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管多少人手,唐简一惯秉持的规则就是,不闲置资源。
忙时有人手,闲时作坊有人手。
这对人手们也是一个不错的着落。
也不需要立什么奴才规矩,踏实安份做事就行了,身份尊严都会给你留着。
不要说什么只有手中攥着对方的死契身籍,用人时才放心的话。
自身强大时根本不惧小伎俩,何况家里有护卫做防御盾呢。
一些铺面也都是用工合同,不照样能将生意经营起来么,没有生死契约就做不了事了?
在长远利益下,多的是人安于现状。
不安于现状的,该辞退的辞退,该追责的追责。
自家的作坊核心手艺也一直握在自家手中。
饶是如此,自家也不是只依靠那些作坊立足,还有店铺和田地庄子。
家底殷实多的是现银积蓄,根本就不怕任何小动作攻击。
最重要的是,自家的货是固定订单,并不需要外部订单来维持生意兴隆。
甚至根本没有余力去做外部单子。
这就使得那些外部力量,根本介入不到他们自家的生意里来。
小动作当然也无从下手。
长辈们当然也清楚这些,增加人手时,就只要老实本份、品行端正且能干活儿的。
那些选出来的人手也没有安置到东城大宅中去,是为了不暴露两宅的关联。
因而,先进府的人都被安置在城南大宅以及青竹巷的宅子里。
还有一些丫环婆子,则是送去了将军府。
由孟纤纤的人来教些基本规矩。
虽然唐简不直接招已在大户人家历练过规矩的人,但这些基本规矩还是愿意找熟人带一带的。
只是这么一安排,对人手却能最大面地保持原本的淳朴。
转眼就到了八月初八。
新宅子的家具物什分散运输,已在不动声色中悄悄运到了新宅子。
墨池先生亲手写下的“杏林大街”镶金大匾挂上了东北角街口。
这一年里,不只东北夹角建起了一座不知主家是谁的大宅子。筚趣阁
在这宅子旁边有条通往太学的路,在岔道上却另有一条路通往新建起的杏林学院。
因而,太学、杏林学院、新宅子就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扇形面积。
而在杏林学院与新宅最靠近的路口,则建起一座门楼挂上大匾。
看到这块大匾毫无征兆地张挂起来。
住在这一带的世家豪门都知道,这一带要有一个新名字了。
当然,这一带多的是王公贵胄、世家名门、权贵核心。
因而,附近也都是有一些威风凛凛的街名的。
而太学那条主道,也有个名字叫“天府大街”。
意味着这里是大夏王朝最高学府。
从这里走出去的将来都是朝廷人才,也是通天学府的意思。
只不过去年春闱风头最盛的却并不是太学走出去的。
而是各地学子,其中又以寒门、农门小户出来的考生居多。
而这也是一众考生们第一时间就呼朋唤友,选择抱团前行的主要原因。
怕被人排挤欺压出去。
毕竟他们普通读书人抢占了显贵名门子弟的出路。
春闱可以凭实力,要闯仕途光凭实力还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