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边的战事还在继续,张大彪必须尽快整顿来自京都的那一千士兵,虽说战事马上就要收尾了,但是他也不能掉以轻心,再增援一千士兵,大明就又多了一份胜算。
言海棠也被列在了这一千士兵内,她穿着肩甲站在队伍的前排,这里没有锦衣卫,只有士兵言海棠。
不过张大彪慧眼识人,觉得她武功不错,就让她做了先锋。
队伍整理完毕后,一千多个披甲执锐的士兵队伍,就浩浩荡荡的朝着江边行进了。
不到一个时辰,厮打声、利器交割声越来越近,言海棠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战场。
这里没有传说中的战神,没有一跃千里的千里马,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神仙军师。
有的只是战士们拿起武器一刀一枪的拼命厮杀。
后来的一千士兵很快就在言海棠的带领下加入了战斗,
言海棠使不惯枪,她随身带着自己的弯月大刀,她举着长刀很轻易的就斩下了一名敌人的头颅。
那日在小岛上没有杀的尽兴今日她带着那日的仇恨,一鼓作气,全都散在这江岸的战场上。
她举着长刀奋力杀敌,挥刀过后,一股暖流从对方的胸前涌了出来,她借着月色,看着满地黑乎乎的一片。
那是双方战士的血!她见到过无数流血场面,可今天这一场血海却震惊了她的心灵。
她突然觉得自己活出了价值,比起与朝中官员的诛心之战,她觉得这里才是她的战场。
她在这里杀的痛快,她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被迫来的这里的,她也忘记了,她还要回去辅佐宣景帝,替他铲除那些不忠的官员。
她在这里撕杀着,看着敌方士兵和大明将士一个个的倒在她跟前,她已经麻木了,她只知道挥刀杀人。
杀了才能胜利,在这里退缩和哭泣只是弱者的表现。
江中江水涛涛,涌起一层一层的波浪。
那浪潮水打在江岸边,冲走了一波又一波的腥血。
将士们的尸体也随着江水不知飘到了何处。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东边的天空已经出现了橘色的熹微。
杀了一夜的言海棠终于疲惫的坐在了地上,看着同样躺在身边的两千余名将士,她欣慰的笑了笑。
他们胜利了,他们赶跑了东吁残兵。
大明将士暂时取得了胜利。
伴着微风,收拾好了兵器,言海棠跟队归去。
将士们归来后,张大彪叫军中伙夫杀牛宰羊的犒劳了他们。
言海棠也和其他战士坐在一起,大口吃了肉,大口喝了酒。
她时时刻刻品味着自己现在活着的意义。
这一个清晨,她睡得格外香。
昨夜一战,有人向张大彪汇报了言海棠在战场上的表现,张大彪特意叫过言海棠来表彰她。
张大彪是个粗人,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他功过分的很清,对于那些立功的战士,他都不会亏待,所以言海棠的头次功绩,张大彪给言海棠多分了二斤牛肉。
在其他战士眼里,战场上的二斤牛肉可算是很好的嘉奖了,但是言海棠胃口小,吃不了这二斤的肉食,她便毫不吝啬的把二斤牛肉拿给了其他战士,叫他们分了去吃。
第二日,张大彪派人去守着江岸边的各个入口,防止东吁人突然偷袭。
他们的胜利只是短暂的,东吁国主既然铁了心要与大明闹掰,他们就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所以他们肯定回来第二次的进攻,只是张大彪摸不准他们偷袭的时间,所以只能守株待兔了。
张大彪是个好将领,他做茨州都指挥使多年,一心都扑在了茨州的边防上,如今东吁人来犯,他自请担任这次边防重任,做了边防将军。
他管辖下的士兵来源比较杂乱,被发配的重犯,被降伏的地痞土匪,吃不饱饭的流民等等。
但是这些人在他的带领下都成了正规军。
言海棠来军营这几日感受颇丰,这个队伍纪律严明,所有赏罚不看出身来历,都是以军功大小为准则。
可是这种舒服的形式仅仅维持了一天,朝廷就又派了新的将军。
新任将军是李云鹤的堂弟李云山,他素来在漠北一代驻守,现下被调到了茨州边境,其用意不言而喻了。
言海棠也没想到,一路上楚行衍派杀手跟着也就算了,居然还把注意打到了边防军身上。
看来楚行衍是不要她活着离开这里啊。
不仅如此,新任将军李云山还担任监军一职,虽说与张大彪平行而坐,但是身为监军就无形中给了张大彪压力。
而且李云鹤来时还带了两千亲军,专门为了压制张大彪而来。
看来楚行衍除了要杀言海棠之外,还存了别的心思,这也让言海棠想到了他在逡州边境交易黑金箭的事。
难道张大彪阻碍了他什么,他这是要把张大彪也赶尽杀绝?
言海棠越来越背脊发凉。
果然李云山一来,军中就开始人心惶惶的,将士们怕他出什么幺蛾子,胡乱指派,打乱了张大彪的计划。
但是还好,李云山来后除了接管了一些不重要的事务外,并不过分干涉军务,因此将士们的心才稍作放心。
夜间,月光如霜似的打在了江岸的浅滩上,把江边的景致照的透亮。
几十个守卫静谧在月色中,时刻警惕着江中的一切动向。
初秋时节,岸边的植被还算茂盛,凉风吹动,植被的枝叶开始摇晃,让人分不出是风在动还是人在动。
守卫兵见状,怕有埋伏,本能的上前查看,谁知刚走到一株枝叶茂盛的大树跟前,眼前就跳出来个黑色身影。
那黑色身影拿刀在他眼前一晃,顿时他脖颈处就涌出一摊鲜血,然后整个人被黑影拽进了黑夜中。
紧接着,守卫军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偷袭。
就这样张大彪安排在江岸边的守卫兵被藏在植被后的偷袭军杀了个措手不及。
有人见状不妙,正要跑回去报信,刚跑了没两步,就被一把长刀穿进了后心。
而后,东吁的五万军队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又一次进入了大明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