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张大了嘴巴却没有说出话来,原来叶碧青对糖葫芦如此敏感,居然是因为这个。
几乎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在了那个扛着糖葫芦回来的锦衣卫,这锦衣卫真是欲哭无泪,明明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怎么自己扛回来的?好像又变成了自己的错一样。
朱松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随后朱松正要把叶碧清手里的糖葫芦接过来,却见叶碧青一下子收回了手,而后吃了起来。
此刻西安府已然入了冬,天气已经十分寒冷,这些糖葫芦可以很好的保存,叶碧青咬糖葫芦的时候就像是在咬冰块一样,发出噼里啪啦破碎的声音。
又像是在咬自己的仇人一般,朱松只能在心里叹息了。
叶碧青近乎是恶狠狠的把这串糖葫芦吃完,吃掉最后一个糖葫芦的时候,大概是糖葫芦外边的那一层糖衣被咬成碎渣,而后里面有尖锐的部分划破了叶碧青的口腔,朱松隐约看到她有些苍白的嘴唇有一条血线。
朱松下意识的伸出手想帮帮叶碧青擦掉嘴角的血,可是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那一瞬间,叶碧青有些恍惚,仿佛吃掉的、吞噬的是过去的悲惨,而此刻殿下伸出的手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所有的未来和自己应有的一切。
虽然这只手最终还是缩了回去,但叶碧青相信只要自己一心一意对待殿下,迟早有一天自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谁说三九年华的女子,不需要爱情的滋润?
叶碧青从怀中拿出一方锦帕,擦了擦嘴角的血,就在这时一枚雪花落下正好落在了叶碧青锦帕的血上,瞬间融化。
朱松和叶碧青抬头向前看,只见天空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瑞雪兆丰年,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
……
朱松成功班师回朝,此次赈灾可以说是圆满结束,陕西山西两省的灾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虽然在此之前陕西山西饿死的百姓已经有很多了,但好在朝廷的银子和粮食终于是到了。
朝堂上又一次因为朱松吵翻了天,一共有两方执不同的意见,其中一方认为朱松用朝廷的银子买开原的粮食,此举是在为朱松自己谋好处,谁都知道,那开原是朱松的封地,开原有了银子,这些银子里面能没有朱松的份?
而另一方则认为朱松虽然此举稍微有些欠妥,但当时的情况实在紧急,整个大明未必只有开原有足够的粮食,但是开原一定有足够的粮食。
朱棣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臣子们吵来吵去,觉得甚是头疼,他起身缓缓的走下台阶,群臣们一见朱棣有了动作,瞬间鸦雀无声。
“洪武十二年,河南旱灾和今年一样,百姓的庄稼一样是颗粒无收,易子而食,这句话朕只在史书上读到过,朕还记得朕年轻之时第一次读到这段话,脑子里面居然不由得想起晋惠帝那句话,何不食肉糜?”
“朕当时就觉得就算是旱能旱到哪儿去,地里面还真会颗粒无收?不会的!这一定是下面的大臣们为了夸张,为了达到养寇自重而故意说的。”
“太祖高皇帝得知了朕的想法,觉得朕不能体谅百姓的难处还不由得和晋惠帝想到了一起,太祖高皇帝觉得这是奇耻大辱,是朱家是大明的奇耻大辱!”
“朕还记得当时太祖高皇帝的原话,你不是说百姓何不食肉糜吗?那你就亲自带着圣旨,亲自带着朝廷的赈灾银赈灾粮,你去河南看一看,看看百姓们何不食肉糜?”
“朕去了,朕第一次亲眼看到什么叫做赤地千里,什么叫做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什么叫做饿殍满地!什么叫做老天爷不给人留活路!”
“路两旁到处都是饿死的百姓!还有被活活撑死的百姓!”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踱着步,眼睛从在场的每一个大臣的脸上掠过。
“这些百姓们是怎么撑死的呢?是太长时间没吃东西,突然得到了粮食,一时控制不住把自己活活撑死的?不是!他们是在地里面找的观音土,这种土有盐的味道,可吃下去不会让人觉得饱,那些百姓们为了保他们就拼了命的吃土,拼了命的吃土…”
“最后把自己的肠子撑破,把自己活活的撑死!老百姓易子而食,为什么易子而食?因为舍不得吃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都小,他们是扛不住饿的,他们一般都会比大人先走,孩子们死了之后就会和邻居交换孩子吃了。”
“当时朕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真想狠狠的抽自己几个巴掌,何不食肉糜这句话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当时也和现在的情况一样,那一年河南旱灾连带着周围的收成也不好,国库的税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朝廷里面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食能拨出来了,可就在这时,朕突然发现了,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有粮食。”
“元人,王保保的旧部!太祖高皇帝说王保保是世间奇男子,这句话说的真对,王保保说他存下的这些粮食会是他们部落未来救命的稻草!”
“当时朕的手里面有朝廷波的赈灾银知道有买粮食的地方,朕二话没说,立马派人去草原上联系王保保的旧部,希望他们能拿出粮食来,无论多少银子都买!”
“别说是当时的文武群臣,就是徐达大将军,他都不同意!可最后朕还是换了,朕知道,这银子落到元人的手里,他们会买铁会打造上好的兵器盔甲来掠我边境!”
“可朕知道我大明是与百姓共天下,我大明的百姓绝对不是别朝的贱民,只要朝廷还有一口气,还有一把子力气,还有一条路能救百姓于水火,朝廷都必须救!”
“结果朕花光了手里所有的赈灾银,从元人那买回了粮食还是些糙米,但就是这些糙米救了河南半省人口的性命!”
“你们没见过,朕见过,你们没见过,老二十见过!朕当年为了百姓都能向敌人做交易,为什么老二是用自己封地的粮食就得被人一直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