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子游学过仙界,见识广,手段多,有别出心裁的初衷,也能通过诸多方法来实现。

一群朝臣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否也游学过仙界,只是猜测或许被太祖高皇帝怒斥过,仅此而已。

本着隔辈亲的原则,朱元璋也会喜欢方才黄口年纪的小太子,从而疏远某个已过三十却立不起来的不孝子孙……

自打移驾南都,皇帝颁布的新令基本都是从北边学来的,完全称得上是现学现卖。

譬如这《南都日报》,所有版面样式均跟《京师日报》一模一样,半点都不差。

只不过后者是由驸马巩永固的报馆出版发行的,而前者则是南都通政司出版发行的。

一个是私人,一个是朝廷,就这点差别。

余下,连发行价都一样。

得益于江南一带浓厚的学术氛围,《南都日报》在出版之日起便开始热销。

东至松江,被到徐州,南抵宁波,都可以看到这份报纸。

可是比以前众人苦苦等待滞后半个月之久的《京师日报》要好太多了。

《南都日报》的创刊号发行量便高达五十万份之巨,印刷了近半个月才停下。

对于这样的体量,整个江南自然消化不了,还可以继续往西和往南运输。

从开始至今,在每天的销量都在十万份以上,折银一千两,利润近半。

加上广告费的话,每天可进账不下五十两银子,一年便是上万两之巨。

随着版面的增加,利润自然会水涨船高,往后可发展到数万两不止。

对于这项日进斗金的生意,崇祯当然不会选择直接放弃。

驾临南都之后,便与通政司说好,双方利润各半。

皇帝负责指导与规划,拿出报纸的运作方式,以策略入股。

通政司则负责编辑、印刷、发行,确保报纸可以让受众按时买到。

起初通政司这个地头蛇是不同意跟皇帝半劈利润的,但由于巩永固的例子,皇帝完全可以自行将这个赚钱的生意揽过去,也就只能做出妥协与让步了。

“次辅过于乐观了,此等商贾们在数十年前便望而却步了,对此,朕委实了解得入木三分。今商贾偷逃税款,不思弥补差额,亦不想足额纳税。仗着某些蛀虫在朝野上窜小跳,商贾们便有恃无恐,恣意妄为!次辅觉得朕还要继续迁就此等恶人么?长此以往,天理何在?今朝廷无钱用兵,归根结底是商贾偷逃税款,而朝廷又对其无可奈何,次辅不觉得此等原因可笑之极么?户部太仓税银,不等于被偷逃税款之人所窃取了么?此恶人皆为窃国大盗!如此恶行便是谋反,便是叛国,便是投降东虏!在此等恶人眼里,大明还不如一百两银子值钱。在此等恶人心里,朕还不如一桌上好的酒席!虽然比喻有些粗鄙,但朕说的便是事实!此等恶人心里真装着朝廷,真忠君报国,又焉能用偷逃税款去大吃大喝,去风花雪月?朕要令其足额纳税,朕反而成了昏君,甚至沦为暴君!那好,朕便如其所愿!”

要不是还得让奸商们把税银交上来,崇祯想把这些败类悉数杀掉!

日偷!夜偷!

天天偷!月月偷!年年偷!

不用雷霆手段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是肯定不行的。

江南的这些奸商都偷逃税银上瘾了,一年不偷便会浑身不自在。

真若是双方撕破脸皮,崇祯也就无须估计自身名誉,不用将责任推卸给那逆子,可以亲自上阵了。

“……”

高弘图闻言也就没有再行劝解皇帝,现在崇祯还在气头上,越劝越适得其反,还是等火气退了再说吧。

“陛下,近期士子请愿,要求朝廷放开报纸,可让各地自行出版、印刷、发行!”

既然适才皇帝提到了报纸,通政司通政使(正三品)詹光恒觉得趁此机会还是将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先报上去再说。

“哦?哼哼!这是各地见到有利可图,既不想被约束,又欲借报纸抨击朕之新令,打算跟朝廷唱对苔戏?”

某逆子提醒过崇祯,不论是私人还是衙门,发行的报纸都要被控制在自己手里,因为报纸便是对外宣传的最佳武器。

谁控制了报纸,谁便控制舆论导向,不但可以让各级命令广而告之,还能随心所欲地打击市井流言蜚语。

更别说还能为田姨娘她们赚点零花钱,起码后邸的饮食都可以从报纸赚得钱里来出,无形中剩下了一大笔支应。

之前一些士子便未经朝廷允许,擅自印刷了大量宣扬自己想法的报纸。

先且不说这种行为的对错,报纸上的内容几乎通篇都是抨击皇帝与太子。

崇祯看过之后便命令厂卫将印刷窝点捣毁,抓捕所有编写人员。

待其写过认罪书之后,方才放人,如若再犯,便要从严论罪了。

这并不算完,厂卫前前后后总计抓了十余批,人数不下数百人。

全都是打算印刷自己的报纸,打算与《南都日报》对着干的。

有的更是已经拉到广告赞助,可想而知这帮江南士子有多么猖獗。

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参与者都出自东林,钱谦益若是不知道便是装傻充愣了。

“告诉众士子,报纸之事只能由朕来决断。太子说当下乃是特殊时期,必须实施管控措施,以免有歹人勾结外敌,散布损害朝廷利益之言论。士子购买《南都日报》,但不能自行编写,更不不能印刷、发行!那些不法之徒就希望南都,甚至整个江南都乱起来,便可与东虏来个里应外合,颠复我大明!朕告诉此等贼人,那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只要朕还健在一日,大明便不会倒!即便朕不在了,还有太子,大明仍旧不会灭亡!与之相反,太子已学得大量仙法,正在逐渐推广。从今往后大明只能愈发强盛,北可收复辽东,南可抵御红夷,以创千秋万世之基业!”

朕就不让尔等自己发报纸,活活憋死尔等之野心!

尔等只能看朕的报纸,纵使恨得咬牙切齿也无济于事!

别说朕在眼下不让尔等发,朕在有生之年都不让尔等发!

让尔等背后之商贾只能给朕送钱!

天天送!

月月送!

年年送!

尔等想正大光明地收银子?

做梦去吧!

崇祯宁可不赚钱,也不会让这些成天处心积虑跟自己对着干的败类出报纸。

现在自己能出报纸,败类们出不了,这样巨大的落差便可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败类们不买自己的报纸也无伤大雅,用从商贾那里得到的银子继续印。

既然南都,甚至江南一带卖不动,就可以运到其他地方去出售。

反正眼下不差这点钱,账期长点无妨,先恶心住败类们再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崇祯慷慨陈词完毕,带头拜谒的居然是黄得功,这可是他从北廷学来的秘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冒牌“阎王爷”带头,一众文臣武将不管情不情愿,都得照着喊一遍才行。

“诸位爱卿,朕有个想法!既然士子渴求学到知识,朕也不是不通情达理。莫不如由通政司出一份,由礼部再出一份。朕不要求多,依然持股五成,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尔等不是想要多看报纸么?

朕满足尔等之要求!

那便再出一份!

自然也是朕的!

便要气煞尔等!

“陛下英明!此法甚好,可广开言路,亦可教化士子。新报与《南都日报》相得益彰,可谓是两全其美!”

倪元璐率先发言表示鼎力支持,作为礼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倪元璐虽然耿直,但并不迂腐。

当初在北都当差时,倪元璐便看到了报纸的好处,也知道太子如何通过报纸来控制外界的舆论,手段相当之高明。

到了南都之后,报纸由通政司负责,跟礼部没多大关系,最多是礼部发表的一些新令会刊载在报纸上而已。

报纸可是个日进斗金的玩意,礼部上下都眼红不已,只是碍于通政司的势力也不小,礼部不方便巧取豪夺过来。

如今从皇帝嘴里提出,可便是金口玉言,必须尽快落实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陛下,现通政司编撰报纸内容业已人手不足,再行调拨,只恐……”

通政使詹光恒不好直接拒绝,那样不但得罪了皇帝,还得罪了礼部上下,报纸可是关系到上百官吏的好处。

故而得找个理由来搪塞一下,反正通政司是不会出人的,礼部想办报纸,那就得自己想办法去。

“陛下,礼部人员可编撰书籍,编撰报纸便不在话下了,无须通政司帮衬,礼部可自行完成编撰,只是不知陛下将新报命为何名?”

只要皇帝能点头,倪元璐便决定将所有工作包揽过来,这正好是一个收买以本地人为主的下属们的好机会。

别的不说,有了报纸这个进项之后,往后礼部的伙食会比眼下好很多,吃人嘴短,哪怕是小吏也不会高看自己了。

“嗯,既然倪爱卿如此胸有成足,朕心甚慰,此报便叫……《大明日报》!”

那逆子还算有心,将这个最为响亮的名头给自己留着。

鉴于是礼部创办的报纸,崇祯便决定直接用上了。

“陛下英明!此名甚好!《大明日报》定会助我大明日渐强盛,超越汉唐之威姿!”

倪元璐心里极为高兴,此事有皇帝点头,报纸还有了御赐名字,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好!那便借倪爱卿之吉言了!”

被东林与复社的败类怼了多时之后,崇祯当然愿意听句如沐春风的奉承话。

而且,运作得当的话,自己还能赚两份钱,岂不美哉?

礼部并不经常出书,印刷厂多半在闲置。

这下能够利用起来,每天都开工,对工匠们来说也算是桩好事了。

算上记者、编辑、工匠、报童等一众,一家报馆足可以养活数百号人。

银子一进一出,那逆子说这叫“取之于商、用之于珉”!

能雇佣流离失所的少年孩童,让其自食其力,又可以吃饱穿暖,的确是件善事。

古语云——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想来当是如此!

但对于那些偷逃税款,又不想足额缴纳的商贾,崇祯只希望这些败类快点去死!

一时半会死不了,也不愿意去死没关系。

只要活一天,就得交一天的税银!

宣称自己近期没有收入也要交,因为先得把五十年的欠账补上再说别的!

“对了,倪爱卿,《大明日报》的创刊号当须准备细致一些,朕会给爱卿些许编撰报纸的方法,供爱卿参考。在批量印刷之前,先让朕过目!”

崇祯就打算用这玩意来打击那些败类,倘若有效,往后说明再弄出第三份报纸出来。

“臣遵命!”

只要能赚钱,想必礼部那些人都会尽心竭力。

对于这种好事,倪元璐觉得根本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动员。

“陛下,臣有本要奏!”

工部尚张慎言觉得其他人应该都说的差不多了,轮也轮到自己说了。

“爱卿但说无妨!”

崇祯现在心情稍微好了些,依旧与之前与东林和复社的败类那般动怒的话,这会儿就已经退朝到后邸休息去了。

“工部近期获得来自马鞍山之消息,当地官吏无法遏制百姓抗议,要求陛下撤除矿监韩赞周,取消开矿项目,说是开矿坏了当地的风水,还涉及到一些百姓家里的祖坟!”

张慎言是决计无法解决此等大事的,必须找机会奏报给皇帝,由崇祯定夺才行。

马鞍山铁矿项目是皇帝驾临南都之后月余,便确定要开展的大事。

结果这都多长时间过去了,一切在停留在原地打转……

作为钦差矿监的韩赞周倒是到了马鞍山,然而每天都有百姓前来滋扰,根本无法顺利开矿。

面对百姓的打砸抢烧,韩赞周未得圣旨,即便手里有大量厂卫,也不敢贸然予以弹压,最多将其驱赶出去而已。

“朕已得到韩赞周提交之报告,日前便授其可先斩后奏之权。马鞍山乃是我大明龙脉所在,太子于仙界得军事刘伯温指点,欲将此龙脉变为钢铁巨龙,一旦成型,我大明将立于不败之地。然当地刁珉甚多,且受歹人左右,三番五次阻碍开矿,居心叵测,手段险恶。马鞍山非田非地,自是归朕所有。不论何人,胆敢在此山之上设坟,均乃大不敬之罪也!朕非昏君,以在报纸上广而告之征地之事,且当地农户今后可变为工人,被炼钢厂录用,按劳取酬,岂不比看天吃饭要妥当许多?朕还没定此等刁珉之罪,此等刁珉却已然倒打一耙,真是荒谬之极!矿监韩赞周已然命令下属保持克制,而刁珉却以为其胆小懦弱,对其所部百般欺辱。朕要让那些歹人与刁珉知晓,其所作所为已然损害大明之利益,坏我大明龙脉之风水,令太祖高皇帝陛下不悦。朕亦不会姑息纵容此等事宜再次发生,再行抓获歹徒,必定严惩不贷!”

敢跟朕妄谈风水?

马鞍山都是大明龙脉!

看谁敢蓄意破坏皇室风水便是谋反!

当下之矿监绝非万历时期之矿监,欺负韩赞周就等于欺负到朕的头上了!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