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铸造的铜钱多数叫小平钱,一枚既一钱,另外还有什么折二、折三、当五、当十的暂且不论,只说小平钱,且只讨论官铸,私铸的没标准。 .
小平钱按照官方规定,是有一定铸造标准的,这个标准每朝每代都会有所浮动,但不太大。至神宗年间,全在5斤10两到5斤3两之间晃悠。这是料重,是说铸造一贯一千枚小平钱所用的原料重量。
说是铜钱,其实北宋的铜钱是一种铜合金,铜的例占65%、铅占26%、锡占9%。但铜钱的币值可是按照100%铜算的,这间的差价是铸钱的成本和利润。
没错,北宋铸造铜钱是『政府』的一项收入,基本都是盈利的,很少亏损。到了北宋末期和南宋,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铸钱才逐渐转为亏损。可是为了维持经济,亏损也得铸啊。
但是问题来了,北宋的铜钱是流通货币,商业还很发达,东南亚、东亚、还有北方地区都以北宋铜钱为通用货币,有的国家甚至不自己发行货币,干脆拿来主义了。
以北宋的经济发达程度,它要周边国家的购买力强很多,所以买的东西卖的多,铜钱会大量流出到国外。可北宋又不是铜产区,铜的产量跟不这么大消耗量,然后铜价会涨。
铜价一涨大麻烦跟着来了,人们会发现一千小平钱价值一千,只能买一千的货物。但是把一千小平钱融了当铜卖,却可以卖到更高价格,如一千二百。
那谁还用铜钱啊,大家都开始融化铜钱,算暂时花不出去,铸成器具、佛像放着,也存一大堆铜钱划算。
这么干的人多了,市场的铜钱越来越少,越少朝廷得越多铸造,铸造多了用铜量大,然后铜价涨得更高。这是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制止,货币体系完蛋了。
北宋『政府』肯定不会看着不管,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平抑铜价,这是钱陌制。
钱陌制的对象是铜钱,一千个一的铜钱叫一贯,一百钱叫一陌。这是足陌,意思是没有任何折扣。但足陌用到的地方不多,大多数经济活动里采用的都是官陌和短陌。
北宋『政府』规定官陌为七十七,也是说一陌本来应该有一百枚小平钱,但现在七十七当一陌用了,等于打了个七七折。
这样一来大家会发现,把这七十七钱融化之后获得铜的价值不如一陌钱高,那自然没人倒腾铜钱玩,铜价也相对稳定了。
而短陌则是唐朝遗留下来的习惯,钱陌制不是宋朝创造的,它的出现唐朝还早。但在唐朝出现了除陌和垫陌的现金税,宋朝『政府』也不会放弃这个敛财的机会,那接着收吧。
于是在市面,大家用短陌来表明钱是交过税的,并在七十七的官陌标准根据各行各业的税率不同接着向下浮动。
在开封城里,官府用77陌,街市通用75陌,金银店铺74陌,鱼肉菜72陌,雇劳力婢女68陌,代写书只有56陌……各行各业都不太一样。
要光是这点汇率计算还不太麻烦,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呢。宋人好像特别喜欢数学,为了能学而时习之,把日常生活和国家财政弄得世界汇率还复杂。
在短陌的基础宋人又弄出来一个省陌。省的意思是官,也是和官府经济行为有关的交易,用省陌计算。如赋税、薪俸、军费开支等等。
为了确保这些绕来绕去的币值兑换率在实际使用不会搞『乱』,北宋专门在各级学校里弄了一门课程教授,其主要的考试内容都是计算各种陌制之间的换算。
《算法取用本末》有例题:七十七省陌钱七十四贯,问为足钱几何?答案为五十六贯九百八十。
别看题挺简单,可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加减法。洪涛在算院里混的时候,不光自己算错过好几次,连那些宋代的大学数学系高材生们,照样也不能保证每次都算对。
面对如此繁复的货币制度,洪涛能不恨吗?以后湟州和甘凉路都是自己收税,往来的商人各地都有,还有不少是来自西域或者更西国家的外国商人,税算多了自己不吃亏,万一算少了呢?
而且这种换算方式也太麻烦了,各州各路的陌制还都不太一样,谁有功夫弄一群数学天才天天给他们算账玩啊。
货币的使用方便程度会极大的影响交易速度,更会制约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洪涛必须要想办法改一改。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发行纸币,纸币这玩意应该是『政府』最喜欢的,因为它不像贵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还受数量限制,所以能没完没了的发行,想要多少有多少。
另外纸币可以加杠杆,假如说以贵金属为本金发行纸币,原则你有一千两黄金,那只能发可以购买一千两黄金的纸币。
但事实你发五千两都没事儿,这叫存款准备金率。『政府』通过计算,发现挤兑的风险只占百分之十五,那存款准备金率定为15%,大概是这个意思,计算起来肯定没这么简单。
一千两黄金你发了五千两纸币,这叫啥?这叫空手套白狼,多出来的四千两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政府』拿着它去购买老百姓生产出来的粮食和产品,但实际『政府』没这么多钱。
可是玩着玩着『政府』还是不太满足,觉得这样抢钱效率还是太低。因为得有黄金储备,这多麻烦啊。干脆,咱连黄金都不准备了,用啥担保呢?用『政府』的信用……
假如『政府』有信用,人类早飞出太阳系了。但没辙啊,权利在他们手,老百姓只能祈祷赶一个相对靠谱、抢钱还要点脸的『政府』,否则会无凄惨。
历史这样的例子皆是,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如说第一个军阀占据湟州成立了『政府』,然后发行纸币。其实他兜里『毛』都没有,但他说他的『政府』有信用,谁不信毙了谁,于是大家不得不信。
半年之后这位被第二个军阀打跑了,大家手里的纸币变成了废纸。因为第二个军阀说了,他的『政府』也有信用,谁不信也毙了谁。
然后他再发行一轮货币,拿着这些纸把老百姓手里的货物买走,你给他干活发的也是这些纸币。三个月后这位也被打跑了,来了第三位……
大概意思是这样,信用货币是我们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制度。以前是银本位、金本位,想成立『政府』收税,多少得先去搞点金银之类的存着,多少不说,总得有。
现在可好,真是空手套白狼,拿信用给货币背书,老百姓的身家全得靠政客的人品和自觉。真不如拿石头当本金靠谱呢,好歹石头能盖房子,信用这玩意说没有啥也抓不到了。
洪涛觉得吧,自己不能太无耻,拿信用和纸币来抢劫古人。所以还得在贵金属货币动脑子,争取可以弄一种大致稳定,又不会因为产量受太大影响的货币出来。
然后慢慢让它成为标准,只要有了标准剩下的事儿好办了,不管以后发行金属货币还是纸币,按照标准走完了。
至于说金融杠杆,以北宋的生产力和几百年内的国际形势真用不到那玩意,也没必要玩了命的拉升gdp。平稳、健康的发展即可,将来再说将来的,反正自己也管不了几百年后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