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偷逃税款又不想补上的奸商们万万没想到,狗皇帝会对他们下死手。

时间一到,直接出动厂卫将他们全家逮捕,麾下商铺尽数查封,账本与钱款全部被封存。

来真的,那奸商们就根本不是如狼似虎的厂卫的对手了。

还有奸商的家丁妄图抵抗,被以谋反罪当场击毙,伤者被生擒。

本来还是莫须有之罪,一旦反抗,就彻底作实了这一罪名。

街上连北厂的坦克都出现了,可见事态的严重性。

厂卫把机枪都架在了目标附近的制高点上,胆敢反抗就是死路一条!

皇帝爪牙当街批量杀人这种事,已经好些年没见到了,如今又昨日重现了。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厂卫居然被对方持械伤害到了,接下来就师出有名了。

圈养家丁!

私藏武器!

蓄意抗税!

意图谋反!

将四项罪名罗列到一起,被满门抄斩也不为过。

对于奸商的这种既定处理标准,昊菁皇帝并不认为处罚过重。

在前线奋战的王师士兵,每个月也就能领取不到十枚银币。

这些奸商每个月是按照成箱子的银币来偷税,然后还理直气壮装好人。

前方抛头颅、洒热血,后方胆大包天,插标卖首!

那就无需对其怜悯了,可怜他们不如可怜那些十二岁就进工厂的孩童。

凡直系亲属及受雇的旁系亲属,除有举报立功之人外,主犯磔示,从犯发配矿场挖矿。

已经在押的嫌犯,按照家属交钱速度放人,速度慢的,那就可以为其缴纳上路钱了。

因为有皇帝指派的卧底,还有自家跳出来的举报者,核实偷逃税款情况变得异常快捷。

沈迅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就结案了,当然,这只是在北都及周边地区。

扩大到顺天府,乃至整个北直隶,甚至大明全境,时间就需要一年以上了。

仅在北都便处决千余人,发配超过十万从犯。

补缴税款及充抵税款的货物总价高达近八千万银币,补偿童工薪水总额达到六千余万银币。

很多奸商为此家破人亡,但这下场是他们自找的,怨不得旁人。

将这些奸商的工厂、宅院、土地等固定资产拍卖之后,加上此前的进项,户部总计入账上亿银币。

那十余万奴隶矿工也能为户部创造不菲的价值,平均每人每年挖出五十银币的纯利润的话,十万人就是五百万银币。

根据昊菁皇帝的命令,由北厂负责押运,将这些矿工直接送往唐努乌梁海的苏霍洛伊金矿去,这辈子都别想回来了。

由于粮食过剩,昊菁皇帝计划增加矿工数量,从目前的大约一千五百万,增加到既定的两千万。

一个成年矿工,每年能创造出大约一百银币的纯利润。

两千万奴隶矿工,哪怕算上那些老弱病残在内,起码也有一亿四五千万银币的利润。

加上自由矿工以及机械化开采的那部分,刨去股东的分红,可以让户部每年入账约八千万银币。

每年从大洋彼岸的新印加帝国,在经过锻造之后,还能得到价值七千万银币的铜币,总额便是一亿五千万。

十年内,对面铜矿开采规模翻倍的话,届时户部光是挖矿一项,岁入便可以达到两亿两千万银币,接近当下岁入总额两亿五千万银币。

昊菁皇帝增加奴隶矿工数量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想要增加朝廷岁入,另一方面则是自由矿工听说去北地定居开荒就可以免费得到大片的土地,很多人都去冒险了。

朝廷已经通过报纸公告天下,凡是去北地定居之人,适龄男子可得两百亩土地,适龄女子减半,老人与孩童皆可得五十亩。

先到先得好地段,一切所得土地,皆为永久免费,前十年无须缴纳任何税费,十年之后仅需缴纳两成收成即可。

春季由朝廷指派人员驾驶拖拉机,免费为北地农户翻地,为期三年,每年一次。

地下若有矿藏等资源,农户可得探明储量的两成,可自行选择折现或按照资源价值换购相应面积的临近土地。

在消灭罗刹国之后,北地那边也就没有让大明百姓心生忌惮的敌人了。

很多人本着占朝廷便宜的心理,都愿意过去赌一把。

尤其是北地南部沿线地区,气候相对温暖,完全不缺水,森林资源又极为丰富。

来到这里定居的百姓,尤其是靠近河边的,算是真的占到大便宜了。

耕地有河水灌溉,很快就能变成丰收的良田。

在此之前,还能天天捕鱼,不缺肉食。

为了确保头一年不挨饿,除了朝廷给予的应急粮食之外,每家每户都要种植保收的土豆。

只要第一年收获了足够多的土豆,漫长的冬季就很好熬过去了。

一般说来,能咬牙挺过前三年,往后基本就都是好日子了。

一户老夫妻育有二子二女,且一半已经结婚,全家有十余口人的话。

所能获得的土地面积不会低于上千亩,每亩地收获半石土豆,总数也会达到五百石之多。

完全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了,第二年再开始用一半面积种植麦子,就能实现逐步转型了。

像已经将定居经过当作故事刊载在北都报纸上的刘老汉一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全家于昊菁三十年(1673)移居靠近安加拉河上游的乌索,又名乌屯,现在过去了七年时间。

原来住在河南南阳附近,也是全家务农。

南阳不靠近黄河,旱季跟着中原各地一起倒霉,风调雨顺了,也无法占到黄河的便宜。

刘老汉一家在老家只有二十多亩地,刨去两成农税,养活一家人是很困难的。

每年累死累活,除去家里人的吃喝,以及换购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根本攒不下多少粮食,更别说钱了。

不挪窝就跟等死差不多,无奈之下,在看过了当地府衙颁布的公告之后,也只能选择铤而走险,带着全家赌一把。

由于时间比较早,属于是比较靠前的移珉,故而享受到了极大的优惠措施。

土地位置是刘老汉挑的,附近的树木也能用来制造木屋,还能去距离只有二里远的河边捕鱼。

最让一家人高兴的就是,他们一家获得了上千亩土地,还有官府给的地契,让刘老汉激动地涕泪横流。

土地面积是老家那边的四十倍,哪怕干脆让一半的土地荒着,就用剩下的一半耕作,也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官府还非常贴心地免费送给他一张渔网,小吏还叮嘱刘老汉,只要不弄丢这玩意,他们一家人就饿不死。

一并获得的还有一把弩和三十支箭,弩更适合没有拉弓经验,不是猎户之人来使用。

刚到地方的刘老汉一家,跟本村和临近村庄的四十九户,约六七百人,一起被安置在乌屯,官方名字叫做定居点。

说是定居点,其实这地方啥也没有,连最简易的木屋都没有,住的是帐篷,还得给女眷和孩童住,十几岁以上的男丁在户外都要靠火堆来取暖。

大家都是穷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农户,只有少量的猎户和匠人,故而也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了,都是互帮互助。

官吏到当地划分完土地,给每家发放了地契,让每家的户主签署互不偷地的文件,给予一应生活物资和粮食之后,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他们这些人生也好,死也罢,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反正前十年不收税,捞不着好处。

官吏也就将他们散养了,只要用相应的文件对上面有所交代,那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由于是一个乡的,沟通不存在障碍,从老爷们走后的第二天开始。

猎户们组队进林子里去打猎,匠人们带着部分男丁砍树盖木屋,剩下的男丁则一起去捕鱼。

四月份在中原地区,河水已经不是很凉了。

但在北地,捕鱼之前得现在岸边生好火才行。

因为河水极凉,下水的男丁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必须上岸烤火来缓缓。

河水并不深,最深之处连一丈半都不到,流速也不快,只要会水,绝对淹不死。

众人找了一处齐腰深的浅滩,在岸边钉下桩子,然后在处河段下网。

按照定居点的人数计算,起码要捕上来上千斤鱼,才够众人一顿糊口的。

然而河鲜们不负众望,的确出现了鱼多到撞网的情况,跟报纸上描述的极其相似。

一网捞上来大大小小的五十来斤鱼是完全没问题的,这让众人信心大增。

在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用网捞鱼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

于是决定所有人不能只在一个地方都耗着,分处于一些人去另外的河段下网。

临时渔夫们并不怕水冷,也不怕鱼少,只要每网不落空,大家就有干活的动力。

初来乍到,众人捞鱼的热情极高,全都非常自觉地进行分工合作。

不会游泳的在岸上使劲拉网,会水的下水查看渔网是否被刮住。

最大的一网收获,目测高达近两百斤,成果非常喜人。

回去之后称重,居然捞到了超过三千斤鱼,可是相当了得了。

猎户门也没有空手而归,用火枪和弓箭打了两头熊、四头野猪、五只鹿,外加十余只野鸡。

当然,大家都明白,以后所能获得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少了,还是捕鱼靠谱,老爷们说的还真没错。

半个月左右,众人居住的木屋相继竣工,屯子也就算是初步成型了。

“屯子”顾名思义,就是驻屯大明子珉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开荒种地了,这种事基本长手就会。

无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下地,赖人是干不了的。

在不熟悉土地情况的前提下,种好成熟且耐旱的土豆就成了大家一致的选择。

更愁人的是,老爷们以土地尚未完全开荒为由,拒绝派拖拉机来给大家翻地。

由于面积太大,光是开荒加翻地,就能把家家户户给累个半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是自己家的地,不开荒就真荒了,入秋连土豆都收不着。

哪怕在播种之后也不能省心,得防着野猪把地里的种子都给吃了。

猎户就成了香饽饽,大家都希望尽快将附近的野猪全部消灭掉。

对此,猎户也不会怠慢,自家的耕地也不可能在野猪的无差别攻击下幸免遇难。

毫不夸张地说,一头成年野猪就能让十几户人家的心血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当然,不可能把这十几户人家的地都给拱了。

但每家挑几亩,就足以让全家人胆战心惊半年之久。

等好不容易熬到了收获的时候,包括刘老汉一家在内,全屯子的人,又开始为土豆发愁了。

头一年新翻的土地肥力足够大,使得亩产土豆达到了一石以上。

家里有一千亩地,收获的土豆便可以高达一千多石。

坏消息是主食只能吃土豆!

好消息是土豆有的是!

由于收获的土豆实在太多,导致家家户户都不得不挖多处地窖来存放土豆。

当地的老爷们表示,税是不收的,但应急粮往后也不会给了。

还有一点,朝廷也不会收土豆,由于运力紧张,易货暂时停滞。

百姓们可以在家里用土豆来当主食和主菜,一边吃烤土豆,一边吃土豆丝……

因为缺少食用油,除非能打到猎物来做动物油,否则炒土豆片都不太可能了。

这是一个让全屯子的百姓们听了都哭笑不得的消息!

照此发展下去,往后倒是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顿顿都吃土豆!

夏季好歹还能吃一些野菜,到了冬季,那就是纯土豆的天下了!

连吃两年土豆是什么感觉?

试过就知道了!

从第三年开始,大家转型种麦子。

好是好,但照料地头可是比种土豆要费心多了。

每家最多也只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来种麦子,余下还是土豆,最多加上地瓜。

水稻是完全不适合这里的,想改善主食,就只能种麦子,春末还能种一些白菜和萝卜,以及时令蔬菜。

夏末秋初时,可吃的蔬菜倒是不少。

到了冬季,主菜是白菜、萝卜、鱼以及肉干,咸菜是辣白菜和萝卜干,主食是土豆!

于是乎,北地南部生产土豆的消息不胫而走。

数年过后,这里得到了一个好名字——土豆之乡!

到了昊菁三十七年,刘老汉一家每年可以获得约四百石麦子以及八百石土豆。

在大明本土,这就算是十足的地主了,很多地主还不如刘老汉的收成多呢。

但在北地,这样的收获标准只能算作普通农户而已。

唯一的问题是,粮食多到吃不完怎么办?

昊菁皇帝觉得此事很容易解决,那就是慢慢吃!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