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帝,而且还是李二这样的一代英主,当然不可能搞定了军事问题就高喊谢天谢地了,那是南北朝期间出过的无数的战神皇帝,如高欢,如宇文泰,但李二可不是这么单纯的仔,文治水平也是一流的。
因此李二自然也会研究各种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但确定的一点是.
一件事,一个国事解决方案,能让李二放心,就必须得有一个“决定性”的关键理由。
这甚至不是一种逻辑或者态度,而对于如今的李二来说已经是一种本能的,属于是思维惯性。
而最近李二之所以犯愁,就是犯愁大唐在各种治理活动的表象之下,要确保怎样一条主线,未来才能稳保住一定程度的富强,同时对罗马具备足够的优势!
这思来想去半天可算是。
等到长孙无忌提起这事了,而李二一听就懂了,因为自己可也是读过李盛所着之书的。
也就是大唐的一代绝学,货币银行学!
这书可是天下奇书,李二什么书都可以不读,兵书都可以不读,但这书是绝对不可能不读的。而正是在这奇书之中,李二见过增长率和产业升级的概念!
产业升级的概念,李盛之前已经告诉过自己了,就是说大唐造各种东西越来越好,产出粮食越来越多。
而相应的,则是增长率,这个东西的含义,乍一看跟产业升级似乎是一样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实际则又不同,增长率是说将大唐增长的物质产出计算为货币,然后以此为基准计算出的数字,而产业升级则是指各种造物之术变得越来越精进,属于越来越具体的东西。
除了讨论犯愁不同之外,两件事性质本身也有不同,以农耕为例。
比如一人每年产出一千斤粮食,一百人就是十万斤,但如果这一百人加班加点,一年没准能产出十五万斤粮食。
但是,如果将一百人中分出二十人来修葺水利,十人来生产化肥,还有十人也是一样,专门去处理虫病等问题,那么这生产下来最终,
可能还不到十五万斤,但加上了李盛搞出来的新技术,这个数字就有可能直接变成二十万、三十万斤。
而将来,这一百人又自己搞出了新技术,那么产量或许都能变成五十万斤。
这个三十万斤的产量,加班加点说不定能产出三十五万斤的量,但这个相比技术进步带来的五十万斤就差得多了,当然差不差得多,性质上就是这样。
加班加点不可持续,但技术进步却是无止境的。
有技术进步,神州就能源源不绝的提升粮食、绢布、战车、甲胄,各种各样物质资源的产出量!也就是增速。
这个东西李二当初也在货币银行学中看过,不过,
当初李二看到的时候。
书中就只有干巴巴的一条定义:“增长率源于产业升级。”
这。
这么简略的介绍,鬼知道这里边有这么大的玄机啊!
反正李二是,之前跟李盛交流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产业升级这事,因为是李盛说的,李二还是相当重视的,府库也花了不少钱。
也正因为是李盛提的事,李二虽然重视,不过也没有多想,这一来是李二那里来的所有东西都是价值极高,根本仔细分析不过来,第二嘛,就是李盛“辅佐”时间太长了,李二渐渐发现自己大脑已经不够用了。
不但不够用,而且渐渐的甚至还习惯性的不用了,反正是李盛提的案子,基本都是重大国策!干就完事了。
这结果到了最近,这后患就显露出来了,自己一时半会的还真没想到这里去。
但今日长孙无忌提起这个“增长率”,那就简直是豁然开朗。
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得的信息霎时之间串联起来,李二终于感觉自己抓住了关键。
大唐需要增长率,需要增长率就要促成产业升级!
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越来越精进的造物之术。
这一刻的李二,可想而知,有多兴奋,有多开心。
而下面几个大臣就更加激动了,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居然又是这样突然之间就解决了。
连长孙无忌也是一脸诧异,没想到这事这么简单就搞定了,不由得人都懵逼了一下,但是紧接着也反应过来,这事。
这事未免也太可怕了。
李盛搞不好压根都不知道朝廷目前在讨论这事!
这小子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大唐在准备怎么开疆的问题,还有目前跟罗马人的明争暗斗——这个刁毛最近在琼州岛求田问舍,长孙无忌最近还真调查过这事,
虽然只是日常了解一下情况,但结合起眼前的一幕这事顿时就显得很恐怖了。
一个问题浮现在长孙无忌面前。
如果说诸葛亮这种文安天下,武定乾坤的手段,集中表现出来就是隆中对,这是文曲星下凡。
那李盛这算什么?这连隆中奏对都没有,这货完全是随意发出的零散信息就帮大唐解答了重大战略问题。
这是什么星下凡?
不过。
事情虽然震惊,但长孙无忌转眼就明智的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多管,也不应该多管这闲事,李盛此人虽然能力高绝到了诡异的地步,但是,
说来说去,反正这小子也是李二的娃,那这事想来也不是啥大事,虽说总觉得不像好事,太恐怖了,但大概也坏不到哪里去。
不过长孙无忌心中震撼之感还是真的,李盛这甚至不是运筹于帷幄之中,而是没有运筹于帷幄之中,都能决胜千里之外!
不过有了这条思路,李二当天夜里。
那睡眠质量立刻就直线恢复上去了,到如今李二已经失眠两个多月,每日夜里都睡不到两个时辰,可想而知这压力,
现在可算是能睡着了!
那感觉,
当然了,李二不是笨蛋,长孙无忌能意识到的问题,李二当然也能意识到。
——李盛怎会如此厉害。
不过很快李二也就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