接应,到时候要是对方设了什么局,半途将龙骨给沉了江,这事真是没地儿可说理的了。
作为从外地来余杭的商人,静姝要在余杭的码头打主意,这自然困难。更何况,不管龙骨如何靠岸,多少都会引来旁人的注意,如何秘而不宣地将龙骨送入驿馆内,成了头等要事。
未免引人耳目,鸳鸯和绿柳两个丫头分头往码头先打探了一番,看看有无将龙骨运进城的机会。
可惜,码头上到处都是曹、董两家的眼线,再加上官府的人,两人就算想尽办法接近船只,最后总要被人轰出来。
静姝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延定出了个主意。
因着流民激增,江南地区的粮仓又一时间周转不灵,圣上从京师派了几船救济米下来。这米一概都装在密闭的木箱内,所有箱子里都打上“御”字,因而一路南下也无人敢阻拦。
延定要静姝将龙骨伪装在相似的木箱中,再混杂在这批救济米之间,想来曹、董两家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决计不敢动米船的主意。
船只靠岸苏州休整的时候,静姝的人混了进去,将几箱千斤龙骨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了米箱之中。
运送米到赈济粥铺的路上,龙骨也顺道被安然送进了驿馆。
第一道问题迎刃而解,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对峙时间。好在龙骨不是寻常的药材,就算放在潮湿的余杭地区,也并不会有腐坏的问题。
延定那厢一面督促粥铺施粥之事,一面暗中继续着粮仓之案的查访。有了梁伯秋的账簿,他便有悬在那帮硕鼠头上的利剑。他只需再找到一些关键线索,便可叫人罪名坐定。
至于静姝,当然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她先找人放出一些小道消息,悄然告诉那些中小规模的药铺,倘若私下来找她商议龙骨之事,价格方面一切好说。
但是很快,静姝发现,即便是私下里,这些药铺的话事人也惧于曹、董两家威势而不敢与她多接触。
甚至还有人利用静姝私下活动这件事情,主动向董氏示好投诚,表示几家药铺已经达成了共识,绝对不可能让赵静姝有机可趁,坏了余杭地界的规矩。
实则,静姝怎会不知道人心险恶?
这不过是一次投石问路和试探,那些私下里结盟,甚至拿静姝当投名状的人,便是绝对不可相交之人。
而那些缄默着的,明哲保身之人,反倒是值得商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