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公似乎还要再说什么,我已经开口道:“回娘娘的话,奴家上山前,于娘子曾小心叮嘱过种种规矩,此事与于娘子并无干系。”我被污指弄损了经书,也可说是我半途离去所致,但我连累了于娘子,却是绝不应该的。
话一出口,黄公公的身形明显一动,而一直垂首端立在太后下手的夏晴岚,也猛地抬起头,不可思议地看着我,似乎对我的突然到来十分诧异。
我无暇去想他们的反应何以这般,只上前对太后行礼:“谢苏芳上山来迟,未能妥善护送经书至此,特向娘娘请罪。”
“谢苏芳……”太后缓缓道:“既然于兰教过你了,你怎么还迟了这么久?”
太后的语气迟缓但平和,让我心中也安定了不少。
稍有余暇,我亦想到了黄公公与夏晴岚惊讶的原因,我正于此时到来,他们在太后面前所说的话,亦不免被我听去了,那么所谓的弄损了经书的事情,我便会立时否认。
于是我又福了一福,说道:“奴家失手弄翻了经书之后,夏姑娘帮我整理了带上山来。奴家走得倦了,跟在后面掉了队,却恰好看到一个人失足挂在山坡旁边,情势十分危险……”
黄公公跪在我的旁边,我能看到他侧首向我看来的目光中,含着许多诧异,同时也有几分如释重负。
想来,他诧异的定然是我何以承认弄翻了经书,而如释重负的,是他的谎言不会被拆穿了。
“有人在这山边失足?那是何故?”太后不由得惊呼:“快传侍卫,快去救人!”
我不意太后竟是这般反应,也许是于娘子她们对我郑重无比的交代、也许是黄同宣他们即便面对生死也无比苛刻地去赶时刻的行为,让我产生了错觉,以为在太后面前,当真是事事严苛无比。
此刻听到太后一叠声地去救人,我心中立时涌出暖意。太后没有问失足的是什么人,却立刻便要命人去救人。
我忙对太后道:“娘娘莫要忧急!此人已经为恩平郡王所救。”
“是吗?伯玖什么时候来了?他把那人救下了吗?”太后的声音带了欢喜,略快了些,听起来便不若方才那般苍老了。
“伯玖拜见娘娘。”我尚未来得及回答,恩平王的声音已经传来。
太后对皇上的这位养子显然甚是喜欢,不等他跪下,便已经拉着他的手,细细端详,笑道:“我(①)本以为你明日才到,怎么今晚就来了?你是怎么救下那个人的,跟我好好说一说!”
太后欢喜之下,随即又看着众人道:“你们都退下吧。”转而对我道:“你也起来,既是为了救人,耽搁了也不算什么。今日你也累了,回去好生歇着吧。”
众人一起答应了离去,我亦随众走开。
黄公公抹着汗走在我身边,低笑了两声,似乎想要说什么话一样。身后却有一个中年宫女的声音:“谢姑娘,娘娘叫你过去呢。”
见我转身,黄公公堆欢的脸上又露出了紧张之色,我对他微微颔首,示意他不必担心。
太后见我走来,不等我行下礼去,便已经缓缓开口:“好孩子,原来是这样,倒让你受了委屈。”
我知道一定是恩平王说了什么,却不知他是否说了实情,那么我帮黄公公与夏晴岚隐瞒的事情就要暴露了。
太后接着慢慢说道:“你自己出手救人、险些丧命的事,却怎么不对我说?”
此刻太后说话,又恢复了开始的缓慢,看来方才的确是情急。这让我越发明白太后体恤人命的善心,亦对太后更加生出敬仰亲近之意。
“非是奴家有意隐瞒,只是奴家无用,险些救人不能救彻。多亏恩平王及时赶到,非但救了那位大叔,亦且救了奴家一条性命。”
太后笑着拍了拍我的手背:“很好,很好,不居功,不自夸,这才是行善之人的本性呢。”说罢默然片刻,道:“只是……这山上怎会有人攀爬失足呢?”
我心念一动,想到那位大叔寻子不获的失望之情,忙道:“回娘娘,这其中的缘由,奴家听那位大叔说过。”
于是我便原原本本将那位大叔父子相依为命、幼子被拐数百里、寻子三月不获、终于在凤凰山旁的群山中迷了方向的事情告诉了太后。
【注】①:宋代太后、皇后等平日说话,亦自称我、吾,皇上亦多用“我”在日常谈话中自称,在正式场合或下诏之时,方用“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