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师徒离开老母村庄,一路向故乡前进,已经过了十多天。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老莱观,三缄对观前的溪水和观后的青松翠柏非常喜爱,观内的贫困景象让他感到可怜。
他决定暂时在观里休息三五天,然后再回家也不迟。
狐疑表示早就想停下来休息了,而紫光则表示如果在这个观里休息,他一定会尽情睡个够。
然而,三缄提醒他们还没有理解到道的真意,一旦理解了,就不会沉迷于睡眠了。
师徒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观里。观内只有一位老僧,观内的设施简陋,让人感到非常可怜。
三缄看到这景象,询问老僧的年龄。老僧笑而不答。
三缄观察老僧的容貌,猜测他可能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老僧摇摇头说年龄更大。
三缄问老僧的寿数,老僧笑着说已经一百零五岁了。
三缄赞叹道他的寿数如此之大,而且还保持着健康和活力,真是比南山还寿命长。
老僧表示虽然他的日子像乞丐一样贫穷,寿命长有什么用呢?
三缄说不得富贵,一定要得长寿,长寿比什么都幸运。
老僧说他虽然贫穷,但富贵的人又有几个一直可以得到富贵呢?而他的身体却很健康,暗自为之感到高兴。
三缄表示长寿是世上最难得的,不知道老僧是如何修炼到如此长寿的。
老僧说从他七岁时失去双亲,无依无靠开始,他的舅舅,也是这个观的僧侣可怜他,并接收他为徒。
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八年了,他从未起过丝毫淫念,真精从未泄漏一次,饮食从未吃得太饱,性欲从未滥发,看透了尘世的百忧而没有忧愁。
他深知世故,没有受到一点干扰,心情平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人们见他长寿十分惊奇,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这么长寿了,早已忘记自己已经老了。寿数已经很大,他也算是一个快要离世的人了。
三缄看了看狐疑和紫光说他不知道元道,还没有深入元道。他们在修炼道之前,还需要以老僧为榜样。
老僧问他们道长是否已经修炼到了道的境界,三缄说他们学习的还很浅,修为还不如老僧。
老僧说观察可怜,贫穷,甚至连灶火和锅都缺乏,但他们可以去市中心,饮食会更加方便。
三缄问是否有人在这附近卖粮食,老僧说有。
三缄于是取出两两银子,命令紫光和老僧交换粮食。师徒自此安心居住在这个观内。
三缄在观内闲暇无事,在观前观后,或临流欣赏景色,或登高远望,以养活泼之机会,或静心思考,以增长心境的宁静。
正逢夏日,溪水外垂下数百棵垂柳,鸟儿欢快地织巢,莺啼和鸣。
三缄不忍即刻离开,坐在树下,一时诗兴大发,口中不禁吟道:“垂柳遮水交流,真机妙道无休;可惜莺梭常扰攘,舍人心性引无休。”
吟完之后,突然听到一声咳嗽,回荡在溪水中。
三缄抬头望去,只见上游溪岸来了一位古老的衣冠儒雅之人,举止古拙,气度凝重,竟然走到了垂柳树下。
三缄感到诧异,起身向他施礼。古老也礼貌地回了礼,然后询问道:“道士你从何处来?”
三缄说:“我是个四处云游的人,没有固定的住所。”
古老说:“从你的样子来看,已经有几分道意,可以到我家来面谈几次。”
三缄高兴地说:“老丈深通大道吧?我愿以几个席位供奉您。”
古老说:“大道我虽然不甚了解,但也略知其中的门径。”
三缄说:“老丈何必太谦虚。”
古老说:“我并非谦虚,我只是实话实说。”
三缄又问:“老丈你气宇不凡,举止大方,难道不是个文人学士吗?”
古老说:“我并非文人学士,只是个村里的老农,不值一提。”
三缄说:“老丈住在哪里的宅子?”
古老用手指向上游说:“顺着溪水上山,就是我的家。”
三缄说:“果然,我一直窃欲登堂拜访,好向您请教。”
古老说:“如果你不嫌弃我贫穷,快跟我去吧。”说完,他带着三缄前行。
他们一路前行,爬上了千级的石阶,沿着山梯登上了一座岭。岭上建有重重画阁,流舟映水,美不胜收。
三缄暗想:“老人肯定是朝廷的三公官员退休回乡了,才有了这样的豪华府邸。”
思虑未尽,他们已经到了重门前,古老引导他们进入中堂。
三缄礼貌地见过后,古老命他们坐下,仆人们端上茶水摆下宴席等待。
宴席结束后,古老说:“天色将晚,道士可在此暂住一宵,明日再返回观察也行。我有事要进内宅,你在我的府邸随意行动。”三缄表示遵循。
古老退回屋内,看到太阳还高高挂着,四处游玩,心中惊讶地想:
“以前来的时候没注意,现在细细观察,厅堂亭榭竟有几十重,上上下下庭堂如蜂房。绝对是极品官员的私宅,宅子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游玩回来,童仆们迎接,天已暗了,院子里灯火通明,照得如白昼一般。
童仆说:“道士请进西厢,主人早就等候多时。”
三缄进入厢房,果然见到筵席已摆好,古老威严地坐在那里等候。
三缄入座,主人和客人互相敬酒,非常投缘。
正喝酒的时候,突然钟声响起三遍。
古老问:“敲钟的是谁?传达了什么事?”
童仆回答:“四方的播谷使者,传达了南阳社令的请求增粮,现在有人带着公文进呈于此。”
古老接过公文,命令播谷使者带着南阳社令听候安排在东厅。
古老自己在席前详细阅读公文,阅读完毕后对童仆说:“通知南阳人名册的官员进厢,我有事要询问。”
童仆出去后,在厅内敲击玉盘三下,清脆悠扬的声音回荡起来。
等到磬声停止,童仆呼喊道:“传南阳人名册官员进。”
外面也连续呼喊道:“传南阳人名册官员进。”
呼喊完毕,果然出现了一名身穿龙袍的官员,跪在古老的面前。
古老问他:“你掌管南阳人名册,可以把那边的风气详细宣读出来。”
官员鞠躬后,起身广告说:“南阳农民非常努力地耕耘种植,节制五谷的用量,以尊重土地神祗,也不滥杀动物贪图口腹之欲。
至于五谷,男女老少都懂得珍惜。风气如此,确实得难得。
只是一心贪财,对兄弟族群的团结和睦造成了伤害。他们的不足就只有这一点。”
古老说:“一斗粮食,如果不团结兄弟族群,减去三分,只给予七分。让护谷大神按此执行。”
掌册官员行礼后离开厢房说:“南阳的五谷配给已经给予七分了,南阳社令可以进来致谢。”
只见一位官员身着鹅冠博带,走进厢房行礼致谢。礼毕离开后,钟声再次响起。
童仆报告说:“铜仁及其他城邑的社令请接纳谷生民。”
古老再次传唤各地的掌册官员入厢,掌册官员叩首后,详细宣读各地人民杀生贪吃,浪费五谷,不团结兄弟,冻馁父母和五戊不加禁止等情况。
古老说:“铜仁及其他城邑像这样无德之地,应该一分不给,终止他们的生活。请传告社令们返回衙门处理文书。”
十几名社令行礼后离开厢房,见面表情痛苦。自此钟声不断,掌册官宣读的结果各不相同。
古老或者给予一两分,或者给予两三分,或者给予四五分不等。完成后,他的脸上却没有欢喜的神色。
三缄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古老说:“我是五谷大神,受到上天的命令,管理人间的五谷,本来想给每个州县都增加产量,可是天的规律非常严格。
一旦遇到暴雨或其他灾害,五戊不能禁止,这些地方就不予增加产量。必须等到他们能够改过自新,明年才能增加给予他们的产量。
而现在世道,应该绝不给予的情况非常多,饥饿的人真不是我所愿!只是世上愚蠢而无知,没有人能理解,也不知道悔改。
道士肩负阐扬道义的重任,原本需要外力的支持,我希望你能传达我的话:
‘地的天候不时,因为人类不珍惜天地,不尊重土地神祗,再加上邪恶和邪淫的行为,毫无忠孝可言的人自寻苦恼,这并不是上天造就的人民,而是人自取的痛苦。
如果能听从这些话并使每个人都改过自新,你的功德将会是浩大的,永不消灭,你的成就是可以预测的。”
话刚说到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位金甲力士,手持符篆,交给谷神,轰隆一声,腾空而去。
谷神说:“我本打算让你多待一会儿,但透明旨意下来,我需要去朝廷上奉命,无法陪伴你。”于是他送走三缄离开宫殿,互相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