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慈禧皇太后请来光绪皇帝,对光绪皇帝说:“皇上,哀家有一件事需要与你商议一下。”
光绪皇帝听了慈禧皇太后的话,惊掉下巴。自从离开京城,出逃以来,慈禧皇太后几乎很少和他商议国家大事,基本上是由她一个人说了算。他这个傀儡皇帝,只是个摆设而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慈禧皇太后居然和他商议国家大事,真是咄咄怪事。
“亲爸爸,什么事,您尽管吩咐吧,儿臣都听您的。”光绪皇帝脸上毫无表情地说。
“皇上,李鸿章中堂大人去世了。”慈禧皇太后不紧不慢地说。
“噢?什么时候过世的?”光绪皇帝吃惊地问道。
“九月二十七日过世的。”慈禧皇太后表情严峻地说。
“哦,李鸿章大人为国事操劳了一辈子,确实为咱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离世确实是咱大清朝的一个巨大损失。朕感到十分惋惜。”光绪皇帝无限感慨地说。
“是啊,哀家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哀家想,为了告慰九泉之下的李鸿章中堂大人,哀家想给他的子嗣们加宫进爵,封赏子孙,光耀门庭,作为回报。不知道皇上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慈禧皇太后说完,直勾勾地盯着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被慈禧皇太后盯得浑身颤栗,脊背发麻。他知道慈禧皇太后说这些话的意思,不言而喻,至于他同意和不同意,都没有任何意义。这事她做决定了,只是给他打个招呼而已。
“亲爸爸,儿臣没有任何意见,一切全凭亲爸爸钦定。”光绪皇帝淡淡地说。
“好吧,既然皇上没有意见, 那哀家就决定了。”慈禧皇太后语气坚定地说。
随后,慈禧皇太后找来庆亲王奕匡,还有李莲英,一起商议了如何给李鸿章子孙封赏的事情。
商议结束后,慈禧皇太后就让光绪皇帝下了一道上谕,加封李鸿章的子孙。
李鸿章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死后,却给子孙们带来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上谕的大意是,李鸿章为国操劳,鞠躬尽瘁,赏银五千两,作为丧葬费。李鸿章立功省份,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
为了安抚他的灵魂,告慰他的亡灵,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决定对李鸿章的祖孙进行加宫进爵。
长子李经述,着赏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二儿子李经迈着四五品京堂用。三儿子李经方服阙后以道员遇缺简房。
同时,李鸿章的孙子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奖赏。
如果李鸿章在天有灵,他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了。
他应该感谢慈禧皇太后,他为大清朝忠心耿耿地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得到了大清朝的承认和回报。如此死了,也算值了。
慈禧皇太后处理完李鸿章的后事,她的万寿日也很快就到了。
李莲英马不停蹄忙着为慈禧皇太后准备六十五岁的生日寿辰。
开封府的各级官员,更是不余遗力地为慈禧皇太后准备生日寿宴,布置生日宴会。
在那繁华热闹、历史悠久的开封府内,从知府大人到各级小吏,无一不是倾尽全力地为慈禧皇太后筹备着这场盛大无比的生日寿宴。
他们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力求将这一盛宴打造得尽善尽美。
知府大人亲自挂帅指挥,调动了府内所有可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他召集了众多能工巧匠,日夜赶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和华丽的庆典舞台布景。
那些工匠们施展浑身解数,用五彩斑斓的绸缎、金光闪闪的丝线以及珍稀的珠宝玉石,编织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画卷。
各级官吏们更是纷纷忙碌起来。有的负责采购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有的则忙着邀请各界名流雅士前来助兴;还有的专门组织民间艺人排练精彩绝伦的节目,如杂技表演、戏曲演唱等,以增添喜庆氛围。
不仅如此,整个开封府都被装点一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
红色的灯笼高高悬挂,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人们喜悦的脸庞;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飘扬,仿佛在向远方的宾客招手示意。
就连平日里严肃庄重的官府衙门,此刻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显得格外喜气洋洋。
慈禧皇太后的生日终于来临了。
十月初十日一大早,开封府内,人声鼎沸,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慈禧皇太后盛大的生日庆典仪式正式开始了。
慈禧皇太后随驾回宫的文武百官,河南的各级地方官吏,以及临近省份前来祝贺的各级官员,一个个精神抖擞,身着蟒袍,气宇轩昂,昂首挺胸,脸上洋溢着笑容,谈笑风生地聚集到了开封府慈禧皇太后行宫门外,等着朝拜慈禧皇太后。
大厅的正中间,并排摆着两把太师椅,皆为檀木所制,款式一模一样,上面都铺着黄色绸缎,那是供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坐的宝座。
太师椅背后的正中,高高悬挂着慈禧皇太后亲笔书写的“福”“寿”二字。“福”“寿”二字下面,摆放着一个案几,上面摆放着银制烛盘三对,每个烛盘里都有盘龙黄烛一支。
烛盘旁边静静地放置着一个精美的银制香炉,它宛如一件艺术品般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香炉上方,几支修长的香烛整齐地插入其中,正熊熊燃烧着,跳动的火苗如同一群欢快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
淡淡的香气从香炉中袅袅升起,弥漫氤氲在整个大厅里,让人感到一股股扑鼻的香气。
就在众人迟疑间,李莲英忽然高声喊道:“老佛爷寿辰吉时已到,请老佛爷入座。”
李莲英话音刚落,霎时间,大厅内外鼓乐齐鸣,人声鼎沸,喝彩声和鼓掌声不断。
慈禧皇太后拉着光绪皇帝的手,在悠扬婉转,欢快轻松的鼓乐声中,满面笑容地来到大厅里,分别并排端坐在两把太师椅上。
大厅四周,鲜花簇拥。
大厅门外,文武百官,大小太监,宫女丫鬟,黑压压地跪倒一大片,等着李莲英宣旨朝拜慈禧皇太后。